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各個領域均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有了更顯著的提升。然而在發展過程中也造成了我國各方面能力逐漸匱乏的問題,森林資源即為其中一種,如今我國倡導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此種背景下我國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理念、模式均難以滿足社會發展要求和發展趨勢。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簡要介紹了我國森林資源特點、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的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措施,以期能夠為提升我國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質量方面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特點;問題;措施
林業作為我國幾大行業之一,其不僅能夠推動社會發展,也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力,然而如今各個領域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們對各個方面需求的不斷提升,均使得森林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但在全球變暖的局面下以及我國各個方面資源匱乏的國情下,我國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和發展方面可謂困難重重,而導致此種情況出現的另一原因在于,人們只知索取卻忽略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建設,若不盡早解決此方面問題,勢必影響到我國的綜合發展。
1我國森林資源特點
根據對我國森林資源的研究可以發現其具有多種特點,具體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第一,森林資源總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小,并且森林的覆蓋率較低;第二,森林資源分布問題,鑒于林木對于生長條件有一定的要求,同時也受到我國歷史原因、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目前森林資源多集中在東北、西南等地區,而西部地區由于環境問題無法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導致森林資源相當匱乏;第三,森林結構問題,林業在不斷的發展中已經擁有了多種森林結構,如防護林、特用林以及薪炭林等,但此類結構在整體結構中的比例偏低,而有些地區甚至存在砍伐幼林的情況[1]。
2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管理部門形同虛設
我國森林資源短缺與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不足有著直接關系,不難發現,各個地區均存在森林資源管理部門,但是此類部分的作用卻未被完全發揮出來,甚至有些管理部門形同虛設,主要體現在:第一,管理部門未針對森林資源現狀制定有效的保護和管理措施;第二,森林資源管理和保護的過程中未實現責任制,導致在發生問題后無法確定責任主體,從而使得管理人員更加放松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第三,管理部門往往注重形式,但是卻鮮少將管理制度應用到實際中[2]。
2.2非法占用林地現象頻發
我國國情中已經呈現出很嚴重的森林資源匱乏、土地資源短缺等問題,然而依然有很多地區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而不斷將大面積林地開發為工程建設用地,以便為房地產的發展提供更有利的條件,然而此舉使得我國本就緊缺的森林資源變得更加捉襟見肘。另外,如今人們對生活質量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住宅、商業建筑的規模、空間方面,為了滿足人們目前的需求,相關行業也在不斷汲取森林資源,甚至將目標轉向我國原始森林方面[3]。
2.3森林資源質量呈整體下降趨勢
鑒于我國缺乏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導致目前很多林業區的林木生長狀況不佳,出現了大量林木生病、無故被砍伐的情況。此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森林管理人員缺乏科學培養林木的意識和能力,如在林木發病時沒有及時發現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得林木發病范圍不斷擴大,或是在進行幼苗栽種的過程中缺乏科學的養護措施,導致其在生長過程中缺乏足夠的營養等。森林資源的質量若得不到提升,勢必會影響到林業自身、建筑行業等行業的綜合發展,因此今后必須充分提升森林資源質量。
3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的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措施
3.1基于國情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
若要充分提升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質量,必須做到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即在能夠保證社會各界對森林資源總量的需求基礎上為子孫后代謀求福利,只有不斷完善森林資源管理制度,并提升栽種、病害蟲防治等方面的技術,才能夠真正保證森林資源質量,然而我國在此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因此今后可以適當引進國外的寶貴經驗,并與我國森林資源現狀相結合,以便于能夠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制度[4]。
3.2加大森林資源保護的宣傳力度
我國國民對于森林資源保護方面的認知還不夠充足,甚至很大一部分人認為森林是可開發資源,只要加大種植力度就可以解決森林資源匱乏的問題,然而其卻沒有注意到林地占用問題。另外,很多非法砍伐森林的情況頻繁出現,這使得森林資源受到了很大的威脅,甚至有些地區由于疏于對森林的管理而造成火災,火災可以說是森林的滅頂之災,因此今后我國要不斷加大森林資源保護的宣傳,使人們均能夠意識到此方面的重要性,并積極投入森林保護和管理行列[5]。
3.3完善森林法制建設
我國雖然一直在完善社會各個領域的法律法規,但在森林資源保護方面依然有所欠缺,在完善此方面法制建設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必須針對我國各個地區的森林資源現狀作出分析,將所有可能會威脅到森林資源的不法行為作出總結,并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制度。另外,當地政府要加強監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到各個林業區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解決,只有以法律手段對其進行約束才能夠最大程度上解決森林資源中的問題[6]。
3.4完善長效管理機制
若要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在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的過程中能夠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并且將管理部門的規定落實到實處;第二,針對縣區范圍內所遇符合生產經營管理的木材加工廠進行調查和統計,使其登錄在冊,以便于日后開展監督管理工作;第三,對于林地的征用申請必須重視,在審核的過程中要對相關單位進行深入了解,確保其不會出現弄虛作假的情況,而對于在此方面存有不法之心的人員要根據法律法規對其進行處理。
3.5及時推進林政管理改革
為了促進社會發展,我國一直針對各個方面進行改革活動,如教育改革,其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林業發展方面也是一樣,若能夠充分完成林政管理改革工作,勢必能夠對目前森林資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如今后可以對林地成活率進行驗收,也可以根據各個地區的森林資源確立采伐限額,此種舉措均是能夠滿足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措施,對于保證森林資源、林業發展等方面均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3.6實現森林資源產權的制度化發展
我國森林資源一再被破壞,與缺乏森林資源產權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關系,因此今后我國應針對此方面做出有效措施。在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方面要實現有償使用制度,明確各個森林資源的權屬問題,并根據該方面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如在使用森林資源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向資源所有人支付一定的報酬,以便于能夠保證森林資源所有權人的基本利益。另外,在開展此方面建設的過程中要不斷提升所有權人的產權意識,只有其自身對此方面有所了解,才能夠真正保護自身利益。
3.7科技興林是關鍵
在林業發展過程中科技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其能夠有效促進林業資源的增長,如在實際的林業建設中,當地林業可以與林業科研單位進行合作,利用項目資金來進行全方位的經營改革,將林業工作質量進行提升。另外,也可以針對目前的樹種結構進行優化,對于附加值高、耗材低以及技術先進的規模企業進行大力扶持,以便于能夠帶動其他企業投入到此方面建設中。另外,也要針對延長林業產業鏈方面做出改革,增加林業科技含金量,確保能夠將林業的經濟效益做到最大。
4總結
綜上所述,研究關于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的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方面的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不僅關系到我國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也關系到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如今社會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森林資源存在的意義和應用范圍也在不斷加深和拓展,尤其在可持續發展觀下,更要做好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如今我國已經在此方面加大了資金、技術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持,且小有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小的上升空間,因此相關機構和人員應加強此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金春生,李婷. 加強林業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分析[J]. 農業與技術,2015,19:55-56.
[2]萬正林. 研究可持續發展下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以西雙版納勐侖自然保護區為例[J]. 林業科技情報,2016,02:21-23.
[3]趙智勇. 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森林資源保護方法及措施的研究[J]. 中國林業產業,2016,11:190.
[4]蔣銀莉. 論林業可持續發展和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法律問題[J]. 農業與技術,2015,07:90-91.
[5]劉軍. 淺談加強林業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J]. 農業與技術,2015,12:77.
[6]王明生,陳天寶. 浙江省義烏市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現狀與可持續發展對策[J]. 華東森林經理,2010,01:34-36.
作者簡介:何云芳 (1977.10-), 女,壯族,廣西田林人,本科,助理工程師,
主要從事林業技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