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衛春 高巨輝 井輝隸
摘要 通過對中寧縣枸杞電商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及建議,以期促進當地枸杞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 枸杞;電商;發展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F724.6;F323.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287-01
近年來,中寧縣堅持把提振枸杞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和推動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一項戰略性主導產業來抓[1]。通過開通淘寶特色中國寧夏館中寧枸杞專區,成立渤海商品交易所枸杞交收運營服務中心、寧夏枸杞電子交易中心等務實舉措,推動中寧枸杞步入了“互聯網+”新時代。
1 基本情況
總體上來說,中寧縣枸杞電子商務模式目前正處于探索階段,初步成型的運作模式有枸杞期貨交易和現貨交易2種。
1.1 枸杞期貨交易
2014年7月成立渤海商品交易所枸杞交收運營服務中心,進行枸杞期貨交易,累計交易量已達70.21萬t。
1.2 枸杞現貨交易
1.2.1 “農企+委托運營商+平臺”模式。2016年3月,成立寧夏枸杞電子交易所,注冊資本5 000萬元,是由政府、產業資本、產業核心企業共同出資建立的集枸杞現貨交易、金融、倉儲與物流等服務為一體的枸杞產業綜合服務平臺,并于5月22日正式開始會員注冊登記。
1.2.2 “農戶+公司+平臺”模式。2015年以來,搶抓國家扶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有利機遇,成功爭取國家及自治區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資金2 500萬元,建設了一個縣級電子商務孵化中心,入駐淘寶、1號店、趕街、云農場、中國枸杞網、中國郵政、中國電信等7家電商平臺。O2O線下體驗館入駐企業45家,37個品種,1 032個產品。淘寶特色中國中寧館、1號店特產中國中寧館以及寧安堡、早康、樂杞、寧夏紅、杞泰、中杞、大地生態等枸杞生產加工企業已實現線上交易額2.4億元。
1.2.3 “企業+網店”模式。企業自建商務網站或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設枸杞營銷網店,開展網上交易業務。以自有生產基地和自有品牌為優勢,較易獲得網上消費者的信賴。如凱悅公司年銷售量約200 t、寧安堡公司僅一個“雙十一”的銷售額即高達700萬元。
1.2.4 “企業(農戶)+協會+平臺”模式。以協會為紐帶,以發展網商和服務網商為核心,為農戶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服務,包括產品開發、技能培訓、倉儲、物流、代采購、代發貨、配送、拍攝、圖片制作與品牌推廣等[2]。協會向上整合資源,實現農副產品集約化營銷;向下起到提供免費培訓,引導網上創業的作用,實現“零成本”開店,集中農產品分銷,充分發揮其紐帶作用,如弘耘行、國順合作社等。
1.2.5 “農企+委托運營商+平臺”模式。部分傳統的枸杞生產加工企業受制于技術力量、傳統觀念的束縛,在看好電子商務市場的同時,也對自主開展電商業務信心不足,故采取委托有經驗的第三方運營商代理的方式。第三方電子商務運營商通過收取委托服務費和交易提成等獲得收益,如壹寶、鴻鵬等公司。
1.2.6 “農戶+網店”模式。農戶依托當地枸杞的產業優勢,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淘寶、京東等)上開設網店開展電商業務。此模式具有門檻低、操作簡單便捷、運作成本低、起色快等優勢,發展數量最多。
2 存在的問題
2.1 信譽問題
消費者很難判斷網絡上銷售的枸杞的品牌真偽問題;濫竽充數、以次充好的現象時有發生,影響枸杞電商信譽。另外,即便是同一個品牌的枸杞,其形狀、顏色、口感、大小等也存在一定的差別,缺乏統一的產品評價標準,也會影響消費者對品牌信譽度的判斷。
2.2 加工、運輸、保鮮等配套設施不足
網上營銷的鮮枸杞需要經過加工、運輸等步驟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而鮮枸杞在貯運及保鮮上要求較高,尤其在物流運輸環節。目前,枸杞產業中運輸的時間、溫度、濕度條件難以把控,相關的運輸、保鮮等配套設施設備不足,易導致鮮枸杞在運輸過程中出現變質、腐爛的情況[3]。
2.3 交易人才培養滯后
枸杞電子商務的交易主體主要有農民、企業和中介公司等。其特殊性要求相關從業人員不僅能夠實時了解和發布信息,還要具有網站維護與網頁設計技能。因此,需要大量熟知網絡技術又熟悉枸杞生產經營并且具有現代商務理念的復合型人才,但是在電子商務發展中,相關人才嚴重缺乏[4]。
3 對策
3.1 出臺政策,推動電商進農村
借助國家級電商示范縣的創建契機,研究出臺促進縣域電子商務發展的相關政策及考核辦法,大力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建設、改造、提升村級電商服務站,抓好電商扶貧,評選中寧電商應用示范企業、示范村鎮,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3.2 激發活力,發揮企業主體作用
大力推動與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的合作,從中寧縣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全面鋪開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以便民、利民、惠民為宗旨,以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民生活幸福感、共享社會公共服務為目標,打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環節,切實解決農村“買難買貴、賣難賣賤”問題,全面激發農村電子商務的創造力,營造農村電子商務良好發展環境,促進農村流通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統籌城鄉全面發展。
3.3 多方聯動,營造電商發展良好氛圍
做好中寧枸杞流通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培育支持本地企業加強電子商務應用,強化輿論引導,采取激勵機制,帶動傳統產業、企業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促進轉型升級。多方引入資源,加大農民尤其是返鄉務工者、大學生、電商創業青年的電商知識普及化培訓,激發農民網絡購物熱情,培育農民網絡消費習慣。通過農村電子商務及微網的宣傳普及,使電商逐步滲透到傳統商貿流通業、旅游業、文化產業、社區服務等各個方面,引導廣大群眾緊跟時代的步伐。
4 展望
枸杞電子商務發展勢頭強勁,交易額增長迅速,發展前景廣闊。但電子商務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5]。目前,整體上枸杞的銷售方式還是以傳統的線下交易模式為主。枸杞本身所具有的自然與經濟屬性,決定了其發展電子商務必須進行積極探索和大力創新,尋找適合的成功模式,而不能生搬硬套現有的工業和服務業模式。例如制定枸杞農村電商優惠政策,鼓勵自主注冊商標后進入電商行列,引導茨農自主聯合后注冊集體商標抱團發展進入電商行列,走自我約束、集體發展的路子,過程中鄉鎮人民政府監督落實種植規模、產量證明的背書,從而增加公信力。雖然枸杞電子商務的發展存在諸多問題,面臨嚴峻挑戰,但隨著新型電子商務模式的出現和發展,電子商務將在枸杞產業中得到更大程度的應用。
5 參考文獻
[1] 李強,梁勇,閔慶文,等.寧夏中寧枸杞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北方園藝,2015(9):168-171.
[2] 蔣照鵬,朱永法.浙江省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分析[J].農業網絡信息,2005(8):21-26.
[3] 李異菲,張德亮.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思考[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7(4):14-17.
[4] 孫海峰.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思考[J].經濟師,2004(1):138.
[5] 王少峰,王克宏.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與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0(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