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杏芬


摘 要:為了理深入了解不同的施氮水平對蔬菜生長產量和品質的影響,采用氮肥量級試驗設計進行了白菜氮肥用量小區試驗,摸清白菜產量提高的關鍵。通過試驗,得知蔬菜的產量的高低除受本身的遺傳和生理特性影響外,還受栽培地區氣候、土壤和栽培條件的影響,氮肥的影響很大。當磷鉀水平一樣,N1水平最低,N2水平產量次之,N3水平產量最高,且三個梯度間都達到產量差異顯著,說明白菜產量隨著氮肥的增加而提高,氮肥是白菜產量提高的關鍵。
關鍵詞:白菜;氮肥;用量;肥效
蔬菜的產量及品質的高低除受本身的遺傳和生理特性影響外,還受栽培地區氣候、土壤和栽培條件的影響,其中肥料的影響很大。為進一步摸清我市蔬菜生長和營養規律,完善其施肥參數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指標體系,根據要求,我站于2015年8月25日至2015年11月1日在宜州市慶遠鎮龍村村龍村屯龍飛寧農戶責任田開展白菜氮肥用量小區試驗,摸清白菜產量提高的關鍵:
一、試驗材料
1.試驗作物及品種。供試作物為蔬菜,品種為大白菜(新育75號)。
2.試驗地情況。試驗地位于宜州市慶遠鎮龍村村龍村屯,東經108度34分22.64秒,北緯24度30分14.34秒,海拔146米。土壤名稱潴育型沙泥田,試驗地地勢平坦,整齊,肥力均勻,排灌方便。前茬作物為早稻,土質為壤土,施肥水平中等,PH值為6.7,有機質28.3gkg-1、全氮1.81gkg-1、全磷43 gkg-1、有效磷42gkg-1、速效鉀116gkg-1。
3.供試肥料品種、產地及養分產量
二、試驗設計
1.處理設置。根據白菜的生長和營養規律特點,采用氮肥量級試驗設計,優化施肥(2水平)氮磷鉀肥用量結合我市當地菜農高產栽培常用量來定,不施有機肥。
2.田間規劃。試驗設5處理3重復,隨機區組排列。每小區的面積為30m2,和7.5米*寬4米,四周設保護行。種植規格為株行距37.5厘米*50厘米,每小區8行,每行20株,每小區160株。
3.施肥水平。根據當地施肥常用量畝施復合肥150公斤為二水平,折算成單質優質肥料(推薦尿素、過磷酸鈣、氯化鉀),畝施尿素48.5公斤、過磷酸鈣187.5公斤、氯化鉀37.5公斤。
三、主要農事活動
1.耙田整地、育苗移栽。2015年8月10機耕,8月24日第二次機耕、平整大田,8月25日分區劃線隔田基,施基肥。8月26日覆膜,點種。
2.施肥與田間管理:試驗田均按常規進行管理,及時中耕除草、灌溉排水、做好病蟲害防治,除了試驗設計所規定的施肥處理差異外,其他管理措施應力求一致。
基肥:所有處理P、K肥均全部基施(2)~(5)處理50%N肥作基肥
追肥:50%N肥作追肥,試驗的蔬菜品種所要求的施肥間隔時間進行施肥,同樣要先按小區編號分派好各區相對應的肥料,并經檢查確認無錯,才可施肥。每次施肥后不要馬上進行灌水,以避免產生串水串肥的情況。
3.主要病蟲害發生期、危害程度、防治方法及效果。9月12日用藥劑氯氰菊脂20毫升/畝兌水噴施,防治跳甲蟲,防治效果好。9月20日,用藥劑氯氰菊脂20毫升/畝+48%樂斯本+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兌水噴施,防治菜青蟲和軟腐病,防治效果好。10月10日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77%可殺得粉劑兌水噴施,防治軟腐病和霜霉??;由于雨水天氣多,防治效果一般。處理4和處理5發生較保護行、處理1和處理2、處理3軟腐病和霜霉病較重。
4.收獲時間及方法。2015年11月1日分區收割,每小區單割單收,全株收獲,分區稱重。取第二重復每小區10株用以考種。
四、試驗結果與分析
1.生育期及葉色記載及分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處理1及處理2在苗期較其他處理葉色較黃和淡,生長較慢,株型較小。生長中后期處理2葉色最黃,處理1葉色青,處理3、4、5葉色濃綠,后3個處理間差異不是很明顯。說明氮素對作物產生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影響大,當施用高磷鉀,缺氮時,土壤營養不均衡,對作物影響大。
2.產量與結果分析
(1)試驗平均畝產統計表 ( 公斤/畝)。
通過對試驗產量統計表看,高氮區(處理5)最高,其次是(處理4)、然后是(處理3)、(處理2),最少是空白區(處理1),說明本試驗中,當磷鉀元素固定,氮施用量越多,產量越高,說明氮素是獲得更好產量的關鍵。
(2)方差分析。通過t測驗 (LSD法)進行比較,對試驗產量進行方差分析,試驗處理間差異為顯著和極顯著,重復間為不顯著。說明本試驗重復間差異對水稻產量的影響不顯著,說明本試驗地力均衡,試驗結果有效。
(3)產量差異梯形比較表。
從產量差異梯形表比較來看,缺氮區(處理2)與處理1空白比產量雖有差別,但差異不顯著,說明只施磷鉀肥,不施氮肥對產量提高不明顯;處理3、4、5(氮磷鉀施肥區)與空白區(處理1)和缺氮區(處理2)比都達到差異極顯著,這些說明施用氮磷鉀配施對白菜有極顯著的增產效果,且氮肥是增產的關鍵。
其中,N1水平(處理3)較缺氮區(處理2)差異達到顯著,N2水平(處理4)較N1(處理3)差異達到顯著,N3水平(處理5)較N2水平(處理4)差異極顯著,說明磷鉀肥固定的情況下,產量隨著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多。
五、結論
本試驗表明以下結論:
1.處理2與處理1產量提高不明顯,說明只施磷鉀肥不施氮肥區對產量影響不大,氮肥是增產的關鍵。氮磷鉀配施都較處理1和2產量差異極顯著,說明氮磷鉀配施對大白菜產量提高起顯著作用。
2.當磷鉀水平一樣,N3水平產量最高,N2水平產量次之,N1水平最低,且三個梯度間都達到產量差異顯著,說明產量隨著氮肥的增加而提高,施氮量與產量成正比關系,氮肥是白菜產量提高的關鍵。
3.處理4、5兩個施氮水平最高的處理在遇到秋季雨水多的天氣,抗病性較其他處理弱。在一定范圍內,白菜產量的隨著氮肥的增加而提高,呈正相關,但超過一定范圍,隨著氮肥的增加不再提高。且偏施氮肥和氮肥施用量過高對白菜品質造成有不利影響,這些有待進一步試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