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巴士公交(集團)有限公司 供稿
巴士之窗
上海巴士公交(集團)有限公司 供稿

近日,申城持續出現38 ℃以上極端高溫天氣。來自上海市政協、市總工會、久事集團和巴士集團的各級領導分別前往各公交樞紐、修理車間,為堅守工作崗位、確保城市公交服務的巴士公交職工送去了一份清涼與關懷。圖為市政協主席吳志明和副主席姜平親切慰問巴士公交職工。



智能公交建設是上海打造“公交都市”的重要內容,讓公交調度更智慧、市民出行更便捷,也是久事集團旗下巴士公交三年改革的亮點之一。7月12日,滬上十多位市民乘客和車迷代表首次應邀走進公交營運車隊集中調度中心和公司大屏監控中心,親身體驗了一番巴士公交智能信息化建設應用給企業管理和市民出行帶來的新變化。
體驗者們首先來到位于軌交七號線美蘭湖站旁的963路終點站,在車隊集中調度中心,一個由八塊55寸液晶屏組成的大屏幕呈魚骨狀的集中調度實時監控示意圖頓時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車隊副隊長王徐偉介紹,去年6月,配合滬太路公交專用道實施推廣,巴士集團以963路為骨干,對寶山31路等15條途經滬太路的公交線路進行了優化調整,通過智能公交信息化手段對集團首條“一路一骨干”線網運行情況進行實施監控。在對滬太路所有線路進行統一調度和營運管理的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不斷調整車距、平衡運能,為臨近沿線的居民出行提供便利。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僅滬太路陳行至中醫醫院路段的963路和寶山31路客流同比整體上升70多萬人次,運送車速也較調整前有明顯提高。滬太路公交信息化示范工程還在去年的上海APEC智慧交通展覽會上獲得了兩項大獎。
在參觀了寶楊路2000號巴士五公司公交修理車間后,市民乘客和車迷代表又來到了三樓寬敞的大屏監控指揮中心。在占地120平方米的指揮中心內,十多位調度員和管理人員正在忙碌著,并承擔著當日線路營運情況監控、安全服務監督、服務熱線接待及信息設備運行維護等職責。由24塊55寸液晶屏無縫銜接的顯示大屏面積近20平方米,作為巴士集團公交信息化的首家試點,這里的大屏監控指揮中心已具備了遠程監控、集群調度、營運全過程管理、服務熱線管理、應急指揮及信息設備統一運行維護六大功能。
據巴士五公司信息部副經理周明介紹,大屏上星星點點分布的小三角代表當前的營運車輛。通過車載GPS定位系統和4G無線視頻點播技術,可以即時監控每輛營運車的營運狀況,此外,異常預警模塊對大間隔、車輛超速、新能源車故障等影響安全服務的現象能自動報警、即時反應,為公交營運企業及時應對處理提供了便利。
隨著公交營運全過程管理系統和電子路單的全面應用,延續十多年傳統公交的人工統計轉為信息系統實時采集生成并自動計算相關業務分析數據,為業務部門修正時刻表、調整線網規劃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今年,巴士集團將著力創建智能公交品牌:加強信息化系統建設,推進信息化應用,通過超速預警、DVR監控、全過程管理、到站預報等信息化手段,加強企業管理,提升乘客感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