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晶+何蘭
甘谷縣是全國辣椒標準化示范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地處渭河流域中游,平均海拔1972m,年平均氣溫11.3℃,降雨量472mm,無霜期180d(天)。當地生產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肉厚油多、色澤紅亮、角條細長、味道濃郁、香辣可口,富含辣椒紅素、蛋白質、胡蘿卜素、Vc等營養物質,其中Vc和氨基酸含量高出其他產區同類產品25%以上,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是該縣的支柱產業之一。2011年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甘谷辣椒”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4年“甘谷辣椒”(鮮辣椒)、“甘谷辣椒”(辣椒面、干辣椒絲)注冊了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鋼架塑料大棚辣椒是甘谷辣椒生產的主要方式,集中于甘谷縣磐安鎮渭北五坪,該地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溫差大,灌溉便利。經過歷年來的經驗和技術積累,形成了甘谷鋼架大棚辣椒春提早無公害栽培技術模式。
一、品種選擇
選擇果實大、肉厚、果面皺、果深綠色、味辣,抗病性好、抗逆性強的品種。較好的品種有甘科4號、民欣早椒、甘科5號、航椒8號、隴椒6號等。
二、茬口選擇與安排
選擇前茬未種植過茄科蔬菜作物的鋼架大棚, 2月上中旬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6月上旬開始采收。
三、育苗
1.苗床設置
苗床寬1.2~1.5 m,長度依苗量而定,底部鏟平踩實,四周起15 cm高的土埂。
2.營養土配制
選擇3年以上未種過茄科蔬菜的田園土,與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過篩后,按2∶1(V∶V)比例混勻,1m3加碾碎的三元復合肥(N∶P∶K為15∶15∶15)1 kg。用塑料薄膜蓋好,高溫堆悶3~5d(天)。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以1∶1比例混合,按1m3用藥6~8g,與過篩營養土混合。
3.種子處理
育苗前曬種1d(天),用0.1%高錳酸鉀或10%磷酸三鈉浸種20~30min(分),或1%硫酸銅浸種5min(分),用溫水浸泡4~6h(小時),用紗布包好,放入小盆中催芽。溫度20~23℃,24h(小時)后25~30℃,每天用溫水沖洗1遍,種子開始露白時降至20~28℃。
4.播種及管理
將72孔穴盤放入高錳酸鉀1000倍液中浸泡消毒60min(分)。用營養土均勻裝滿穴盤,播種時每穴平放1粒種子,用藥土覆蓋,厚7~8 mm。將穴盤按床寬橫向擺放,用無紡布或地膜覆蓋保溫保濕。
5.苗期管理
一般經過5~7d(天)即可出苗,當60%出苗時應在傍晚撤掉覆蓋物。幼苗出齊后溫度白天22~28 ℃,夜間 14~16 ℃;視土壤墑情早晚及時噴水,高于30 ℃時用遮陽網適當遮陰。
四、定植
1.整地施肥
前茬拉秧后,深翻(30~40cm)地,定植前10~15d(天)澆透水。定植前7~10d(天),整平地面。每667m2施優質腐熟農家肥5000kg、磷肥100kg。大棚春提早栽培通常采用高畦栽培。一般畦寬60~70cm、畦間距25~30cm、畦高15~20cm。覆膜時間一般為定植前7~10d(天)。做畦前施肥,每667m2施磷酸二銨20~30kg、尿素15~20kg。
2.定植
在畦面兩側按45cm的間距呈三角形挖定植穴,穴深8~10cm。將穴盤中的苗倒出定植于穴中,每穴灌入75%甲基托布津1000倍+50%多菌靈800倍藥水200ml。后及時在暗溝內灌足水,667m2用水量20~25m3。
五、田間管理
1.緩苗期
白天25~30℃,夜間15~18℃。定植后1~3d(天)在中午光照最強的時候要遮蔭,3d(天)后幼苗有萎蔫現象適當遮蔭。10~15d澆緩苗水。幼苗過弱,葉面噴施0.1%尿素+0.2%磷酸二氫鉀混合液。
2.開花座果期
白天28~30℃,夜間13~18℃。門椒5~8cm時澆水追肥,灌水量15~20m3/667m2;磷酸二銨2份、尿素1份,每667m2用量20~22kg。
3.結果期
白天25~30℃,夜間12~18℃,要經常清潔棚面。辣椒灌水應選擇在晴天上午進行,每隔15~20d(天)澆1次水,每667m2灌水量控制在10~15m3之間,并隨水追肥。磷酸二銨2份、尿素1份、硫酸鉀1份,每667m2用量20~24 kg。
4.植株調整
生長前期要及時摘除分枝以下的側枝。門椒采收前吊秧。每隔7d吊秧一次。植株上有向內伸長,長勢較弱的“副枝”,應當盡早摘除。在主要側枝上的次一級側枝所結幼果直徑達l cm左右時,可根據植株長勢在這些側枝上留4~6葉摘心。
六、病蟲害的防控措施
1.病害防治
苗期易發生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出苗后苗床噴施7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隔7~10d(天)1次,藥劑交替使用2~3次。
辣椒疫病應以土壤消毒為基礎,定植時可加硫酸銅澆定植水。緩苗后可在辣椒基部施用疫病靈,每株5g,然后用土蓋住,預防效果明顯。發病初立即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800溶液,或50%疫霜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72%的丹露可濕性粉劑液噴霧。
灰霉病應注意棚內的濕度,避免人為拆斷枝葉。發病后用10%速克靈煙劑或20%百菌清煙粉劑250~300 g/667m2熏棚;或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噴霧。
白粉病要加強肥水管理,增強通風透光。發病初應以20%百菌清煙霧劑250~300 g/667m2熏棚,或用20%敵力脫8000倍液等藥噴霧,每5~7d(天)防治1次,連防2~3次。
炭疽病發病初期用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世高)水分散粒劑800~1000倍液噴霧,隔7~10d(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臍腐病要注意水分均衡供應,及時覆蓋遮陽網,采用配方施肥,根外追施鈣肥,可噴灑1%過磷酸鈣或0.1%硝酸鈣或1.8%復硝酚鈉(愛多收)水劑6000倍液,從初花期開始,每隔10~15d(天)噴1次,可用0.9%愛福丁乳油防治。
2.蟲害防治
蚜蟲在田間設置黃色誘蟲板,誘殺有翅蚜,黃板大小為1.0 ×0.2m,黃色部分涂上機油,懸掛于棚內高出植株60 cm,每667m2設置30塊;在初發階段,可用50%抗蚜威2000~3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乳油3000倍液,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霧;或用25%蚜虱斃200g薰棚。
棉鈴蟲和煙青蟲采用40%氰戊菊酯-馬拉硫磷(菊馬)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敵殺死)、2.5%聯苯菊酯(天王星)乳油、20%氰戊菊酯(速滅殺丁)乳油、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2000~4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噴霧防治。
七、采收
一般6月上旬開始采收。門椒、對椒應適當早收以免墜秧。此后果實充分膨大,表面光澤較好,果肉變硬即可采收。
作者簡介:孫晶(1986—),女,甘肅甘谷人,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技推廣工作。
基金項目: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甘谷辣椒標準化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國科發農[2012]745號);甘肅省天水市科技支撐計劃“鋼架大棚設施蔬菜高產高效栽培模式研究及示范”項目(天科[2015]57號);甘肅省天水市科技支撐計劃“甘谷辣椒新品種選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