楊啟明
摘 要:對干旱地區造林的利益面作簡要的總結,具體介紹旱區的造林方式、樹種及技術同樹林的保護。旱區水土流失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為了有效地組織沙漠化的情況和自然災害對人們的不便,我們宣揚將水土工程的建設和其他技術結合,完善植被的生存條件和樹林建設。下文將具體就這些部分作簡要說明。
關鍵詞:水土流失;旱地區造林;水土工程;自然災害
我國北方的地理環境因素,導致我國的土地面較為干燥,我國的土地荒漠化正在不斷地加大。人類對于樹木的濫加利用,導致樹木問題引發的環境變化,如水土的流失和土地的荒漠化都是十分嚴重的。水土的流失和水分的儲存性差,致使土地的荒蕪以及某些地區的低洼路段不適宜植被生長的土地。這就要求我們將植被面積進行擴大,對于科技造林也要提升到我們的日常中去。
一、對于雨季造林的優勢面
選擇在雨季進行造林的優勢有:
1.由于北方的干旱性,選擇降雨季節進行造林,水分可以充分灌溉土壤,使得含水量較少的土壤充分受到養料的澆淋。水作為土壤植被重要的養料之一,是造林成功的必要條件。在降水較為豐富的六月至八月份,由于降水比較豐富,使得土壤的含水量較高,對樹苗的成活率是很大的保證。
2.雨季勞動力的提升:其提升體現在,雨季農民需要外出干農事的機會不多,所以勞動力儲備也相當的富饒。在避免對樹苗進行勞動力浪費的情況下,需要在雨季進行容器造林,這樣的好處有在栽種時不用澆水,這極大的降低了人們的成本和難度。
3.造林時間方面,北方有些雨季天氣可以長達3、4個月,建設者可以依據情況開展時間段的造林工程。這樣既可以增長造林的時間,還可以根據施工人員的情況分配造林時間。
二、造林方式及注意點
1.對于樹苗的選擇上,一般的方法分為容器和裸根種植法。雨季的樹苗可以得到快速的生長,樹木的生長通過根部吸收水分和養分。為避免樹苗根部的損傷,我們可以使用容器育苗法進行造林。
2.旱地其特征為水含量較低,土地較為干旱。對于樹種選擇的方面,在選擇岷江柏,側柏,刺槐,糗椿等樹種進行播種的時候應當從樹木的耐旱能力和耐貧瘠、適應及萌藥力的強弱、樹木根部是否強壯等方面做細致的考察。北方的地廣且地形較為復雜,人們在選種時應根據地形的不同做不同的選擇。對于像山區之類的地方進行選種時,由于山區的土地較為稀薄且樹木的客觀條件不強,所以對于樹種的選擇可以以側柏和岷江柏這兩種柏樹及松樹來作為播種樹苗的種類。在對于風沙較大的地域,應選擇糗椿等樹種進行播種。對于一些較為低洼堿性較大的地域,因其氫離子濃度指數較高,在選用時應注意使用耐堿性樹苗,例如側柏等。
三、關于造林技術要點
根據經營類型的不相同,造林的密度都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公益林的密度大約為111至148左右,商品林業的不同樹種可進行適當的調整。樹木在北方會較為炎熱,炎熱會加速水分的蒸發,之后若不斷出現無雨的現象,會對樹木的生長會帶來不利,根據這點,在播種的時候應在持續下雨或者間隔較短的時間內進行播種,也可以在雨后的沒有太陽的天對樹苗進行播種。除此之外,刺槐等樹因其出杯時間早。所以應在出杯之前進行栽種。
對于整地應做好提前工作,整地需注意不能破壞周遭的植物,以防加劇水土流失。整坑不宜太大也不宜過小。如果小會導致樹木不好栽種,過大樹木則容易不穩。在整地期間可以適當地將生土和表層土分開放,對檢驗合格的表土和生土做處理,倘若檢測不合格就要改選合格的土。
對于樹苗的傳輸方面在移栽前需要重點注意,倘若沒做好樹苗則會出現提前死亡,所以在運輸中需要盡量避免壓到樹苗和遮蓋樹苗。在運輸時不能在不透氣的環境下放置。
在進行樹苗的移栽時,需要將樹苗放好,深度要超過土坨三厘米,先把其踩實再在上面放上兩厘米左右的松質泥土,用來減少水土的流失,具體還應根據實際來將相關措施做好。
現渾溝村完成栽培面積共640畝,淺溝村完成鋪設高速工程共1200畝,深溝村完成生態林工程共1500畝,大水池小水池共安裝20個,鋪設園林膠水管63井共5250米、鋪設生態林工程40井共10185米、鋪設高速工程32井共16435米、高速通道20井共2000米。完成岷江柏樹種的栽培共20000株,側柏的栽培共19000株,刺槐的栽培共18000株,糗椿的栽培共18500株。
四、關于樹苗的防寒和其他護理
新栽種的樹苗需要細心地人工防護,一般情況下人們會在十月底進行防寒處理,方式為從附近取土和苗土的蓋嚴根據樹種的不同防寒時間也會相對的不同。在播種后根據實情決定撤除方式,不宜過早進行拆除,太晚也會對樹苗造成不良影響。
在造林完成后,人們應對樹木進行及時的維護,措施部分應對栽種初期的樹木進行定期檢查,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辛樹苗的生命較脆弱,小動物對其的啃咬可能會導致其死亡,所以在防護時應注意這一點的重點防護。
五、結語
北方氣候較為干旱,降水量的少和土地的干旱和貧瘠都是導致植物造林困難性加大的原因。文章對北方干旱地區造林的實際情況加以敘述,將雨季造林的優勢全盤托出。對于雨季造林質量的把關要做好,在發現問題時應及時上報處理,對于工程任務,需要細致完整地進行整地工程。將樹苗壯大起來,做好雨季造林的根本工作,把握造林時機這個關鍵點,將保障工作落實到實處。工程準備需做好,對造林的方式和人員的調配應認真細致地做好,確保雨季造林的好成效,對注意事項多加認識,將防護措施做到好,相關人員應根據樹苗特點進行不同程度的栽培技術。
參考文獻:
[1]門井輝.北票市干旱地區雨季造林技術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0,24:217.
[2]戚丕儒,于喜波,韓蕊,何瑛超,劉炳友.干旱丘陵漫崗區秋季植苗造林技術探討[J].中國西部科技,2011,14:52+96.
[3]吳會平.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技術研究進展[J].湖南林業科技,2011,03:42-44.
[4]彭浩.赫章縣雨季植苗造林技術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5,06:154-157.
[5]賈忠奎,徐程揚,馬履一.干旱半干旱石質山地困難立地植被恢復技術[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4,04:559-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