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林 趙慧琳 王會波
融資性擔保公司風險管理創新探討
■/楊昌林 趙慧琳 王會波
融資擔保公司以其特有的杠桿和增信功能,已經成為一支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的專業力量。筆者從融資性擔保公司定位和商業模式分析入手,對擔保公司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及深層次原因進行了剖析,提出了創新發展降低風險,模式創新提高風控能力,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等一些風險管理創新思路。
擔保公司 風險管理 創新 探討
近年來相繼爆發的“中擔”、“華鼎”、“河北融擔”等擔保公司違規事件,融資擔保公司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擔保公司經營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暴露的是擔保公司的“軟肋”,風險控制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國擔保公司風險管理的問題。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加速,存貸款息差不斷縮小、銀行競爭加劇的情況下,銀行正在改變原有的風險偏好,將中小企業貸款作為重要的利潤增長點。目前,許多銀行信貸業務正在下沉,在中小企業貸款方面布局,創新機制、產品,加大人力和營銷的投入力度。尤其是股份制銀行、區域性銀行為了搶占市場,提高利潤率,“去擔?;钡臎_動更為強烈,部分銀行開始有針對性地開展機構設置、政策研究、產品研發等工作,進一步壓縮擔保市場,導致擔保業務量增速放緩。
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中小實體經濟普遍遭遇困難。因市場不振而導致的企業開工不足,產品庫存和應收賬款加大,流動性降低,效益大幅下滑,舊的增長方式和落后的產業結構積累的矛盾凸現,不少企業通過加大舉債來擺脫眼前的困境,造成企業負債持續增大,但利潤未同步增長,加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同時又使擔保公司的風險驟增。
一些擔保公司在取得經營許可證后,通過借款、委托貸款等方式變相抽走資金,而后大肆從事高風險的擔保業務,一旦風險暴露,負責人員跑路或失聯,留下巨額風險敞口。還有一些擔保公司違法吸收存款,變相吸收投資,給投資者承諾高額的利息回報,挪用客戶保證金進行貸款、高風險投資等業務,風險出現后,資金鏈斷裂,不僅給被擔保客戶和投資者造成很大損失,擾亂了金融市場秩序,也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
擔保公司與銀行金融機構合作多處于弱勢地位,沒有議價權或處于信息不對稱的弱勢一方,造成擔保公司整體處于微利狀態。2012年以后,受個別擔保公司資金鏈斷裂的影響,雙方合作局面更為嚴峻。行業內,只有少數擔保公司能夠與銀行建立風險共擔機制,絕大多數擔保公司只能獨立承擔風險,有了擔保公司這個“防火墻”,銀行對問題項目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相對放松審查。融資性擔保業務業務模式相對比較單一,依賴于銀行的客戶推介,如果銀行進一步“去擔?;?,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擔保公司面臨轉型或退出。
應對系統性風險乏力的事實折射出一些擔保公司風險控制的理念不新,對擔保風險的滯后性認識不足,控制風險的能力不強,分散風險的手段還比較單一。部分擔保公司經過經濟上行周期的規模擴張,獲得了較好的收益,一些公司就放松了風險管控,行業和客戶集中度大幅度提高,規模不斷擴張,有的杠桿倍數甚至超過十倍,導致風險隱患劇增。擔保公司的規模擴張與風險管理、補償、分擔機制不相匹配,這樣就制約了其可持續發展。
擔保公司的經營的是風險,維護的是信用,這就需要有足夠的財經、法律、金融等專業人才,需要人員和團隊的相對穩定。而擔保公司發展時間較短,商業模式還不夠成熟,難從外界吸引具有豐富經驗和專業能力的人才,導致擔保公司專業化服務能力較弱,風險管理創新不足。
擔保公司所面臨的風險,既需要政府扶持、引導和規范,更需要擔保公司自身創新風險管理模式。擔保公司需要結合自身特點,改革轉型,明確定位,整合資源,應用信息技術,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求新求變,才是實現長期發展的途徑。
擔保公司應該針對中小微企業的不同需求,實現以行業、資金規模為標準的差異化擔保產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靈活設置可供客戶選擇的多種反擔保措施,不拘泥于傳統反擔保習慣。另外,創新金融產品類擔保,為中小企業集合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信托、基金等直接融資類擔保。探索“擔保轉股權”共贏模式,將擔保資金或擔保費轉為受保企業的股權進行投資,以獲得受保企業的成長收益。通過各種反擔保資源和措施進行創新組合,提升擔保能力,控制和共同控制受保企業的第一還款來源或其他還款來源。如應收賬款質押反擔保、對銀行賬戶進行控制,與訂單審核結合,再要求企業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管理者的無限連帶責任反擔保。通過反擔保措施的創新組合,強化被擔保企業的履約意愿,避免惡意逃債。
將投行思維應用到擔保公司,全方位服務被擔保企業生產經營,不僅提供擔保增信,還為企業提供后續的咨詢服務,實現根本上共贏互利。擔保公司可利用自身的信息優勢,篩選成長潛力大又缺乏發展資金的優質中小企業,在創業期、成長期分別進行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等財務投資,通過股權分紅、轉讓股權等獲取財務投資回報。通過深度挖掘融資擔保需求,擴展擔保公司的業務范圍,進行聯合擔保、過渡擔保和再擔保。可以充分利用銀保業務平臺和自身的渠道,探索發展小額貸款、商業保理、融資租賃、典當、互聯網金融等金融創新業務,挖掘客戶產業鏈的融資需求,形成多元化發展的金融業務格局。戰略性介入農村信用社和城商行的改制,通過控股和參股的形式,在金融業改革的過程中,尋求取得銀行牌照,或者通過投資并購獲取超額收益,拓展擔保公司的發展空間,降低和分散擔保業務的風險。
擔保公司要探索第三方分擔風險的模式,在分散擔保風險的同時拓展業務渠道,如擔保與融資租賃、投資的結合,被擔保企業將廠房設備等資產出售給融資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提供資金給被擔保企業,擔保公司對被擔保企業按期支付租金等提供擔保,被擔保企業如不能按時支付租金,將按合同條款轉作擔保公司對目標企業的投資;再如,擔保公司與小貸公司、典當公司的結合,將被擔保公司的反擔保措施與典當業、小貸公司的業務相結合,如果被擔保企業到期未能履行其債務,擔保公司通過典當公司將抵質押物典當,轉為典當公司向被擔保企業收取利息,如果規定的期限內被擔保企業仍未能贖當,則典當公司可取得典當品,通過這種方式的結合,加大反擔保措施的約束,提高被擔保企業的還款意愿。
擔保公司應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包括被擔??蛻粜畔祿臁⒖蛻粜庞糜涗洈祿斓龋訌娕c公安、工商、法院等政府部門的溝通,加強與互聯網平臺公司聯系和信息互換,多渠道掌握客戶的征信記錄,建立客戶信用檔案,應用信息技術進行風險量化評估,減少人為主觀判斷。加強管理信息系統功能的開發與建設,監控客戶的征信記錄、實行風險動態分類管理,減少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風險。依托互聯網平臺,與互聯網公司合作,為企業提供財務云、法務云、融資云服務,打造成為區域性“企業云”服務提供商。充分借鑒互聯網思維,應用大數據分析,建立風險分析模型,進行風險量化評價,實行風險定價,有效規避風險。
擔保公司需要制訂與其發展戰略相適應的風險策略,建立從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等整套的風險管理制度,建立科學的風險評價指標體系。要建立涵蓋各項業務的、全流程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立風險目標量化評估體系,明確風險控制目標,制定應對策略和預案,對擔保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系統性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等設立風險指標閥值,進行全過程監控和預警,實行全面風險管理。要比銀行更深入企業實際,要以完善的信貸技術來降低風險、要以創新的擔保模式分散風險、要以合理適度的定價來覆蓋風險。為確保風險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有效的執行,要制定具體的風險管理手冊和風險管理指南。風險管理策略需要落實到每一個工作崗位的具體工作,設立風險管理目標,以及措施、操作步驟和標準,能使每個崗位員工充分了解風險管控的目標和風險管理職責,形成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風險管理的閉環控制。擔保公司還需進一步優化法人治理結構,充實專業人才隊伍,通過繼續教育、職業培訓等一系列措施,不斷吸引和培養優秀人才,為擔保公司的長期發展提供保障。
2015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融資擔保行業的指導意見》,各省也相繼出臺了《促進融資擔保行業的實施意見》,意見既明確了國家大力支持和促進擔保行業加快發展的決心和政策準備,也出臺了許多具體的行業扶持和稅收支持政策。擔保公司應該抓住機遇、找準定位,從“類銀行”轉變,創新改革、全面提升,利用大數據、互聯網技術,完善全面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發展“類金融”,向綜合金融服務商方向發展,踐行普惠金融,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1]張娟.擔保公司基于風險管理內部控制機制創新〔J〕.財經界,2016(06).
[2]吳曉冀.銀行對融資擔保公司的合作選擇—由融資擔保公司調整和轉型引發的思考〔J〕.金融創新,2016(02).
[3]田麗麗.基于民間借貸的融資擔保公司風險問題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05).
[4]董旭明.尋找擔保業發展新動力〔J〕.中國擔保,2014(01).
[5]趙軼庚,沈萬忠,鄧宜松.銀行眼中的融資擔保公司〔J〕.財經,2014(06).
◇作者信息:甘肅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義馬煤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潞安礦業(集團)公司潞安環能股份公司
◇責任編輯:哈明暉
◇責任校對:哈明暉
F275.1
A
1004-6070(2017)08-00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