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四公司 華 麗
“互聯網+出行”打造公交優秀“品質”
鄭州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四公司 華 麗
在當今 “信息+網絡”時代,城市公共交通傳統的運營和服務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城市公共交通要適應新變化、滿足新需求,利用好互聯網和信息平臺,不斷推進“互聯網+出行”發展模式,打造公交優秀“品質”,更好地服務于大眾出行。
(1)科學調度。在運營生產組織上運用先進的GPS智能調度系統,打破常規線路的調度方式,采用GPS調度與現場調度“合二為一”,既彌補了現場調度無法觀測車輛運營情況的弊端,也彌補了GPS調度與發車現場管理脫節的情況,方便運營生產的組織,最大程度地緩解突發客流影響;GPS的運營也實現了調度與車長的直接通話,使不同區域的車輛可以直接接到指令及時上線。
(2)實時調整。對于運營過程中出現的不可控因素造成的道路擁堵或阻塞等,調度人員可以及時掌握信息,統攬全線運營情況,及時作出線路、間隔等的有效調整,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線路運營,縮小外部因素對公交運營的影響。
(3)監控管理。對于已發車輛的運營狀態、車長的工作狀態以及操作的規范情況,管理人員通過監控平臺直觀管理,既可以做到及時提醒、糾正,又可以作為下步工作重點的依據,開展教育和培訓工作,提升車輛運營的合理性和車長工作的質量和安全運營系數。
(4)數據管理。互聯網的引入,對于運營數據的匯總和分析已打破了傳統的運作模式,通過網絡自動生成的數據既快捷有準確,不僅節省了人力,更是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為打造智能化公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為公交的優秀品質引入了先機。
(1)網絡查詢。公交的發展有目共睹,但是公交線網的全面覆蓋,在給市民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線路信息掌握上的難度,互聯網的融入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乘客在出行前可通過公交線路的信息查詢功能,找到出行最佳路徑方便出行。
(2)運行信息。即乘客在候車時了解線路車輛的運營情況,也就是自己所要乘坐的車輛在哪里,距離多遠,還需等待多長時間等,讓乘客在候車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心中有數,手機APP查詢方便實用。
(3)實時提示。隨著互聯網的引入,公交站牌、站臺目前已經安裝有LED顯示屏,及時準確地播報各線路車輛運行情況和到站信息、服務宣傳語、天氣預警等溫馨提示;站臺內的液晶電視屏更加直觀地顯示出公交線路的走行實時信息,使乘客出行、候車都能心中有數;線路車輛和站臺語音自動播報對乘客的提醒和預報及時準確無誤;乘客出行遇到困難或需求助時,調度人員便可通過與運營車輛的“在線”聯系實現救助和幫助。
(4)現場導航。有條件的站臺目前已安裝了自助查詢機,乘客在候車時可以自助查詢各條線路的運行情況,以便合理安排乘坐線路,最大限度地方便出行。“互聯網+出行”舉措的實施,不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更加提升了公交的服務品質,進而有效提升了公交出行服務的社會滿意度。
(1)線路查詢。在手機上通過關注公交公眾號,點擊線路查詢即可實現線路信息的共享。
(2)失物招領。通過手機一方面瀏覽公交拾到的物品,另一方面可以聯系管理員尋找失物。
(3)公交動態。公交開展的各類社會活動和公益活動都可及時瀏覽,同時掌握公交相關信息的發布,做一個公交知情人、社會發展的信息人。
(4)公告查詢。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公交運行也時常受到一定影響,線路臨時調整也時有發生,包括線網的優化調整等信息,乘客都可以在閑暇時或者候車時通過手機查看信息公告,方便市民出行。
(1)職工交流。線路職工之間的交流溝通已經不僅限于集中活動,由見面交流拓寬至手機微信的交流,原來不常見面的職工,現在也常線上線下進行交流。
(2)管理交流。公交管理人員由于分管業務的不同,以及所管轄的線路分散性,有時需要專門組織交流和溝通,現在通過微信群實現了實時交流,對基層管理提供了很好的交流互動平臺。
(3)業務交流。不同業務部門的微信群,在實現信息共享的同時,也實現了交流和借鑒,成為發布消息和通知的平臺。
(4)乘客互動。乘客群的建立不僅讓乘客間有了交流的平臺,更拉近了公交與乘客的距離,乘客的需求、公交的付出以及諫言平臺,都讓人們感受到了互聯網帶來的便利。
(1)學習政策。公交企業可以利用互聯網及時瀏覽各種相關政策和政府舉措,定位公交發展方向,促進公交企業服務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
(2)跨行學習。公交企業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學習其他行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起到借鑒的作用。
(3)同行交流。全國各地公交企業的新舉措、新辦法都是我們相互學習和交流的重要內容,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實地參觀交流,網絡交流省時省力更方便,因此互聯網的介入讓同行與行業間的交流平臺作用得以更大的發揮。
(1)預約公交。乘客可借助互聯網平臺,根據個體或群體需要,進行網上預約公交服務,預約公交的推出,是在公交常規服務形式上的一種創新,也是大眾服務基礎上的需求服務。
(2)接駁公交。在公交站、地鐵站、目的地之間的接駁線路,是以乘客的需求而定,乘客可在網上進行聯系,是乘客達到一定需求量時推出的一項公交服務形式。
(3)定制公交。乘客可根據個人或集體需求,通過網絡反映到公交部門,經過匯總整理,可開通定制公交,這是針對某一群體臨時性和階段性的需求而開通的,是公交運營服務的另一種形式。
(4)直達公交。例如在寒暑假期間,高校園區的師生們需要集中到高鐵、火車站、長途站等乘車返家,可開通校園至車站的直通車,或者企事業單位集體活動到同一地點時,通過互聯網平臺反饋信息,都可開通直達公交車方便出行。
社會的需求就是公交的追求,乘客的滿意就是公交的目標。沒有一成不變的服務方式,只有始終如一的服務理念,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覆蓋,公交的服務搭載著這個廣闊的平臺,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和方法,堅持創新和發展,通過“互聯網+出行”的方式打造公交優秀“品質”,通過公交事業的快速發展推進社會的進步和文明,使乘客享受發展帶來的優秀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