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燕玲
玉林師范學院廣西玉林537000
中學生數學課外輔導調查與啟示
蘇燕玲
玉林師范學院廣西玉林537000
在新課改理念下,素質教育儼然成為當今的教育趨勢,但是應試教育在中高考仍然占據重要地位。于是考試拿到高分成為眾多中學生,家長們的需求。從學生的角度看待中學生數學課外輔導,學校教師和家長根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參加數學課外輔導,提高中學生數學學習效率,讓不同的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數學;課外輔導;調查;啟示
數學作為中學生的基礎學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數學分數更是占據中高考相當大的比重。從數學學習情況看,若想學好數學則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學習,訓練。中學教師和家長盡最大的可能性幫助中學生進行數學課外輔導,想辦法來幫助中學生提高數學解題能力,培養數學邏輯思維。這就會出現數學課外輔導現象。針對此現象,我們對部分中學校和校外數學課外輔導情況展開調查與研究。
受“提高一小分,干倒一大片”的夸張性中高考口號的影響,無論是中學生,教師還是學生家長,似乎對學生的考試分數格外重視。于是他們會孜孜不倦地想盡一切可行的辦法來幫助中學生學習,提高考試分數。我們通過對某市三所中學的中學生展開問卷調查、訪談教師、家長發現,課后主動向數學教師請教數學問題占到61.8%;僅有38.2%的中學生不喜歡詢問老師或同學數學問題。遇到數學難題時詢問老師或者同學的有63.6%;中學生每天課后花1-30分鐘在數學上有34.5%,花30-60分鐘的有43.6%,花1個小時以上的有17.2%;中學生利用周末或者假期參加數學課外輔導班的概率為46.4%;參加數學課外輔導班后學生成績提高率達到66.7%。由此可發現,中學生越來越重視對數學的學習,重視數學課外輔導。
中學生因各自需求不同,參加數學課外輔導的目的也不盡相同,影響中學生參加數學課外輔導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據調查結果顯示,在學校傳統教育模式下,目前數學教育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遠遠達不到學生本身的需求。從主觀方面看,部分中學生為了掌握更多數學知識與技巧,進一步提高數學成績,于是選擇數學課外輔導;有的中學生為了查漏補缺,跟上其他同學數學的學習進度,也會選擇數學課外輔導;也有一部分中學生對數學非常感興趣,愛好數學,希望在數學上進一步學習,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與數學能力,以數學作為未來的就業擇業方向,希望今后能在數學領域有所成就。于是他們也會選擇參加數學課外輔導。客觀方面,一些中學教師比較看重數學考試分數,力求所教學生考取高分,或是希望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有更大突破,于是努力對中學生進行數學課外輔導。家長對子女主觀期望值過高,為了讓子女在現代社會競爭中占據更大優勢,往往建議子女參加數學課外輔導,或送子女參加課外輔導班。一方面,學校優良師資緊缺。一些非重點學校生或者非重點班生只有參加校外補習班才有機會分享優質教師資源。此外,一些重點學校也存在數學學科、個別年級數學教師力量薄弱的問題。另一方面,跟風從眾心理所致。許多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利用周末或者假期時間參加數學課外輔導,也讓自己的子女參加輔導。還有一個客觀原因是,輔導機構,輔導班的大量產生,各種各樣夸大其詞夸張宣傳的補習輔導班廣告沖刺學生和家長的眼球,對學生家長產生巨大的誘惑力。
(一)作業批改輔導法
教師在批改作業過程中發現存在問題之后,適當提出來,對個別學生或者集體學生進行講解輔導。
(二)自習輔導法
對于數學作業、練習中出現共性錯誤或者大多數學生不易理解掌握的知識點,教師可在自習課上給予公開講解輔導。
(三)參加課外輔導班
現在的中學生普遍有較強的競爭意識,他們重視數學學習,希望在數學考試取得好成績,有更大進步,于是課后參加數學課外輔導班。經調查研究發現,當前有46.4%的中學生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參加數學課外輔導。有的學生是為了提高數學學習成績,有的則是為了培養數學方面的興趣愛好,還有的學生是家長強烈要求參加數學課輔導班學習。中學生通過參加數學課外輔導班補習數學,數學課外輔導班就滿足廣大學生,家長的各種需求。
(一)作業批改輔導
批改作業要因人而異,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高效性。其優點是,對待數學理解能力強,成績優異的學生,鼓勵他們多多嘗試一題多解,尋找最佳的解題途徑,解題方法,嘗試寫下解題心得與體會。學生經過教師作業輔導,可以直接吸取到大量解題方法與技巧,快速掌握解題技巧。對待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應以當面批改為宜,有的放矢結合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去查找掌握知識的缺陷,更易為學生直接接受,這比籠統的輔導和空泛的講解效果要好的多。但是作業批改輔導也存在弊端,它耗費教師大量的時間,精力,輔導覆蓋范圍小,有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跟不上節奏,不利于提升整體學生素質,有時讓學生產生厭倦的學習心理。
(二)自習輔導
教師在自習課上對中學生進行數學輔導,可視問題的難易程度采取講解、答疑、糾錯等方法。還可以允許學生提問,這樣有利于學生的鞏固與提高,啟發學生進一步探討。自習輔導既照顧了大多數學生,又兼顧優等生與后進生,一舉多得,是教師常常采用的輔導方式之一。但是自習輔導也不利于提升學生整體素質,有胡亂占用中學生自由安排課余時間之嫌。
(三)參加課外輔導班
許多中學生會在課后參加數學課外輔導班進一步學習數學,針對性強,高效。課外補習班給中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數學的條件和機會,同時能幫助管理孩子,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規范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家長的內心得到寬慰。有的中學生為了在數學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課后參加補習班學習一些數學題目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快速提升數學成績;有的中學生則不滿足于數學課堂上學到的有限數學知識,希望在數學上達到更大的高度,培養對數學濃厚的興趣和愛好,挑戰數學,培養他們的挑戰精神和探索精神,轉而報名參加課外的數學輔導班,希望通過輔導班的培訓掌握更多數學知識,滿足于自我的需要;有的學生則是因為跟不上老師在課堂上的學習進度,希望通過課外補習班的輔導,查漏補缺,趕上老師同學的進度,提高數學成績等等。雖然中學生參加數學課外輔導班帶來許多益處,但是也有它的弊端。中學生參加數學課外輔導班占用許多課外時間,減少了其他自由活動的時間,增加中學生學習負擔和壓力。有些家長盲目給中學生報名參加數學課外輔導班,對提高中學生數學成績幫助小,收效甚微,更消耗中學生學習熱情,降低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損害中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等弊端。
人們常說:“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愛因斯坦也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人們積極努力探索認識某種事物的傾向性,是人們學習的最好的老師,是最直接的最長久穩定的內驅力。作為老師與家長,應該全面了解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所在,適度的掌握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教育方法,正確對待中學生的數學課外輔導。那么,怎么讓中學生數學課外輔導更有意義呢?
(一)教師恰當輔導避免大眾化
中學教師要適度的有選擇,有目的,有方法對中學生進行數學課外輔導,面對不同的中學生,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進行輔導。不是用一套輔導方法對待全部的中學生,一把尺子丈量所有中學生。教師更要舍得花時間,無私奉獻個人時間輔導中學生,要有耐心,有愛心,不急躁,不功利的輔導中學生學習數學。課后多花時間接觸中學生,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詢問中學生數學學習情況,遇到什么難題,有什么困惑和煩惱,征求中學生的意見,理智地分析中學生是否需要進行課外輔導,輔導方式,輔導程度等等。
(二)家長避免增加中學生學習壓力
家長要尊重中學生的選擇,不要強加于自己的意愿到中學生身上,逼著中學生去盲目參加課外輔導。以適度的方法引導中學生,讓中學生獨立思考,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興趣愛好。調查顯示,只有中學生積極自愿參加數學課外輔導,他們才能熱情高漲,從根本上學到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進而提高數學學習成績與數學綜合素質。
(三)正確參加數學課外輔導班
由于許多家長對參加數學課外輔導班的作用有錯誤認識,片面認為只要參加數學課外輔導班,孩子的數學學習成績就會有大幅度提升。所以,一部分家長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在課后報名參加數學課外輔導班。因為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參加數學課外輔導班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后,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于是盲目從眾給孩子報班學習,卻忽視了與孩子溝通,又缺乏與孩子的老師溝通交流,造成“好心辦壞事”的消極錯誤。那么作為家長,應該端正自己對課外輔導班的認識與態度,積極主動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各方面的需求,正確指導和引導孩子的學習情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與此同時,還要積極地與孩子的在校班主任,老師聯系,多溝通交流孩子的情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從教育心理學來講,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較低,學習習慣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可以選擇適當的數學課外輔導班,培養興趣和愛好并引導他們學習一些知識與技能。高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逐漸提高,家長應該考慮到孩子自己的意愿,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們自己選擇更好的學習方式,加強雙方的交流與溝通,協助孩子更好的學習。數學學習注重的是對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與提高。教師與家長把握和利用“生活到處有教育,生活到處有數學”的意識,恰當地對中學生進行數學課外輔導教育,教授中學生這些數學能力,學會學習,自主學習,比背一百道題,背一百個數學公式,甚至做一百張數學試卷更有意義。
(指導老師:李信巧)
[1]董敏杰,李利平.宿遷市數學課外輔導班調查現狀與分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5,02:111-113.
[2]王野峰,劉麗芳.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繁重課外輔導“供需兩旺”[N].齊齊哈爾日報,2011-06-02(B1).
[3]李偉琴.創設新課程理念下數學課外輔導[J].教育教學論壇,2011,16: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