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想
銅陵市第三中學高三(18班) 安徽銅陵 244000
近年來,有關校園暴力的事件被多次報道。而這些事件的內在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令人深思,值得探究。
校園暴力出現的根本原因是當代中國家庭結構的特殊性和目前教育體系中對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缺失。不難發現大部分的校園欺凌事件,多數發生在中學校園里。無論是施暴者還是受害者,當事人都低齡化。他們的思想意識仍處于泛化階段,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從家庭教育來說,當下大部分家庭都是 4+2+1的模式,即雙方長輩,父母和獨生子女。不少家長對孩子溺愛,未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教育。獨生子女的成長環境使得他們從小嬌慣成性,受不得任何委屈和打擊。這些孩子在進入校園之后,其本身內心的狹隘、自私、暴力傾向就會暴露出來,遇到問題不是理性的解決,而是訴諸武力,從而引發校園暴力事件。更有少數單親家庭,由于單方教育缺失,孩子的心理并不健全,容易走向極端。
從學校教育來說,由于當下考試制度過度注重考試成績,忽視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觀念的培養,思想教育讓位于繁重的課業,素質教育流于形式。很多學校對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只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并未對學生進行深刻的價值觀培養。很多學生不知真善美,不懂得互相尊重,缺乏應有的愛心,法治觀念缺失,沒有崇高的理想和道德情操。很多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從小就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法治意識淡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是無從談起。
很多青少年深受腐朽文化的影響,對強權政治,黑惡勢力,暴力行為等抱有崇拜心理。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的“文明”、“平等”、“友善”、“法治”等內容都對青少年有很高的教育和引導意義。
學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陣地,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學校要根據《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綱要》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相關法規文件制定能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紀、校訓、校規,優化育人環境。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創造一種良好的活動交往環境和條件。同時開展學習講座活動,形成人人學習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氛圍。此外,教師要將思想道德教育貫徹到教學活動中,要組織學生開展課堂探究活動,與學生一起探討如何真正做到踐行核心價值觀,做合格公民。這必然會對學生價值觀和行為活動產生正確的影響,變不利為有利,化消極為積極,扶正壓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學校加強文明、公正、法治、友善、和諧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個人素質,而且有利于減少乃至杜絕校園暴力,更有利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良好建設,從而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我們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在課堂上,我們要認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領會其內涵,明確其意義;在校園里,我們要尊敬師長,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做到文明守紀;在社會上,我們要學法守法,要積極參加志愿活動,為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奉獻愛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生活之中、體現在點滴之處,為建設和諧社會出一份力,展現當代中學生的良好精神面貌。
《禮記·大學》中說道:“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心正身修即道德修養,這正說明核心主義價值觀教育對家國理想的重要性。中學生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我們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預防校園暴力,構建文明和諧的校園。
[1]鐘海洋,孫致峰.弘揚“孝道文化”提升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銅陵教育,2014
[2]顧強.以課堂教學為載體有效滲透教學思想,現代教育教學探索,2015
[3]賈進學.論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課程教育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