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日蕾(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七采油廠)
井口回壓對系統效率和泵效的影響
羅日蕾(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七采油廠)
隨著地面管線工藝流程的簡化設計,環、樹狀流程的應用。采出井回油壓力因原油黏度增加、管徑變細等原因不斷升高,機采井的平均回油壓力由原來的0.3 MPa左右升至了0.7~0.9 MPa。在實際生產中發現回油壓力對油井的能耗及產液量造成了很大影響,回壓升高后單井能耗升高、產液明顯下降。因此,為保證抽油機井系統低能耗合理運行,井口回壓應控制在0.7 MPa以下。通過理論和現場試驗研究確定了機采井井口回壓的合理界限,為以后合理降回壓,降低生產能耗,提高油井產量有重要意義。
回油壓力;產量;泵效;系統效率
回壓反映從油井到計量站之間地面管線中的流動阻力,是采油生產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參數,由于諸多因素影響,時常發生回壓高停井,影響產量的問題。因此,研究高回壓井產生的原因,回壓升高對油井能耗和產量的影響,對合理優化機采系統和集輸系統,降低生產能耗,提高油井產量有重要意義。
回壓的高低直接影響機采井的工作狀況,回壓過高,產生憋壓現象,同時增加機采井的能耗。回壓高低從側面反映出地面管道的流體運行狀態,油井實際產出流體為油水混合液體及氣體,為方便研究,將集油管網中的流體簡化為純油,流動狀態簡化為圓管層流,根據圓管層流流動水力損失計算公式及流量與流速關系得

式中:hf——水力損失,MPa;
μ——流體黏度,MPa·s;
Q——圓管流量,m3;
L——管長,m;
ρ——流體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cm/s2;
d——管徑,mm。結合生產實際分析,高回壓井產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1)原油黏度大,冬季溫度降低,結蠟嚴重,導致管徑變細。
2)油井與計量間距離遠,集輸管線過長。
3)油井產液量增加或集輸井數增加,部分管線內徑與集輸液量不匹配。
4)部分管線埋地深度不夠等各類因素的共同影響。
對于抽油機井來說,井口回壓的存在增加了抽油泵排出口壓力,抽油泵排出口壓力升高,一方面加大了抽油泵柱塞載荷與抽油機懸點載荷,導致抽油機井能耗上升;另一方面增加了抽油泵漏失量和沖程損失,導致泵效降低、油井減產。
2.1 回壓對系統效率的影響
當井口回壓升高時,抽油機舉升井筒內液體所受阻力隨之增加,同時油管內液體壓縮程度變大,液體密度增加,油管內液柱重量同比增加,導致抽油機懸點載荷增大,電動機能耗隨之升高。
現場應用模擬回壓裝置分別控制回壓,壓力穩定后測試電參數,試驗數據表明,回壓下降0.3 MPa時,A井日耗電由241.44 kWh下降到215.11 kWh,下降了26.33 kWh(表1)。
現場選取不同區塊的50口井試驗平均回壓與系統效率關系,當回壓由0.9 MPa下降到0.4 MPa時,系統效率由13.5%上升到15.7%,當回壓控制在0.7 MPa以下時,日耗電波動幅度不大;當回壓超過0.7 MPa后,日耗電呈直線上升,且上升幅度很大(表2)。

表1 A井回壓與系統效率關系

表2 50口井平均回壓與系統效率關系
2.2 回壓對泵效的影響
抽油泵泵效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漏失量、抽油桿柱和油管柱的彈性伸縮及充滿系數的影響三個方面。由于充滿系數是和井底供液能力相關,供液能力和回壓無關,因而回壓對充滿系數無影響[1]。
2.2.1 對漏失量的影響
抽油泵的漏失量主要有:活塞和泵之間的間隙漏失、游動閥漏失、固定閥漏失三部分組成,閥的漏失量主要和閥的工作狀態和原油物性相關,因而回壓對閥漏失量可以不做考慮[2]。
抽油泵間隙漏失量的計算公式:

式中:q——抽油泵間隙漏失量,cm3/s;
D——泵徑,cm;
v——物體的運動黏度,cm3/s;
I——活塞長度,m;
ΔH——活塞兩端的液體壓差,MPa;
g——重力加速度,cm/s2;
e——柱塞與泵筒徑向間隙,cm;
Vp——活塞運動速度,cm/s。
根據公式(2)可知,漏失量與活塞兩端的液體壓差ΔH成正比關系,活塞下部的壓力為沉沒壓力,與井口回壓無關;活塞上部的壓力來源于液柱,而井口回壓作用在液柱上,最終作用在活塞上;且井口回壓升高,使得井筒內氣液兩相流密度增加,最終導致活塞上部壓力增加。所以,在泵徑及抽油桿組合一定情況下,當井口回壓上升時,活塞兩端液體壓差增加,漏失量增加[3-4]。
現場應用罐車模擬回壓量油計量B井在不同回壓值生產的產量,該井原始回壓為0.9 MPa,分別控制回壓為0.5 MPa和1.5 MPa,當壓力穩定后進行產量計量,每次量油2 h,采用稱重的方法計算每次量油結果,現場試驗表明,回壓升高1 MPa時,B井日產量下降1.56 t(表3)。

表3 B井不同回壓值量油情況
2.2.2 對抽油桿柱和油管柱的彈性伸縮的影響
由于井口回壓作用于液柱上,使得作用在抽油桿、管上的載荷增加,增加抽油桿、管的彈性伸縮,增加沖程損失,降低泵效。另一方面,液柱壓力增加使得原油中溶解的氣體析出量減少,氣液兩相流體的密度增加,液柱的載荷進一步增大,又會增加抽油桿、管的彈性伸縮,使泵效降低[5-6]。
2.2.3 現場試驗
選取不同區塊沉沒度在合理范圍內,產液量穩定的12口井,分別調節井口回壓上升1、2、3 MPa情況下,現場憋泵,測試泵效損失量(表4)。

表4 回壓增加與泵效損失量關系
應用統計分析方法對現場憋泵損失量回歸分析,泵效與井口回壓成線性關系,井口回壓每增加1 MPa,模擬 1#~7#井的泵效損失量在 2%~3%(圖1)。

圖1 1#~7#井口回壓與泵效關系
1)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合理回壓值應小于0.7 MPa,當回壓超過合理值后,日耗電呈直線上升,且上升幅度很大。
2)井口回壓升高,增加懸點載荷,降低泵效。
3)井口回壓每增加1 MPa,泵效損失量在2%~3%,現場摸索回壓與泵效成線性關系,井口回壓越大,泵效越低。
[1]陳濤平,胡靖邦.石油工程[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0:280-290.
[2]王鴻勛,張琪.采油工藝原理[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6:25-32.
[3]董世民,馮娜娜,張偉.抽油泵柱塞與泵筒間隙漏失量計算方法的研究[J].石油機械,2006,34(11):20-23.
[4]張曉東,謝先華,李正耀,等.抽油機井泵效影響因素之主成分分析法[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3(5):176-180.
[5]何毅,郭靖,范原搏,等.長慶油田井口高回壓影響因素及治理措施[J].石油工程建設,2010(3):124-126.
[6]趙新智,李文學,李永明.高回壓井組的綜合治理[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7,26(5):23-24.
10.3969/j.issn.2095-1493.2017.03.009
2016-11-15
(編輯 鞏亞清)
羅日蕾,工程師,2008年畢業于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工程專業),從事采油工程機采井管理、機采節能管理工作,E-mail:luorilei@petrochina.com.cn,地址: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第七采油廠工程技術大隊,16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