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華+樊曉梅+袁華

摘 要:本文利用農業(yè)學、氣象學和氣候生態(tài)學原理,收集木里皺皮柑歷年生產資料,并進行歸納總結,利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軟件分析木里皺皮柑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研究木里皺皮柑種植的氣候資源優(yōu)勢和主要氣象災害的分布特征及規(guī)律,提出了木里皺皮柑氣候生態(tài)適應性指標,建立氣候指標因子的空間分析模型,應用1:25萬地理信息資料和GIS分析技術,對木里縣皺皮柑氣候生態(tài)適應性進行區(qū)劃,為木里皺皮柑種植的生產布局提供科學依據(jù)。
關鍵詞:皺皮柑種植;氣候適應性;區(qū)劃
本文通過分析,找出影響皺皮柑種植生長發(fā)育及產量形成的主導氣候因子,對其適應性加以分析和研究,為充分利用木里皺皮柑氣候資源優(yōu)勢,科學種植皺皮柑,推動木里皺皮柑的優(yōu)質高效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科學依據(jù)。
一、資料來源
氣象資料:選擇木里縣皺皮柑產區(qū)依吉、寧朗、博科、麥地龍、唐央、卡拉為樣本站,木里縣氣象局2006-2015年2月下旬-11月下旬各旬平均氣溫、降水量、日照、最高氣溫、最低氣溫、相對濕度,日較差、雨日數(shù)、木里主要氣象災害等為基本氣象資料。
皺皮柑產量:2006-2015年皺皮柑產量資料來源于木里縣統(tǒng)計局。
生育期資料:皺皮柑生長發(fā)育期相關資料來源于木里縣農牧局。
二、木里皺皮柑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
1.抽梢開花期
2月下旬至3月下旬為皺皮柑的抽梢開花期,這個時期需要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日照,氣溫在12~17℃,日照時數(shù)200~300小時為最佳,該時期也應有充沛的降水,但應以雨日數(shù)<20天為宜,若雨日數(shù)過多對開花授粉有較大影響,會導致第一次生理落果數(shù)量增多,影響皺皮柑產量。
2.果實幼果期
每年4月上旬至6月下旬是木里皺皮柑的果實幼果期,皺皮柑生長經歷第一次、第二次生理落果,雨日數(shù)過多直接影響掛果率,干旱或雨水過多均影響幼果發(fā)育。該生育期內的平均氣溫17~25℃,降水量200~300mm,相對濕度50%~70%,日照時數(shù)400~600小時,雨日數(shù)<60天有利于提高皺皮柑的掛果率和幼果生長。
3.果實膨大轉色期
7月上旬至9月下旬為木里皺皮柑果實的膨大轉色期,該時期必須保持充足的水分及光照。在平均氣溫19~25℃,降水量400~600mm,日照時數(shù)400~600小時的氣候條件下,皺皮柑果實能迅速膨大。果實上色,需要較少的雨日數(shù),雨日數(shù)<40天的氣候條件下,皺皮柑果實能較迅速轉色。而充足的光照則有利于皺皮柑果實糖分的積累及產量的提高。
4.果實成熟期
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為木里皺皮柑果實成熟期,該時期較少的降水和較多的日照有利于果實產量和品質的提高。該生育期適宜的氣象條件為降水量20~40mm,平均溫度12~18℃,晝夜溫差15℃以上,日照時數(shù)300~450小時,將有利皺皮柑產量和品質的提高。
三、木里皺皮柑產量與氣候條件的關系
利用木里縣農業(yè)生產統(tǒng)計資料,分析2006~2015年木里皺皮柑氣象產量變化與氣象要素的關系,找出了氣象要素對皺皮柑氣象產量影響的關鍵時段和主導氣象因子。
1.分離氣象產量
影響皺皮柑產量形成的主要因素可分為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兩大類。按這兩大類因素的影響,將皺皮柑產量分為趨勢產量、氣象產量和隨機產量三部分。趨勢產量稱為技術產量,它與品種、栽培管理、施肥水平、病蟲防治等有關,氣象產量是指由氣象因子波動而影響的那部分產量。隨機產量是由于隨機因素所影響的那部分產量,為不可控制因素,一般可忽略不記。
(1) 氣象產量與皺皮柑各生育期氣象因子的相關性分析。利用木里縣皺皮柑氣象產量與各生育期氣象要素進行相關性分析,找出通過a=0.1以上顯著性檢驗的時段作為該要素影響皺皮柑產量的關鍵時段。
不同氣象要素對木里皺皮柑產量影響的關鍵期不同。氣溫影響關鍵期為果實成熟期(上/10~下/11)該時期常有低溫天氣和早霜凍出現(xiàn);降水量影響的關鍵期為抽梢開花期(下/2~下/3),該時期易發(fā)生春旱,降水稀少;木里縣日照時數(shù)能滿足皺皮柑生長所需;相對濕度影響的關鍵期為抽梢開花期(下/2~下/3),該時期降水稀少,土墑較差;雨日數(shù)影響的關鍵期為抽梢開花期(下/2~下/3),該時期正是冬干、春旱較嚴重的時候,降水越多皺皮柑開花率越高,日較差對木里皺皮柑各生育期的影響不是很明顯。
(2) 皺皮柑氣象產量與生育期各旬氣象因子的相關性分析。不同時段影響皺皮柑產量的氣象要素不同。利用木里皺皮柑氣象產量與逐旬氣象資料進行相關分析,結果為:高溫不利于皺皮柑的生長發(fā)育,木里皺皮柑花期和幼果期的2月下旬~6月,該期晴熱少雨天氣多,氣溫偏高,日照偏多,干旱出現(xiàn)頻率高,會導致皺皮柑花期縮短,影響坐果率,幼果期遇高溫果實會停止生長和落果,造成減產,這從3月下旬、5月上旬的氣溫與產量呈顯著負相關反應出來。在果實膨大轉色期的7~9月,遇高溫干旱,將影響果實膨大,導致果形小,汁液少,品質變劣,這從7月上旬氣溫與產量呈負相關反應出來。果實成熟期的11月,木里時有低溫天氣或早霜凍出現(xiàn),造成果實水分丟失,果皮萎蔫,品質下降,故11月上旬氣溫與產量呈正相關;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皺皮柑糖分的儲存,可溶性固形物的增加,酸含量下降,從而提高品質,這從9月下旬、10月上旬日較差與產量呈正相關反應出來。
皺皮柑正常生長發(fā)育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1500毫米,水分太多或者太少都不利于皺皮柑產量和質量的提高。木里縣年降雨量普遍在800~900毫米左右,皺皮柑在種植過程中需要適量人工灌溉,才能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
豐富的日照有利于皺皮柑枝、葉、花芽生長發(fā)育,提高果實坐果率,這從4月上旬日照與產量呈顯著正相關可看出;果實膨大轉色期光照不足,不利其產量和品質的提高;特別是果實成熟期,充足的陽光有利于提高產量、品質。這從9月中、下旬、10月下旬日照與產量呈顯著正相關可以說明。
四、木里皺皮柑氣候適應性區(qū)劃
1.皺皮柑區(qū)劃指標及地理推算模型
根據(jù)木里皺皮柑的氣候適應性及生長特性,通過計算皺皮柑各關鍵發(fā)育期氣象要素與產量的相關關系,結合木里皺皮柑種植實際,綜合分析選取影響木里皺皮柑產量的關鍵氣象要素為:全生育期降水量、抽梢開花期平均氣溫、成熟收獲期平均氣溫、成熟收獲期日較差等要素為木里皺皮柑氣候生態(tài)適應性區(qū)劃指標(見表1)。
木里縣地形復雜、高低懸殊,立體氣候明顯且復雜多樣,為了客觀地描述木里縣氣象要素的實際分布情況,須建立氣象要素與地理因子的關系模型,來推算無氣候資料區(qū)域的氣候資源狀況。為此,利用木里皺皮柑區(qū)劃指標與地理信息(海拔高度、經度、緯度)進行相關分析。各指標要素的空間分布模型y= f(h、λ、φ、),其中 h、λ、φ、分別表示海拔高度、經度、緯度。通過回歸分析,建立的氣候要素與地理信息間的統(tǒng)計模型(見表2)。
2.區(qū)劃結果分析
(1)適宜區(qū)。該區(qū)域包括依吉、寧朗等21個沿河海拔2000米以下的干熱河谷地帶。該區(qū)年平均氣溫14~17℃,年降水量800mm左右,年日照時數(shù)1800~2500小時,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氣候溫涼適宜,尤其是皺皮柑生育期的2月下旬~11月下旬累積降水量650~800mm,能滿足皺皮柑周年需水量;抽梢開花期的2月下旬~3月下旬平均氣溫普遍在14~17℃,光、熱條件有利皺皮柑抽枝,從而多開花;成熟收獲期的10月上旬~11月下旬平均氣溫12~15℃,晝夜溫差都在16℃以上,皺皮柑品質高,口感好,具備明顯的優(yōu)勢,該區(qū)為木里皺皮柑種植最佳區(qū)域,但在種植過程中需注意春季低溫和倒春寒影響,整個生育期仍需適量人工灌溉,以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
(2)次適宜區(qū)。該區(qū)包括“一江三河”沿河海拔在2000~2300米的半山區(qū)域一帶。該區(qū)年年平均氣溫12~14℃,年降水量500~800mm,光照條件與適宜區(qū)相似,整個生育期累積降水量500~700mm,降水雖少,但基本集中在皺皮柑生長季,氣候條件基本能滿足皺皮柑生長發(fā)育要求,但成熟收獲期的氣溫略低,多在10℃以上,日較差雖高,但因熱量欠缺,果汁含糖量明顯減少,成熟期推遲,易受春季低溫,倒春寒及早霜凍危害。
(3)不適宜區(qū)。主要為海拔2300米以上的區(qū)域。該區(qū)年平均氣溫10~12.0℃,開花期和成熟期平均溫度多在9~11℃,大部地區(qū)年降水量普遍小于500mm。該區(qū)海拔較高,氣候冷涼是主要特點,熱量資源先天不足,皺皮柑因熱量不足直接影響開花、坐果。
五、結論
(1)分析得出,影響木里皺皮柑生長發(fā)育的主要氣象因素有光照、溫度、水分等,氣溫影響的關鍵期是果實成熟期,降水、相對溫度、雨日數(shù)影響的關鍵期都在抽梢開花期,光照條件基本都能滿足皺皮柑生長所需,皺皮柑在種植過程中需要1000~1500mm降水,而木里縣降水量普遍在800~900mm左右,所以整個生育期需要適量的人工灌溉,才能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
(2)海拔2000米以下地區(qū)熱量條件好,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晝夜溫差高達十幾度,皺皮柑果皮光滑,色澤鮮艷,汁多味甜,可大力發(fā)展。海拔2000~2300米地區(qū),氣象條件稍差,各生育期都需科學化管理,趨利避害才能優(yōu)質高產。海拔2300米以上地區(qū),皺皮柑種植的熱量條件差,冰雹、大風、霜凍等災害天氣出現(xiàn)頻率高,對皺皮柑生長發(fā)育危害很大。
(3)干旱、冰雹大風、低溫霜凍天氣是影響木里縣皺皮柑生產的主要氣象因子,因此要根據(jù)災害的地域差異,合理利用本地的氣候資源,趨利避害,區(qū)劃結果為皺皮柑種植提供了科學依據(jù),也為氣象部門對皺皮柑氣象服務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曹艷秋,邢開瑜,馬聯(lián)敏,等.基于GIS的涼山秋蕎氣候適應性區(qū)劃[C]. 涼山州氣象局,2014年氣象科技優(yōu)秀論文集,2014:1-7.
[2]倪強,劉順華,蔡軍,等.昭覺縣夏秋結球甘藍氣候適應性研究[C]. 涼山州氣象局,2014年氣象科技優(yōu)秀論文集,2014:106-113.
[3]朱科焰,李洪珍. 典型亞熱帶丘陵山區(qū)臍橙種植氣候區(qū)劃研究[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0,22(4):90-92.
[4]柒廣萍,李家文等. 廣西賀州市臍橙種植氣候區(qū)劃[J]. 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35(30):9578-9579,9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