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芬
天津市北辰區西堤頭小學天津300408
讓學生在自信中遠航
李玉芬
天津市北辰區西堤頭小學天津300408
激勵教育,就是要給學生一份美麗的心情,給學生一份絢麗的希望,給學生一份自信的成功。如何激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呢?
自信;輔導;性格
李明是一位一年級的學生,一年級拼音的教學任務重,他學習拼音非常困難,一學拼音時,大家在讀,他坐在座位上不出聲,同學能寫能拼了,他認識的拼音寥寥無幾,拼讀更別提了,每天早晨害怕上學,家里人輪流送,一到校門口就哭不停,進到教室也往外跑,和他交流,聲音特別小,有時還不說話,上課從不主動舉手發言,一提問時就出現害怕的表情,用怯生生的目光看著你,害怕學不會,害怕放學后老師留,對上學產生抵觸心理。學習成績偏下,平時總生病。自信心的缺失,不僅影響著考試成績,身體上還經受折磨。
(一)個人因素
通過觀察,我發現他性格內向,在人前沉默寡言,學習習慣不好,上課聽講不認真,易走神,課后不能在家長的幫助下配合復習、鞏固所學的漢語拼音,作業也不能及時、認真地完成,日積月累,每一天上學都很緊張,很擔憂,上學對他來說,一天比一天難挨,知識檢測一次比一次差,挫折多了,失敗多了,便產生了嚴重的自卑感,過重的心理負擔使他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優點。
(二)家庭因素
李明在家里是二胎,他的上面有一個姐姐,家里人特別寵愛他,只要孩子開口家長有求必應,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就不做;其次,父母文化水平一般,對他的學習不能盡力地指導,不聽話就嚇唬、打罵。
(三)教師因素
在學校里,對表現好的學生,我們從不吝嗇贊美的語言,而對我們身邊的暫困生,卻常常缺乏足夠的耐心,特別是我們的常規教育不奏效時,我們的心就冷了。一旦如此,幾個月或者一年以后,這些同學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與水平,也就越來越不自信,此時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風。
(一)激勵教育,喚起信心
1、輔導功課
我在課余經常有意無意的找他閑談,單獨陪他學習,從每一個拼音字母的讀音、字形到音節的拼讀,我一步一步慢慢教他。當他寫對了的時候及時肯定鼓勵,他表現出了不同尋常的認真,速度也快了許多,并在班里對同學們肯定李明的表現。同時每天的課堂練習及時的輔導他完成,他做的全對,我會真誠地說:‘如果你的作業每次都寫得這樣認真,那該多好啊!”并讓他自己選一個漂亮的小印章印上,慢慢地提高他的學習興趣,增強他的自信心。
2、心理引導
上課時從不公開點名批評他,發現他有所進步及時表揚,經常對同學說:“看,李明今天坐得真端正,聽課非常認真!”“李明同學回答問題聲音大了,能讓我們聽得清楚。”“李明同學……”漸漸的,李明開始喜歡和我接近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掌握了拼音的規律,拼讀熟練起來了,還能給我講一些簡單的帶拼音故事。
3、發現亮點
李明愛勞動,讓李明擔任班里的勞動委員,不但本組做衛生打掃很認真,還能督促其他組做好衛生。此外,我還經常讓李明為班級做些小事,比如關燈、擦講桌、送飯桶等。每當李明有了點滴進步時,我就在全班極力表揚,讓全班同學改變看法,愿意和他做朋友。
(二)家校溝通,促進自信
1、找到家長談心,轉變觀念
我經常與家長溝通,詳細地分析了李明在校的表現及原因,共同商量解決孩子不良心理狀況的辦法,建議家長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多元評價的教育方式。比如:讓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從中發現進步的地方,馬上夸獎她的閃光點,把家中得到的夸獎講給老師和同學。
2、走進學生家庭,改變環境
父母工作忙,一放學就把孩子接到工廠去,沒有一個良好地學習環境,建議家長給孩子留出來一個單獨的寫作業空間,有寫字臺、書架和一些書,使孩子有一個安靜的學習天地。
3、要求學生家長,督促學習
作為家長,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時的時間陪孩子,與孩子交流,了解老師講課的內容、學校里發生的事,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查看孩子的作業。重視孩子學習的過程,當孩子犯錯誤時不要簡單打罵,改變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
老師運用多種方法,調動了李明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師生、家長的共同努力,李明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上課專心聽講,舉手發言且聲音響亮,下課能主動與同學交往、做游戲,各種活動愿意參加,與班級、同學融為一體。家長也反映在家學習主動,樂于把班級的事講給父母聽,主動幫家長做些家務。
針對類似李明這樣的學生要循循善誘,放慢一些速度,老師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現上,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優點和特長,使之一步步放開自己心緒,正確的評價自己,將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通過多元評價、溝通交流、活動參與,使其在充滿愛的海洋中揚起自信的風帆遠航!
[1]陳宇光.小學班主任工作藝術.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9
[2]黃永明.牽著孩子的手慢慢走.寧波出版社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