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桂清+丁少溱+陳潮坤+陳靜萍

【摘要】 目的 采用中藥治療男性不育患者, 研究中藥對男性不育患者精子質量影響, 以為中藥治療男性不育帶來幫助。方法 40例男性不育患者運用中藥協定處方進行調理治療, 每3個月進行1次精液生化指標(精子頂體酶活性、精子活動力等參數)檢查, 持續時間1年, 比較患者治療前及1年后精液生化指標的改變情況。結果 經過協定處方治療調理后, 患者總有效率為85.0%(34/40);其中A+B級精子改善率為50.0%(20/40), 精子頂體酶活性改善率為55%(22/40), 精子畸形改善率為62.5%(25/40)。40例患者有效34例, 有效率85%(34/40), 無明顯改善15%(6/40);監測指標方面, 治療前A+B級精子比率為(1.5±0.4)%, 精子畸形率為(27.6±4.6)%, 頂體酶活性為(9.7±2.3)μIU/106, 治療1年A+B級精子比率為(20.4±5.6)%, 精子畸形率為(10.8±2.2)%, 頂體酶活性為(21.4±3.9)μIU/106, A+B級精子明顯改善, 畸形率降低及頂體酶活性升高, 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各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各指標與治療1年后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藥協定處方對男性不育患者精子質量有明顯療效, 值得推廣。
【關鍵詞】 男性不育;精子質量;中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5.004
Clinical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 and sperm quality HONG Gui-qing, DING Shao-zhen, CHEN Chao-kun, et al. Chaozhou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ozhou 52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l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 and to research influence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sperm quality in 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assistan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40 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 receiv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greement prescription for conditioning treatment. Examination of semen biochemical criterion (sperm acrosin activity, sperm motil) was made in every 3 months. Comparison was made on changes in semen biochemical criterion before and in 1 year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conditioning treatment by agreement prescription, the patients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5.0% (34/40), along with grade A+B sperm improvement rate as 50.0% (20/40), sperm acrosin activity improvement rate as 55.0% (22/40) and teratospermia improvement rate as 62.5% (25/40). Among the 40 patients, there were 34 effective cases, with effective rate as 85.0% (34/40) and non-obvious improvement as 15% (6/40). Before treatment, ratio of grade A+B sperm was (1.5±0.4)%, teratospermia rate was (27.6±4.6)%, and sperm acrosin activity was (9.7±2.3) μIU/106. After 1 year of treatment, ratio of grade A+B sperm was (20.4±5.6)%, teratospermia rate was (10.8±2.2)%, and sperm acrosin activity was (21.4±3.9) μIU/106. The outcomes showed obviously improved grade A+B sperm, lowered teratospermia rate and increased sperm acrosin activit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ose indexes before and in 3 months of treatment (P>0.05), while the difference of the index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fore and in 1 year of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greement prescription shows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for sperm quality in 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 and this method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Male infertility; Sperm qual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男性不育癥是生殖醫學中最重要的課題, 也是困擾當前男性學的技術難題之一。為此, 本文挖掘并改良我國中醫文化的瑰寶——被譽為“古今種子第一方”的五子衍宗丸聯合臍療治療男性不育, 以期在解決男性不育問題中開辟新的途徑。本研究參照上述處方并進行改良, 形成新的協議處方, 該處方由五子衍宗丸全方由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五味子、車前子5味中藥組成, 在此基礎上本文增加了可以補腎健脾的枸杞子、人參、淫陽藿、枸杞子、仙靈脾、首烏、黃芪、虎杖、當歸、生甘草等幾種名貴中藥組成“增嗣衍宗丸”再輔以傳統的臍療, 從腎、肝、脾、心、肺, 對人體主要臟器進行全方位調理, 達到固腎、強肝、健脾潤肺、去肝氣等作用;臍療能夠讓患者任脈通精氣溢等功效。兩者聯合治療能夠讓患者“二八腎氣盛, 天癸至, 精氣益瀉, 陰陽和”, 達到治愈之目的。神闕穴與全身經絡相通, 與臟腑相連, 神闕用藥既可激發經絡之氣, 又可通過藥物在局部的吸收, 發揮明顯的藥理作用。本研究針對男性不育患者采用傳統處方并略加改良后的協議處方進行治療調理, 旨在為不育患者治療帶來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就診的40例男性不育患者為研究對象, 患者自愿并簽訂知情告知協定書, 年齡28~39歲, 平均年齡(31.0±2.8)歲;納入標準:夫妻性生活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且2年未孕者;死精、少精、弱精等情況導致的不育;每次射精量1~6 ml;男性各種免疫性不育者。排除標準:排除先天不育者, 包括先天性無精者或先天性多精液者;后天因生殖系統疾病如結核等因素導致的不育者;生殖系統畸形所致不育者;女方免疫原因導致不孕者。
1. 2 檢測方法 統一實驗方法和實驗標準, 囑患者在實驗前7 d內不得射精, 檢查精液常規, 記錄數據, 經過辨證全方位治療3個療程后, 復檢、再治療, 直至1年。運用改良Kennedy法[1]檢測患者精子頂體酶活性;運用計算機輔助的自動精子質量分析系統測定患者A+B級精子比率;洗滌精液后涂片染色后計數100個精子并計算精子畸形率。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經過治療后觀察患者治療效果,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參考文獻[2]進行評定。觀察患者的A+B級精子改善率、精子畸形改善率、精子頂體酶活性改善率及治療前后各時間段各監控指標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經過協定處方治療調理后, 患者明顯改善26例, 一般改善8例, 無明顯改善6例, 總有效率85.0%(34/40);其中 A+B級精子改善率為50.0%(20/40), 精子頂體酶活性改善率為55%(22/40), 精子畸形改善率為62.5%(25/40)。
2. 2 治療前A+B級精子比率為(1.5±0.4)%, 精子畸形率為(27.6±4.6)%, 頂體酶活性為(9.7±2.3) μIU/106, 治療1年A+B級精子比率為(20.4±5.6)%, 精子畸形率為(10.8±2.2)%, 頂體酶活性為(21.4±3.9) μIU/106, A+B級精子明顯改善, 畸形率降低及頂體酶活性升高, 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各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各指標與治療1年后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男性生殖健康的形勢越來越嚴重, 不育癥已經成為男科學家經常面臨的臨床問題。據報道, 世界范圍內有15%~20%的育齡夫婦不能生育, 其中男性因素約占50%[1]。且近半個世紀以來, 由于環境、心理、社會等因素的影響, 男性精子的數量和質量出現了明顯下降的趨勢, 男性生殖健康正受到嚴重威脅[2]。長期精神緊張、工作壓力過大、情感壓抑以及環境污染、性病蔓延、吸毒、酗酒、過度吸煙等物理和化學因素造成男性生殖器官睪丸損害, 生精功能障礙是導致男性不育的最常見原因[3, 4]。在我國, 中醫藥在治療男性不育癥方面發揮了一定的優勢, 獲得了較滿意的療效, 是治療男性不育的主要手段之一。有學者研究認為[3-5]:中醫藥治療男性不育癥的特點是綜合調治, 以藥物治療為主, 運用大量的專方專藥, 如治療不育的五子衍宗丸等至今仍廣泛運用。一般認為[9-11]:男性不育分為腎虛不足、氣血兩虛、氣滯血瘀、腎陽虛弱、痰濕雍盛五型, 用五子衍宗丸為主方, 隨證加減進行治療, 亦取得較好療效。有研究運用自制“虎杖丹參飲”治療免疫性不育患者60例, 獲得了滿意效果。江志勇等[9]用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療精索靜脈曲張型不育癥269例, 結果治愈97例, 顯效101例, 有效34例, 無效37例, 總有效率86.25%。本研究在五子衍宗丸的基礎上, 增加了調節患者情緒, 扶正固本的幾味中藥, 聯合臍療男性不育, 經過1年的規范治療并跟蹤監測, 取得與上述研究相近結論。
A+B級精子比率是衡量精子質量數據的重要指標之一, 若A+B級精子比率過低, 往往是男性不育診斷的重要參考依據[2]。傳統中醫認為男性不育病因分為外因、內因及外傷3種。外因包括外感六淫、邪毒內侵、藥物傷害等。如《靈樞·經筋》曰:“足厥陰之筋, 其病……陰器不用, 傷于內則不起, 傷于寒則縮入”;內因則包括稟賦不足、七情內傷、房事過度、勞逸失度、飲食所傷、自然衰退等[12-18]。本研究采用協議處方聯合臍療對男性不育患者進行治療調理, 著重解決男性少弱精患者不育問題, 研究發現, 經過本中藥協議處方治療調理1年后, 患者A+B級精子比率較治療前顯著增加(P<0.05), 表明本協議處方治療效果明顯, 同時, 患者經過治療后, 精子畸形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 表明本療法能夠從內因方面解決患者精子質量問題, 尤其是代表精子穿透卵細胞透明帶的頂體酶活性, 經過1年治療都得到明顯改善(P<0.05), 這更加證明本協議處方治療男性不育患者的可行性, 結論與文雙綸[8]、江志勇等[9-11]研究結論相近。
本研究發現, 患者在治療3個月及6個月時, 各項監測指標每3個月時間差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治療前與治療1年后, 各指標均有顯著改善, 表明中醫治療是一個漸進性過程, 需要患者有較好的耐心和醫從性, 配合醫生規范治療才能取得滿意療效。同時, 約15%的患者治療效果不夠明顯, 提示不育癥的癥型分布、病因、發病機制不盡相同, 有待同行學者繼續探究。
參考文獻
[1] 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衛生組織男性不育標準化檢查與診療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321.
[2] 世界衛生組織編.谷翊群, 陳振文, 于和鳴, 等.譯.WHO人類精液及精子—宮頸粘液相互作用實驗室檢驗手冊.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58-59.
[4] 戴繼燦, 王天芳, 李蘭群, 等. 男性不育不同證型用藥規律分析.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4, 34(4):46-49.
[5] 郁超, 何曉鋒, 馮懿賡, 等.復方玄駒膠囊聯合中藥治療腎陽虧虛型男性弱精子癥臨床觀察.中國男科學雜志, 2016, 30(1): 46-48.
[6] 林海敏, 周家樂. 復方玄駒膠囊聯合自擬湯藥治療少弱精子癥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男科學雜志, 2013, 27(5):57-59.
[7] 郭軍, 王福, 張強, 等.3種不同中醫治則治療少弱精子癥患者的隨機對照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33(9):1170-1173.
[8] 文雙綸. 種子類中藥在男科臨床中的應用. 中醫藥臨床雜志, 2009, 21(2):60-62.
[9] 江志勇, 李學德, 何慶鑫, 等.中藥聯合低位顯微鏡下精索靜脈結扎術治療精索靜脈曲張致不育癥的療效分析.中國性科學, 2014, 23(10):82-85.
[10] 郭軍, 宋春生, 耿強, 等. 六五生精湯治療少、弱精子癥不育的臨床觀察.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7, 27(11):986-988.
[11] 耿強, 郭軍, 張健, 等. 補腎類中藥復方制劑治療少弱精子癥的meta分析.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2, 20(5):303-306.
[12] 張衛星, 宋新浩, 王瑞, 等. 生精中藥方劑對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質量的影響及其機制. 中國男科學雜志, 2013(12):44-46.
[13] 陳棟, 鐘鍵, 陳恕仁, 等. 針挑治療男性不育癥的臨床觀察及對精子質量和激素水平的影響.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2, 35(11):773-777.
[14] 葉卓丁, 陳棟, 鐘鍵, 等. 五子衍宗湯加味治療男性不育及對精子質量和激素水平的影響. 世界中醫藥, 2013, 8(6):626-629.
[15] 趙慧芬, 高亞萍, 高章圈, 等. 益腎生精方對弱精子癥不育患者精子活力的影響.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2(8):2209-2211.
[16] 薛宗勇, 王敏, 張建國, 等. 十八味中藥組方對男性弱精子不育癥治療研究. 中華全科醫學, 2010, 8(1):75-77.
[17] 楊明, 王樹聲, 陳志強, 等. 中藥對腎陽虛不育癥患者精子DNA的影響.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2, 11(10):889-891.
[18] 林兆豐, 唐運革, 陳潤東. 濕熱體質對男性不育癥患者精子質量的影響.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4, 31(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