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雪
數據新聞,主要內容是數據,它是整個新聞的中心和關鍵,記者通過運用技術手段對數據進行分析、挖掘,發現有價值的線索,從而圍繞這些可利用的數據,以其作為主導而進行新聞報道,同時數字新聞要通過可視化技術,把過濾后的這些數據進行再加工制作,成為一種形象化、交流化的新聞。數據新聞發展到今天,是數據技術對新聞業全面滲透的必然結果,數據新聞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新聞生產過程,讓受眾獲得了不一樣的體驗。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新聞強勢介入,傳統媒體面臨著挑戰,新聞傳播渠道和方式的轉型已成必然趨勢,那么,傳統媒體如何成功轉型?
數據新聞通過媒體為受眾提供各種數據、圖表,以此來實現更直接便捷的呈現方式,依靠軟件程序對數據處理,挖掘新聞故事,通過專業的軟件對官方提供數據的整合,讓數據變得有新聞價值、應用價值。數據新聞較傳統媒體新聞的優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敘事形式進行創新
傳統新聞敘事方式,幾乎是以文字為主,文字在前、數字只能是文字的補充,排在文字之后,嚴格遵循文字與數字相輔相承的寫作規范;而數據新聞卻打破了這一傳統,它是先有數據、文字是隨后產生,甚至在數據新聞背景下,數據本身就成為了一種新聞。它可以用圖表講故事,圖說天下,圖觀事態,已成為各媒體運用的手段,數據記者使用數據來為受眾講故事、傳播它的意圖,從而滲透到受眾的生活當中。
2.對新聞生產的思維方式進行創新
我們過去在傳統新聞的報道中,只是對事件的因果進行關注、思考,卻極少考慮那個事件背后所相關的因素,而數據新聞總是致力于縱向分析,去挖掘數據背后的新聞故事,探尋事件發展軌跡,以預測各階段發生何種事件,從而運用數據,進行多角度、全方位去對新聞事件展開解讀。
3.新聞呈現方式創新
數據新聞的特點就是對可視化技術在信息圖表發布過程中的運用。給受眾最直接的感受是它不像傳統新聞數據那樣枯燥、冗長,沒有閱讀的享受感,數據新聞下的信息圖表不僅具有視覺上的美觀,而且還能呈現靜態或者動態圖像,讓讀者一目了然。這種讀圖時代的可視化效果,滿足了讀者對簡潔、方便、快捷的直觀化信息的需求,也更容易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實現新聞信息清楚和透徹的傳遞。
1.對數據真實性的考證
數據透明性使報道更具客觀性。如果不能被重復驗證的研究和結果,那就不一定是真實。而基于嚴格審核過的數據,要比任何權威的個人更有說服力,這樣就將對傳統媒體報道中出現的“據XX權威發布”或“XX機構的研究表明”等引論所告別,讓記者的論據更加準確。
2.機器人進駐新聞業
新聞機器人主要用途是為記者尋找新聞線索進行標記,記者按照所做標記去調查核實,機器人介入新聞采編是未來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但是傳統媒體也不可能完全淡出新聞界,它以自己的優勢還將占據著新聞的霸主地位,但這不足以成為傳統媒體不進行改革發展的理由,任何一種停滯不前就是一種自我淘汰。
3.成功典范--《衛報》的數據新聞
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數據新聞成為眾多媒體爭奪的“新戰場”,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英國《衛報》,它是第一個采用數據新聞概念的媒體,可以被稱為傳統媒體轉型成功的典范。《衛報》的數據新聞突出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交互式圖表的應用。交互式圖表在本質上和信息圖并無太大的區別,只是在信息圖的基礎上增加了互動功能。圖表本身清晰簡潔,更多的信息都隱藏在圖形背后,只有當讀者對內容感興趣的時候,才會通過超鏈接的方式,點擊獲取更多的信息。
例如在2016年美國大選中,《衛報》提出信息“所見及所需”原則。在全國地圖上,會出現“Show countries”的切換選項,當地圖被放大時,countries邊框和相關可視化數據會自動浮現,該選項條也自動隱藏。州名、地區名也同樣,采取分級呈現的方式,提高了讀者的閱讀效率。
其次,數據地圖的應用。所謂的數據地圖就是利用新聞事件中地理位置這一新聞要素進行報道,將它作為基本框架,將其他要素在此框架基礎上表達出來的一種可視化語言。
最后是時間軸交互圖的應用。動態時間軸是以時間這一新聞基本要素為框架進行闡述的方式。時間軸交互圖將那些時間跨度大,信息量大的事件匯合在一起,彌補了僅僅通過文字處理新聞的缺陷。
數據新聞不但要求新聞記者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語言組織能力,還對新聞從業人員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新聞從業人員學會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數據分析,在數據背景下尋找出變化趨勢,制作出數據的影響范圍、變化方式或消息源之間的關系圖。學會用圖表說故事,綜合運用圖表、文字、動漫、PPT等因素。
面對海量的信息,只有通過記者的篩選制作才能讓受眾感受到信息的價值。
數據新聞它所運用的數據量,早已不再是靜態圖表,而是交互式信息圖表及動態信息圖表的綜合運用。在互聯網時代,受眾不僅僅需要觀看新聞,了解新聞,還需要產生一種參與意識,形成互動效應。
數據新聞對傳統媒體的沖擊,決定傳統媒體要轉變對業務的細分,進行市場化運作,根據讀者需求做出業務增減的決策,對哪些業務停止,對哪部分領域要去拓展,都需更加謹慎。傳統媒體的靠發行量獲取收入,但靠廣告嫌錢的成本高,而且受到各個方面的制約,但數據新聞背景下的商業運作模式則是開放性的,利潤會更為可觀。
數據新聞這種隨著時代發展應運而生的新聞傳播方式,以其獨特的傳播方式、受眾接受方式帶動著新聞傳播的革命。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傳統媒體深陷發展困境,新聞傳播途徑的轉型已成定局。現代技術下的新聞傳播應該是“能讀、能聽、能參與、能融入”的全新媒體,傳統媒體作為社會文化傳播的引領人不能因循守舊,要敢于打破傳統觀念,不斷創新工作方式,融入到新新聞模式中去,在保持優勢的前提下不斷改進新聞傳播方式。
[1]翟崢.對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政治傳播學探討——以奧巴馬競選團隊的新媒體運用為例[J].國際論壇,2013年6期(59-65).
[2]徐笛,數據新聞:發展現狀與趨勢[J].中國出版,2016年10期(12-15).
[3]文衛華 李冰,從美國大選看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新聞報道[J].中國記者,2013年6期(80-81).
[4]章戈浩,作為開放新聞的數據新聞——英國《衛報》的數據新聞實踐[J].新聞記者,2013年6期(7-13).
[5]丁騁.大數據背景下數據新聞的生產和挑戰[J].新聞知識,2014(6).
[6]張帆.我國傳統媒體對數據新聞的生產實踐:困境與路徑選擇[J].湖北大學學報,2017(3)
[7]http://wap.jzwcom.com/jzw/60/12891.html 2016年2月..
[8]http://mp.weixin.qq.com/s/6-B17oOEXdx0cwweYCG9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