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林
摘 要:創新能力,就是提出解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創造出新東西的能力。我們在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培養學生自覺的強烈的創新意識。努力培養其創造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素質。
關鍵詞:思想品德;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現代教育的根本意義和價值在于培養和訓練學生具有創新的精神,形成創新的能力,在于塑造健康向上、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格。創新能力,就是提出解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創造出新東西的能力。我們在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培養學生自覺的強烈的創新意識。努力培養其創造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素質。那么要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教師更新教學觀念
首先,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理論轉化為方法的能力,提高學科知識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結合的能力。使創新能力的培養成為整個教育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貫穿在教育目的、課程、方法等整個教育過程中。其次,教師要在創新理論的指導下積極探索,實踐具體的操作模式,教師應有良好的思想品質,有創新的激情和探究的興趣,要不斷地發揮個人的優勢,要走出重復,要追求自己的教學藝術和教學風格。第三,教師要樹立尊重學生個性的思想。個性是獨特的,與眾不同的心理品質,發揮的其個性,才能培養創新精神。第四,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必須有一種新的觀念,一種自我解放、探索意識,教師有了創新意識,才能去培養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學生。
二、趣味催發學生創新的火花
前蘇聯教育家烏中斯基曾說過“毫無興趣的強制性學習,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濃厚的興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同時還可以啟迪學生的智慧,充分調動學習的主體作用,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寓教于樂,讓學生每一節課都有新的感覺,新的發現,保持積極的思維狀態。否則,照本宣科最容易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從而失去創新的興趣。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巧妙有趣的提問;新穎別致的舉例;生動幽默的語言;現代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都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合作交流激起創新
“啟發式”教學,雖然學生有一定的自主思維的余地,但這種教學的成敗完全取決于教師的“啟發”,學生的能動性,積極性都是在教師“啟發”的前提下實現。如果教師不啟發或者啟發不得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就非常有限。而思品深教學應當是一場教育、教學、學習的創新革命。從模仿的、機械的、記憶的拓展到一種發散的、靈活的、多角度的、有創造的領域中去。而“合作參與式”教學就是在學生明確的學習目的指導下,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搭建合作交流的平臺,來鞏固所學的知識,運用所學的知識,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多問、多想、多說、多動手,手口腦并用,使學生的創新潛移默化。
四、鼓勵質疑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和質疑緊密聯系,質疑是創新的新點和動力。教師要盡可能為學生創設興奮環境,創造民主、平等、尊重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大膽發問,使學生養成“凡事問個為什么”的思維習慣,時時處處質疑問難。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獨特的思維品質,即鼓勵學生在思路的選擇上,思考問題的技巧上,思維結論上有獨到之處,有創新的見解,新的發現,新的突破。要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品質,引導學生沿著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教給學生們在預習的過程中學會找到疑難問題,通過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可以不斷的提高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并且有針對性有見解的提出一些疑難和不明白的問題。教師應該努力的培養學生有意識的設置疑難問題,通過對一些疑難問題的設計,可以啟發學生不斷的破解和探索在預習的過程中所發現的疑難點,真正的做到讓學生在不斷的鉆研探索中發現新問題并發揮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們相互之間進行問題的質疑。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相互的問題質疑,不斷促使學生的質疑能力以及問題意識得到提高和強化。通過大量實踐證明,學生對問題的質疑能力越強,那么他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就越強,隨之其求知欲也比別人強,那么自然而然的就會培養出對學習的濃厚興趣,使得學生創新的思維能力在對問題的質疑過程中得到不斷的提高。
五、實踐活動提高創新能力
課堂教學是培養和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方面,但絕不是唯一方面。因為課堂教學的對象是全體學生,并且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這就需要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我們教師必須積極有效地組織學生參加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親身實踐中在豐富多彩的世界中去探索、去思考,從中得到鍛煉。如結合課文內容、布置適當的實踐課題,進行演講、辯論會,可安排學生收集材料和論據,創辦手抄報、黑板報,可安排學生查找資料、新聞采訪、人物訪談,寫調查報告或政治小論文,學生可以深入工廠、市場、社區、村莊了解情況。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感悟人生,培養敏銳的洞察力,加深、鞏固、理解所學的理解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綜合實踐的創新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把思品課堂變得越來越生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從課堂延伸到課外,通過采取新穎形式,鮮活內容,靈活方法,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