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愛 熊 敏
中央基層預算單位預算執行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張明愛 熊 敏
近年來,中央基層預算單位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執行《預算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預算編制更加科學,預算執行更加規范,預算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但在預算執行中仍存在不少問題尚待解決。
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主要存在諸如人員經費擠占公用經費、項目經費,項目支出預算執行隨意,項目預算執行進度不均衡等問題。除此之外,擠占下屬企事業單位經費,出租出借收入未及時上繳中央財政,地方財政補助收入占經費總量的比重仍然較大等現象也比較明顯。在實際中,有些單位津貼補貼在人員經費中比重過高,導致中央基層預算單位與屬地的地方單位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個別中央基層預算單位把項目庫建設、項目績效視為兒戲,項目預算執行進度相對滯后的情況仍未得到扭轉;部分中央基層預算單位與下屬企事業單位人、財、物不分,經常出現房屋出租出借收入仍滯留在本部門的情況,人員編制還存在地方編制且地方編制人員經費由地方財政保障等現象。
針對中央基層預算單位預算執行存在的問題,通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幾點規范預算執行的對策建議。
一是加強預算管理制度的科學合理性。對中央基層預算單位要適當提高中央財政撥款預算占比,同時,由于目前中央基層預算單位執行地方津貼補貼政策已相當普遍,在安排人員經費預算時,要充分考慮其中合理合規的需求部分,提高基本支出保障水平,減少對地方財政的依賴。預算調整下達能更加及時,避免出現預算調整下達較晚和用款計劃編報滯后等問題導致的“無可執行”和“無法執行”。項目支出范圍更加明晰,避免出現項目支出開支范圍和要求與實際不相符等因素導致的“難以執行”和“緩慢執行”。預算安排要提高科學性和預見性,充分考慮中長期形勢發展變化,促進預算執行更加規范。
二是提高預算編制水平。中央基層預算單位在編制預算時,要增強中期財政規劃觀念,高度重視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單位領導要在單位內部樹立大財務理念,強化人人參與預算管理意識,實行各部門共同參與預算編制、全程追蹤問效的制度。財務部門要與業務等部門緊密配合,不要“閉門造車”、“紙上談兵”,導致收支預算編報不全面。項目支出預算要嚴格遵循項目“先評審后入庫”、“先預算評審后安排預算”的原則,避免出現預算執行脫節,造成一些項目資金節余沉淀,而另一些支出項目又無法支付,努力提高預算編制水平。
三是進一步規范與下屬企事業關系。中央基層預算單位與下屬企事業間事權與財權亟待進一步規范,及時修訂出臺行政單位彌補事業單位及事業單位結余收入上繳行政單位具體操作辦法,嚴格實行人、財、物分開,增強事業單位預算執行的獨立性。
四是出臺盤活閑置資產政策。整合中央基層預算單位可供出讓出租出借的資產,采用整體資產托管方式,委托專業的管理機構進行資產的托管,減少資產管理行政成本,預防自行出讓出租出借廉政風險,提高閑置資產出租出借收益率。
五是強化培訓提高預算執行能力。隨著預算法的修訂,預算管理工作呈現出全新的變化,為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和新變化,應加強對中央基層預算單位相關崗位管理者的培訓,強化對《預算法》的認識和理解,更好地學習掌握新政策、新要求,依法依規開展預算執行各項工作,確保預算編制和執行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準確性。
六是強化監督規范預算執行。《預算法》強化了各級人大對預算的審查和社會監督預算執行力度,各級人大及各監管部門要整合監管資源,加大監管力度,創新監管方式方法,依法依規督促中央基層預算單位嚴格預算執行。中央基層預算單位要按照《預算法》規定編制、執行預算,強化預算約束,完善內控制度,加強財務管理,進一步規范預算執行,實現預算管理的科學化、法制化、規范化。
(作者單位:財政部駐福建專員辦)
(本欄目責任編輯:范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