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椿
近幾年來,已經有許多出版社轉變視角,開始著手數字出版的建設,一些出版社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技術的發展只是影響到閱讀媒介的變化,在圖書持續增長的今天,真正需要出版社和書商擔心的應當是在新媒體環境下如何推廣一本書。
傳統的圖書推廣方式大多為簽名售書、辦書展,舉辦新書發布會。可是,隨著技術的發展,當人們不再需要紙質書,精裝書成為少數人的收藏品,顧客并不需要作者的簽名時,如何推廣一本書呢?僅僅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布新書出版消息嗎?想想都知道不行。因此,新媒體環境下,營銷編輯們需要想想怎么把書推廣出去。
無論技術怎樣變化,人們通過閱讀通過書籍獲取知識,提升素養的生活方式是不會變的。因此,即使在新媒體環境下,出版產業的核心仍然是內容。因此,對于出版社的編輯來說,如何發現一個優秀的作者,如何挖掘一本好書是需要用心學習和鍛煉的。目前的圖書市場各類書都非常多,但真正能上排行榜并有一定發行量的書其實不多。對于出版行業來說,內容是根本。紙質書還是有聲書,精裝版還是電子版不過是出版的形式,若真正希望得到消費者的青睞,最根本的還是內容的支持。
在內容上,目前人們都清楚分眾已經是必然的趨勢。因此,除了經典書目,對其他圖書尤其是新出版圖書的內容定位一定要明確,針對哪一類人群,在做圖書推廣的時候就相應的面對這一類人群進行營銷與宣傳。若一味的追求大而全,可能不僅收不到希望的效果,還會導致潛在的讀者的喪失。因此,精準的定位是很重要。但編輯并不能完全準確預測圖書的目標人群,往往在設定的時候再次犯下大而廣的錯誤。而在這一點上,出版社可以采取試讀這一方式,在眾多平臺上先投放書籍內容的一部分,然后收集信息,對讀者群體進行分析,從而再下結論進行讀者定位。
在新媒體時代,人們已經不能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這一道理了,是好書,就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廣播”出去。就目前的新媒體發展的情況來看,有以下幾個平臺供圖書推廣人員使用。
微信公眾號兼具了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雙重功能。其優勢在于當前已成為人們信息獲取的一個重要方式,而且互動性強,并且微店的開發讓微信公眾號的功能越來越強烈。所以,微信公眾號已成為當前營銷活動必不可少的一個平臺。
微博上媒體的信息量以及信息傳播速度是以幾何方式增長的。隨著微博的迅速發展,許多企業已經逐漸主打微博這一營銷方式。并且,微博更多的是一種口碑傳播,相比較其他傳播方式來說,微博傳播群體間的信任度較高,從而傳播效果也相對更好。如若好好經營這一平臺,其效果還是有的。例如湛盧文化這一出版公司,一直善于利用微博平臺,仔細維護其官方微博,并利用微博多次進行促銷活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豆瓣最早是一個主打圖書的網站,網站注冊用戶在網站上點擊自己看過的書,同時,網站上每本書的條目大部分是由用戶自己添加的。用戶可以在網站上發表圖書評論與看法,優秀的圖書評論網站會進行推薦。因此,一本新書出版,出版社可以首先在豆瓣上進行推廣發行,還可以利用豆瓣的線上活動與讀者進行互動,從而進行圖書推廣。豆瓣圍繞豆瓣閱讀還在持續不斷推出了各種形式的傳播手段。
移動互聯最近發展迅速,隨著技術的發展,各個終端:筆記本電腦、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的融合已成為必然。因此,新的圖書出版,在移動互聯的應用平臺上提供下載和進行宣傳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手機應用商店的應用成千上萬,如同圖書一樣,能夠上排行榜十分困難。因此,如何在眾多圖書中脫穎而出是需要推廣人員考慮的。針對不同的圖書類型,每本書不同的特點,推廣方式也需要有所差異。出版社可以不必追求圖書出版數量的增長,而嘗試每一本書都能收到好的效果。
紙質書會不會徹底消亡還很難說,比較可能的狀況可能是紙質書成為收藏品。作為收藏品,首先是質量已經獲得了認可,因此需要更多考慮的是如何制作精美、具有收藏價值的圖書形式。
目前,普遍的觀點是電子書將取代紙質書。而電子書的閱讀終端有許多。既有Kindle、漢王這類的閱讀器,還有應用于蘋果系統、Android系統的閱讀終端,現在還出現了基于網頁的閱讀器。在電子書發展的初期,電子書的設計者并不十分注重閱讀視覺上的設計。必須承認早期的電子書閱讀并不夠美觀,這也是一直沒有迅速風靡的原因之一。但是,隨著閱讀終端技術的發展,圖書出版商必須越來越重視閱讀界面的設計。掌握新媒介技術的美編即是出版社急需的人才。
無論是紙質圖書還是數字出版,目前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盜版的猖獗。這也是一個早就被發現被提出但是卻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但是目前大家討論數字出版,討論圖書營銷,討論出版社生存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法律與制度對出版人、正版圖書的保護。只有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我們才可以暢所欲言出版產業的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