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引
摘 要:供電公司提供的輸電線路作為整個輸電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發電流程即發電站、變電站、配電設備以及用戶,輸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關系到整個社會是否能夠協調發展,關系著用戶能否用到高品質的電能。目前,我國的輸電線路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電力公司亟需建造一套相對完備的輸電線路運行數據管理系統,以此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本文簡要論述我國電力系統功能概念,進而提出安全管理系統、信息管理系統方面整改措施以及完善方案。
關鍵詞:輸電線路;系統管理;功能模塊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4.140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電力普及進程的加快,社會的發展越來越依賴電力設備的供應,需要供電企業不斷提供高品質電源,以實現社會現代化目標。完善的輸電線路管理系統不僅需要保證基礎運行速度,還要開發更高品質的電力科學技術和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才能實現電力企業與社會經濟發展協調運作,同時,創建專業化的輸電線路管理系統是輸電管理部門的迫切需要。
1 我國電力管理系統調度概念
我國地區電網調度以10V為界限分為配電控制管理和地區調度兩部分,配電制度管理主要運用配電管理系統功能(DMS),地區調度采用部分能量管理系統功能(EMS),DMS與EMS二者最明顯的區別在于前者負責配電和負荷,后者在于發送電力與輸送電力,在輸電線路管理系統中,EMS主要功能即網絡安全分析、數據的整理與監控(SCADA)、能量掌控(發電調控和發電計劃),而負責配電系統和配電調度中心的配電管理系統(DMS)主要功能是負荷管理、網絡分析、負荷控制以及SCADA。我國電力管理系統實行兩級調度制度,即地調管理輸電線、輸電變壓站與配調(500KV--35KV),管轄的地區電網屬于次輸電系統,配電控制中心簡稱配調,負責配電線、配電變壓站、以及饋線和負荷(10KV--220KV)。在PMS中,輸變配設備的管理均存在邏輯和物理兩個概念,在不同的應用情況下使用不同,PMS與OMS、ERP、可靠性周邊系統進行橫向集成。
2 輸電線路安全管理系統
(1)運用MIS系統促進輸電線路發展途徑。MIS系統作為輸電線路日常安全管理的輸電系統,目前運行客機/(C/S)結構體系與三層機構體系兩種系統,使系統可維護性和可拓展性增強,安全性能得以改善,電力公司可以提供敏感商業機密服務業務繼而放入專業的服務器上進行檢索,安全實現“零客戶”管理,即不需要安裝客戶端軟件,客戶直接在Internet用戶端應用運行即可,由于其本身具有數據規范與模糊查詢等功能,為運行維護、設備修理、智能服務提供有效支持,從根本上維護供電公司輸電線路上安全生產管理實施。(2)加強雷達定位對輸電線路的有效監管。雷達定位系統對輸電線路安全開展具有積極意義,在電路輸送過程中有效利用雷達定位功能,從根本上解決工作人員操作問題,減少企業財政方面的支出。在雷暴天氣情況下,應用型雷電定位系統開啟能夠實時監測偏遠地帶供電情況,高效預測某一時間段、某一地域的雷電活躍情況,消除基層工作人員雷雨天氣高空作業觸電的隱患,保障了帶電工作人員與檢修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3)利用GIS系統提升輸電線路安全層次。輸電線路周圍環境整潔程度決定了桿塔外壁是否處于絕緣狀態,GIS輸電系統通過將路面清潔水平與絕緣情況結合分析,使工作人員能夠在電腦地圖上直觀、清晰掌握線路周圍的污染源,GIS系統為清除線路污點和路面積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確保設備安全高效的運行。GIS系統不但可以檢查出全區線路的污穢情況,而且可以將輸電塔實際基本信息、坐標定位以及相關發電材料以特殊的電腦數據程序存儲在硬盤中,這樣管理者可直接運用數據分析、檢修、查詢輸電線路等方面的信息,為輸電線路提供了一個安全智能的綜合信息平臺。
3 輸電線路信息管理系統
適當增加信息數據庫的建造,數據庫建設是實現信息管理系統的核心基礎,數據庫的選擇要從功能、性能、穩定性、兼容性等方面因素綜合考慮。目前我國廣泛應用的數據庫系統有微軟SQL Server數據庫、Sybase關系數據庫、Oracle關系數據庫三種數據庫運營平臺,對數據庫的選用,一方面要靠結合本地區管理信息系統的實際情況,適當考慮擴充運營模式方式,消耗費用和操作流程都是重點考察對象。因此,我國輸電信息系統經過反復實踐與研討,最終選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是輸電線路管理設計的重點,它由主干模塊與子模塊功能相互作用影響,進而形成當今完善穩定的輸電線路信息管理系統。
4 整體系統管理與功能模塊分析
(1)系統整體管理分析。電力輸送線路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體系,輸電線路整體結構設計采用工程原型法,供電公司電力輸送系統主要包括任務管理、系統管理、運行管理、監控管理、缺陷管理、維修管理、狀態管理、存儲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和綜合管理等模塊,進而根據有關線路和數據的整合、歸類、整理形成各個主干業務的子系統業務,即運行管理、試驗管理、安檢管理、檔案管理,除了檔案管理其余三種管理類型都要送至專業部門進行查詢檢查。對每個主任務肢解劃分透徹貫徹實行,進行大數據分析對比,最終實現數據類型完整一致的規范檢測,與前后分析結合對比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綜合歸納,從而達到全面化、嚴格化、科學化的輸電線路管理系統。
(2)系統管理功能模塊分析。各種主干業務進一步劃分為小型業務即子模塊,系統管理包括用戶管理、打印、打印預覽、打印設置等子模塊;任務管理包括任務查詢、統計員工、組織員工等子模塊;線路安全管理有季度審查、檢修任務票、修調計劃、大修記錄等模塊;運行管理包括線路巡視、線路故障、特定地區等模塊;線路臺賬管理包括架空線路臺賬、桿塔數據統計、臺賬查詢統計、查看地形等子模塊。每一個系統輸電設備下都有與之對應的模塊體系,它存在于基本的線路信息上,作為整個功能系統穩定有序運行的必經途徑。
綜上所述,作為電網的重要環節,運用MIS、GIS等系統實現輸電流程上的準確掌控,應用到實際的開發生產中,使輸電線路系統逐步走向標準化的軌道,為輸電線路管理工作逐步信息化、科學化提供了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1]鄭瑞廣.供電公司輸電線路管理系統功能模塊設計方案探討[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17-21.
[2]馮馳.輸電線路在線監測系統深化應用實踐[J].電力信息化,2013(03):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