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本刊與養樂多公司共同組織的“冬日健康冷食尚”活動在上海市婦聯成功舉辦。50位媽媽認真聆聽了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營養科韓維嘉主任醫師為大家帶來的主題為“冬季怎么吃才健康”的知識講座,并在養樂多專員的指導下,學習了食物消化吸收與腸道健康的相關知識。
冬天,人體發生了什么變化
1. 免疫功能下降;
2. 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增加;
3. 胃酸分泌增多,食欲增加;
4. 血管舒縮功能障礙,血流速度減慢。
冬天應該怎么吃
1. 冬天是一年中最需要儲備營養的季節,應適時增加能量的攝入(比其他季節增加10%~15%);
2. 調整膳食結構,增加御寒食物的攝入,如羊肉、牛肉、雞肉、兔肉、海產品、胡蘿卜、洋蔥、大蔥、韭菜、南瓜、栗子、核桃、蘋果、棗等;
3.充足的礦物質,注意補充鈣質;
4.豐富的維生素,增加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的攝入量;
5.多熱食,少食生冷食物,宜選用與胃腸道溫度接近的溫熱食物;
6.多飲水,防干燥,不要等口渴了再去喝水;
7. 適當補充益生菌,增強免疫力。
適合冬天吃的水果
梨、甘蔗、蘋果、柑橘、柚子、香蕉、獼猴桃、山楂等,都適合冬季食用。如果擔心冬天吃水果會導致腸胃不適,“熱吃”水果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蘋果加熱后,其所含的多酚類抗氧化物含量會大幅增加。多酚類物質有助于降血糖、調節血脂、抗氧化、抗炎殺菌。煮熟的梨具有去燥潤肺的功效;梨籽中的木質素屬于不可溶纖維,但加熱后會在腸道內被溶解,可以抑制腸道內膽固醇的吸收。
冬天仍須“冷食”的食物
2001年,世界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益生菌做了如下定義: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當攝入足夠數量時,對宿主起有益健康的作用。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適當補充益生菌有助于改善過敏癥狀、維護腸道健康、提高免疫力。由于益生菌飲品只有在2~10°C時才能保持活性,故必須冷食。即便在冬天,也不應棄食。
韓維嘉主任醫師講課中
養樂多專員分享腸道健康知識
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