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靜,唐龍妹,高媛媛,劉文宣,閆麗娜,張曉琳,高 霞*
(1.河北醫科大學期刊社河北醫科大學學報編輯部,河北 石家莊 050017;2.河北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教研室,河北 石家莊 050017;3.河北省中醫院產科,河北 石家莊 050011)
·論 著·
城鄉15歲及以上居民4周患病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劉斯靜1,唐龍妹2,高媛媛3,劉文宣2,閆麗娜2,張曉琳2,高 霞2*
(1.河北醫科大學期刊社河北醫科大學學報編輯部,河北 石家莊 050017;2.河北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教研室,河北 石家莊 050017;3.河北省中醫院產科,河北 石家莊 050011)
目的對2011年全國12個省(自治區)各地市城鄉居民4周患病率進行分析。方法采用χ2檢驗比較不同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就業狀況和是否參加醫療保險城鄉居民的基本情況,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模型探討4周患病率的影響因素。結果控制了年齡、文化程度和就業情況時,城鄉居民的4周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農村居民4周患病率低于城鎮,是城鎮的0.75倍(95%CI:0.67,0.83)。城鄉因素、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和就業狀況是4周患病率的影響因素。結論應加強老年、文化程度低以及未在業人群的健康宣教。
患病率;影響因素分析;衛生服務研究
衛生服務需求是人們在一定價格水平下愿意購買且有能力購買的衛生服務數量,是購買愿望和支付能力的統一。衛生服務需求的相關信息可以綜合反映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的合理性[1],衛生服務需求和利用結合起來,能綜合反映衛生服務可及性和衛生資源分配的公平性[2-4]。4周患病率不僅是反映衛生服務需求的常用指標之一,也是國內外通過調查數據反映居民整體健康水平和健康狀況的一個基本衡量方式[5-7]。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服務不平衡現象較為嚴重,農村地區的基礎衛生資源相對城鎮地區較為匱乏[8]。深入了解城鄉居民的衛生服務需求情況及影響因素,可以為今后更好地開展衛生工作、制定衛生政策措施和合理配置衛生資源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持和科學依據。本研究通過對城鄉居民4周患病情況進行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了解城鄉居民衛生服務的需求,旨在為完善相關衛生服務政策提供參考和依據。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2011年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數據。該調查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人口研究中心(The Carolina Population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美國國家營養與食物安全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Food Safety)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Th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合作進行。該調查旨在檢驗健康、營養和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以及研究中國社會經濟的轉變如何作用于整個人口健康和營養狀況。在2011年,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范圍涉及到了北京、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貴州和重慶12個省(自治區),采取分層整群隨機抽樣,調查內容涉及住戶、成人、兒童、社區以及營養、健康等大量信息。本研究選擇2011年調查數據中年齡>14歲的城鄉居民為研究對象,分析城鄉居民4周患病率情況及影響因素。
1.2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及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和Wilcoxon秩和檢驗;4周患病率的影響因素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調查對象一般情況 共調查11 392例,其中城鎮居民4 871例,農村居民6 521例。城鄉居民不同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967,P=0.325)。城鎮居民年齡高于農村居民(Z=2.627,P=0.009),城鎮居民中已婚比例低于農村居民(χ2=31.532,P<0.001),城鎮居民文化程度高于農村居民(Z=31.570,P<0.001),城鎮居民在業比例低于農村居民(χ2=381.064,P<0.001),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低于農村居民(χ2=95.919,P<0.001),見表1。

表1 城鄉居民基本情況 (例數,%)
2.2 不同人群4周患病率情狀況分析 城鎮居民4周患病率高于農村(χ2=47.183,P<0.001),女性4周患病率高于男性(χ2=11.302,P=0.001),年齡大的居民4周患病率高于年齡低的居民(χ2=266.827,P<0.001),已婚的居民4周患病率低于其他婚姻狀況者(χ2=38.732,P<0.001),文化程度低的居民4周患病率高于文化程度高的居民(χ2=72.275,P<0.001)。在業的居民4周患病率低于其他人群(χ2=240.925,P<0.001),不同醫療保險參保者4周患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33,P=0.426),見表2。
2.3 患病率影響因素分析 以4周患病情況為因變量,以城鄉因素、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就業情況、是否參加社會醫療保險等因素為自變量。進行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農村居民4周患病率是城市的0.75倍(OR95%CI:0.67,0.83)。45~歲年齡組4周患病率是15~歲年齡組的1.96倍(OR95%CI:1.38,2.77),65~歲年齡組4周患病率是15~歲年齡組的2.56倍(OR95%CI:1.79,3.64)。其他婚姻狀況者4周患病率是已婚者的1.19倍(OR95%CI:1.03,1.37)。初中文化程度4周患病率是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0.80倍(OR95%CI:0.71,0.91),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4周患病率是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0.69倍(OR95%CI:0.63,0.84)。在業者4周患病率是其他人群的0.63倍(OR95%CI:0.57,0.71)。城鄉因素、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和就業狀況是4周患病率的影響因素。見表3,4。

表2 4周患病率單因素分析 (例數,%)

表3 變量賦值表

表4 城鄉居民4周患病率影響因素分析
4周患病情況能很好地反映居民衛生服務需求狀況。本研究利用2011年中國健康和營養調查數據對城鄉居民4周患病率現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城鄉因素、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和就業狀況是4周患病率的影響因素。城市居民、年齡越大、其他婚姻狀況者、文化程度越低、未在業人群的4周患病率較高。這與國內很多相關研究結果是相近的[9-14]。
城鄉居民的衛生服務需要存在差異。綜合調查人群的人口社會學特征來看,城鎮居民社會保險參保率低于農村居民,其文化程度和在業者比例高于農村居民,與國內很多研究結果一致[9-11]。城鎮居民4周患病率高于農村居民的原因可能為:一是城市居民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高[10];二是城鎮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對健康和疾病的認識程度較農村居民高,其自報疾病的情況也要比農村多。不同年齡居民4周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年齡越大,4周患病率越高。應將老年人群作為醫療服務提供的重點人群,加大醫療政策向老年人的傾斜力度[9]。不同婚姻狀況者4周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已婚者4周患病率較低,這大概與婚姻生活中對于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都有著一定積極作用有關。不同文化程度居民4周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學歷低者4周患病率較高,可能與學歷較高的人有更多的渠道獲取醫學知識,也更注重身體保養有關。在業者4周患病率低于其他人群,這與在業者本身接觸的信息來源更為廣泛,作息時間更為規律有關。但是本研究未發現性別是4周患病率的影響因素,這與之前很多研究結果不同,故性別對4周患病率的影響還需進一步探討。
建議加強農村健康教育宣傳力度,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農村居民衛生保健意識,縮小城鄉居民健康差距[15];加強基礎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特別是加強開展針對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健康護理保健和家庭病床等衛生服務需求,提高老年居民衛生服務利用的可及性;注重對于未在業人群的健康行為和知識宣講和普及,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適度參加體育運動,提高自身健康生活水平。與此同時,對于文化程度低的居民,通過形象生動的健康宣教,增強其健康意識和促進其健康行為。
總之,4周患病率是反映居民健康現狀的重要指標,能反映我國居民的身體健康狀況。探索導致不同人群4周患病率差異的因素,從而采取相應的舉措來降低居民的4周患病率,可以有力地提高城鄉居民的健康水平。
[1] 游毅,何靜,許健.我國18歲以上居民衛生服務需求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5,22(3):284-288.
[2] 何永歡,汪穎,張啟軍,等.某省居民2周就診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6,13(3):303-308.
[3] 姚中寶,張帆,孫玉鳳,等.某省居民衛生服務利用的公平性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6,33(7):517-519,546.
[4] 孫彥玲,喬慧,孫偉.農村居民衛生服務利用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5,32(6):981-983.
[5] 劉家基,李盛,王金玉,等.蘭州市城關區居民兩周患病率及影響因素[J].疾病預防控制通報,2016,31(5):17-19.
[6] 張杏花,李靜,李鐵鋼,等.廣州市某區城市和鄉村結合部居民健康素養現狀調查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15,31(8):837-840.
[7] 王新會,駱達.天津市農村居民衛生服務需求和利用情況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6,36(8):956-959.
[8] 莊瑋,張向陽,安尼瓦爾·阿木提,等.城鄉居民醫療衛生服務需求與健康支出對比分析:以新疆為例[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5,32(1):41-44,60.
[9] 張博強,田園夢,付景超,等.遼西地區城鄉居民兩周患病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6,38(5):572-574.
[10] 張沖,童峰,茍興才.中國城鄉居民兩周患病率的現狀及變動趨勢——基于1998-2013年的縱向調查數據[J].中國衛生統計,2016,33(4):675-676.
[11] 李力卓,孫菲,嚴潔,等.遼寧省3129名成人患病情況[J].中國衛生統計,2016,33(3):443-444.
[12] 周娜,劉金寶,文國新,等.烏魯木齊市米東區農村居民衛生服務需求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6,43(1):85-87,186.
[13] 高忠飛,喬慧,李媛,等.寧夏五縣農村居民兩周患病率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6,33(5):800-802.
[14] 楊甲飛,喬慧,孫彥玲.運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寧夏試點縣農村居民門診衛生服務需要的影響因素[J].中國衛生統計,2015,32(6):963-965.
[15] 席彪,員美娜.河北省衛生人力資源供求狀況研究[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6,37(1):107-112.
(本文編輯:趙麗潔)
2017-02-17;
2017-03-02
河北省醫學科學研究重點課題(20110041)
劉斯靜(1983-),女,河北豐寧人,河北醫科大學期刊社編輯,醫學碩士,從事醫學編輯和醫學統計學研究。
*通訊作者。E-mail:gaoxia915@126.com
R195.4
B
1007-3205(2017)03-0358-04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