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震波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寧德分校福建寧德352100
基于金融支持視角的低碳經濟發展研究
陳震波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寧德分校福建寧德352100
近年全球變暖急速增長,南北極愈來愈多的冰山過度融化,造成這些的主要原因就是溫室效應加劇,而過多的二氧化碳排量就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因素。低碳生活不應該只是國家的倡導,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盡到的責任。低碳經濟是低碳生活的改革創新,它以低碳生活為核心,結合經濟發展為減排做貢獻。低碳金融是低碳經濟體系的又一高度,抽象的對碳排放進行有價交易,目的還是純粹的減少碳排量。本文就金融視角低碳經濟發展的生活背景、金融前景及戰術策略做一些相關研究,提倡人人綠色生活
金融支持;低碳經濟發展;必要度;前景;對策建議
低碳經濟的發展見效慢,創新的低碳金融結合金融發展,投資者可以更好的經營,見效顯著,而且有較大的市場和前景,健全金融低碳的體系至關重要。二次大戰后我國經濟發展主要集中于工業方面,對于環境已經虧欠許久。溫室氣體的增多,使地球臭氧層遭受前所未有的壓力,阻擋著對外太空的紅外線輻射放射。簡單點說,這兩年南北極冰川的消融、地表干旱加劇、全球變暖、沙漠化、海平面上升等危害在一步步擴大,我們要為地球母親做點什么。我們要通過自己有想法的大腦合理實施金融視覺下的低碳經濟發展研究。
碳金融在全球是一種新的交易模式,2005年起歐洲就開始對此類發展不斷有創新了。全球碳貿易速度增長飛快,低碳金融的發展將引領新的經濟高潮,金融危機的發生為低碳金融打開了市場,眾所周知,碳排量增多不止是我們國家所面臨的難題,是全球的難題。歐洲各國為碳金融注入了先機,而且環境問題的解決也是迫在眉睫。各國之間都在為碳金融的發展拓寬政策。我國工業發展所需要的鋼材,電能靠國外的供給還是不能滿足,這就需要我們在低碳金融方面多努力,尋找可持續性的發展規劃。溫室氣體排量的增多也會讓我國在全球有一定的環境壓力,各國都在減排,我國也更要減少工業、生活中所產生的碳排量,在清潔、減排市場多投入,低碳金融的發展拓寬了市場,綠色經濟的發展在交易額上漲的同時還帶來環境的改善,一箭雙雕,何樂不為。
(一)綠色金融的發展現狀
金融危機和海嘯的影響,為碳金融打開了市場的大門。據報道2005年起就開始有碳項目投資,并且到2009年交易量已達到一千多億美元,發展很是樂觀。就我國來說,建立良好的政策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建立科學的貨幣政策,打開國門,相信我國的發展也是很完美。促進碳金融的可持續發展是核心。我國是CDM最大的供應國,占59%碳排放權簽發量。在綠色信貸方面,興業銀行大膽做了嘗試,是國內銀行的領頭羊,我們要倡導此項目的進行,興業銀行做出了《節能減排業務管理辦法》的條略,五年時間銀行金融貸款翻了五翻,其在各地建立碳金融事業,為國內綠色發展抓捕先機。我國推行了很多相關政策,如《大氣污染防治法》,為后續的綠色金融發展做了鋪墊。低碳金融基于CDM,發達國家要先實行減排的策略,發展中國家可以稍微推后,全球進行如火如荼的低碳金融熱,赤道原則在銀行的發展是準則。
(二)中國碳金融的主要問題
我國目前開展了碳證券、保險、基金等金融項目的投入,如在碳基金方面,還是該斬立決,加速發展,不要將打好的實際拱手送給海外市場,我國起步較晚,很多的政策還是要多借鑒國外的體系。我國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政策如《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指南》,并且嚴格遵照國際的指揮,2008年還推出了《綠色信貸指南》,綠色信貸是國家銀行碳金融的切點之一,推動創新,但還有待完善。雖然出臺了一定的行政政策,但在具體的稅收方面實施還是緩慢。我國還在北京、上海、天津創建了交易平臺,比美國等國的發展還是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全球碳金融市場在杭州峰會上達到頂峰,發展很好。我國碳金融交易體系得滯后,價格低,在國際中勢力有待加強。貿易速度低下,處于國際弱勢,不穩定因素太多導致相關企業不敢大膽嘗試,產品的完善度還不夠精彩,這也是發展中所不能忽略的,要創造出有吸引力的結構體系。
不可急功近利,還需向海外借鑒經驗。政府采取有效手段,宣傳低碳金融的良性作用,擴大宏觀功能。調整策略,找到適合我國國情的金融政策。碳金融是一項持續性的規劃,全球的發展要素。打開頭腦,不要被意識束縛,金融機構與環境保護息息相關。對企業的建立理念進行影響,綠色金融互惠互利。建立碳金融監管部門,將社會發展成人人自覺遵守的環境。在稅收方面爭取把關,出口貿易碳金融項目。把握時機,對已有的政策項目完善,也要有創新精神。加大銀行發展項目的擴大,宣傳精神做好。國際已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學習發揚他們的精神,多在國際上交流,與專家多討論碳金融的發展趨向,采納可發展的建議。創建培養我國建設性的人才,鼓勵創新,可以試推臺鼓勵政策。創建股份制,引進國外投資,緩解資金壓力。讓我們走出瓶頸,擴大交易影響力。如向可以減少碳排量的企業可以酌情增加貸款額度,有些會加大排量的不予綠色貸款。充分發揮綠色金融的指導作用。
低碳經濟就是建立清潔的可持續、可循環的發展戰略,碳金融是低碳經濟在金融視覺下的發展戰略,一種營銷模式。我國要抓住機遇,在低碳經濟上一展光芒,。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是我們統一的目標,我們應為之持續努力工作。低碳金融我們是專業的。我們與海外的差距不能氣餒,只要稍微追趕一定會超越的,我國作為發展中的大國,碳金融強國指日可待。旨在對于被人來推動經濟發展所造成的環境傷害將其盡可能的還原,當然不可能還原到原有的氣候面貌,但是美好的環境是每個人都喜歡見到的。這種推動國民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雙贏策略,應該按照準確的政策建議快速實施。工業遺留的副作用的我們不能再讓它肆無忌憚的任性下去,知識就是用來發展的,雙手也是用來勞動的,多一份努力就會少一點排放再多一份經濟增長。地球的未來就靠我們去守護了。
[1]安國俊.發展碳金融市場,助推低碳經濟;中國財經報告;2010年4期
[2]中國人民大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研究所.低碳經濟:中國用行動告訴哥本哈根;石油工業出版社;2010年5月
[3]王卉彤.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金融創新;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年12月
[4]吳玉宇.我國碳金融發展及碳金融機制創新策略;中國大學商務園;200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