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利 高小嬋 任洪濤
摘要 動物福利是當前的國際趨勢。為增加民眾對動物福利的認識,增強動物保護意識,現就開展動物福利的必要性進行闡述,提出開展動物福利是建設生態文明、突破貿易壁壘和開展科學研究的需要,動物福利體現了人類文明的進步、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關鍵詞 動物福利;生態文明;貿易壁壘;教育;必要性;中國
中圖分類號 S8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278-01
Abstract Animal welfare is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To increase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animal welfare,and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animal protection,the necessity of conducting education of animal welfare was discussed.Conducting education of animal welfare is the requirement of construct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breaking the trade barrier,conducting research.Animal welfare represents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Key words animal welfare;ecological civilization;trade barrier;education;necessity;China
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是休斯(Hughes)于1976年提出,最初應用于農場動物,現已廣泛應用于各種動物;其概念也越來越完善,現指為了保證動物在健康舒適的狀態下生存,而人為給動物提供的相應物質條件和采用的行為方式,以保證動物處于生理和心理愉快的感受狀態[1]。概念包含5個基本要素組成,也稱作為5項自由標準或5項福利標準,包括生理福利(免受饑渴的自由)、環境福利(免受不適環境的自由)、衛生福利(免受痛苦、傷害和疾病的自由)、行為福利(享有表達天性的自由)和心理福利(免受恐懼和悲傷的自由)[2]。經過40年的發展,動物福利已成為國際趨勢,在歐美和亞洲一些國家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我國的動物福利事業起步晚,雖有一定的發展,但發展較緩慢。現就開展動物福利教育的必要性進行闡述,以期增加民眾對動物福利的認識,增強動物保護意識。
1 開展動物福利教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在黨的十八大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生態文明建設的宗旨是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動物福利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部分,體現了人類與大自然、人類與動物的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西方發達國家在制度建設方面起步較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首部與動物福利相關的法律是《馬丁法令》,這部法律于1822年由愛爾蘭政治學家馬丁提出,關于禁止虐待動物,是動物福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3]。其后,很多國家陸續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規,并建成了較為系統、全面的法律體系;這些法律對動物福利的規定細致而深入,有效防止虐待性飼養、宰殺動物,也促進了各類動物的基本利益。然而在我國動物福利起步晚,法律、法規不健全,發展緩慢。虐待動物、捕殺動物的新聞層出不窮,接連不斷,特別是在鳥類遷徙過程中的大規模捕殺行為嚴重破壞了人與動物和諧的自然關系。雖然在黨的十八大以后,這些有悖于動物福利的行為得到了有效的緩解,但是在個別地區還是時有報道。因此,動物福利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需要,也是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2 開展動物福利教育是突破貿易壁壘的需要
動物福利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活動中,一國以保護動物或以維護動物福利為由,制定一系列動物保護或維護動物福利的措施,以限制甚至拒絕外國貨物進口,從而達到保護本國產品和市場的目的[4]。中國是動物制品出口大國,但動物產業由于法律、法規的不健全,而缺乏基本的動物福利法律保障。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則從動物的繁殖、飼養一直到產品的加工都有嚴格的動物福利標準。如英國動物福利法規定:小豬有從出生開始至少13 d吃母乳的權利;擁有鋪了稻草的豬窩的權利;豬在運輸途中運輸時間超過8 h就要休息24 h;必須隔離屠宰,不被其他豬看到[4]。世貿組織規則中也有明確的動物福利條款,這些動物福利標準和條款成為了一項新的貿易壁壘。這種新型貿易壁壘對我國畜禽產品、中藥、服務業、水產品、化妝品和皮毛的出口貿易均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5]。近年來中國動物產品貿易頻繁遭受動物福利壁壘而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比如在2005年,歐盟一個畜產品進出口貿易商到我國黑龍江省某大企業欲采購金額達到上億元的活體肉雞,但是在歐盟廠商代表參觀完該企業后,宣布交易取消,原因是該企業“不夠寬敞的雞舍”。因此,開展動物福利是我國攻克動物福利貿易壁壘、適應出口貿易與經濟發展的需要。
3 開展動物福利教育是科學研究的需要
實驗動物位于生命科學研究四大要素——AEIR要素,即實驗動物(Animal)、儀器設備(Equipment)、情報信息(Info-rmation)和試劑(Reagent)之首。實驗動物的質量好壞關系到科學研究結果的可靠性,然而實驗動物的生理生化指標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環境因素(溫度、濕度、氣流、風速等)、理化因素(照度、噪聲、粉塵、臭味等)、營養因素(飼料和飲水)、居住因素(房屋、給料器、給水器等)以及生物因素(密度、爭斗、人類活動、微生物寄生蟲等)。這些因素都與動物福利相關,都屬于動物福利的內容。由于實驗動物質量以及動物福利因素造成科研結果得不到國際社會的認可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為了保證科學研究結果的科學、可靠、準確必須要提倡動物福利。
4 結語
動物福利已成為國際趨勢,但是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動物福利是一個新的課題。注重動物福利不僅是國際趨勢發展的需要,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突破貿易壁壘、提高科學研究的需要,體現了人類文明的進步、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因此,必須開展動物福利教育,以改變我國動物福利落后的局面,增強民眾動物福利的意識。
5 參考文獻
[1] 劉恩岐.醫學實驗動物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2] 趙興波.動物保護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3] FRASER A F.The welfare-behaviour relationship[J].Appl Anim Behav Sci,1989,22:93-94.
[4] 王兆淼.我國動物福利的現狀與對策[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4,28(5):1-21.
[5] 張岸嬪.與國際貿易有關的動物福利壁壘問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7(3):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