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珂嘉賀
在當今,報紙、電視、廣播都運營起了微博、微信公眾號,而原有的自媒體,則開始組建自己的視頻團隊、寫作團隊。在現如今的大環境下,媒介的融合是主流現象,特別是在受眾細化,信息量爆炸的現在,通過多種形式的傳播,有了更多的選擇,才能滿足用戶的更多需求。
不得不說,媒介融合是目前最熱門的現象。不同媒介之間,根據自身傳播的特色互相結合,以求通過各自優勢,達到新聞傳播的最佳效果,也滿足更多受眾的需要[1]。特別是在技術不斷發展的現代,在新聞發生后,就可以在網絡上看到事件發生的新聞報道,新聞報道也不會被版式或者是時長所限制,媒體會根據事情發生的全過程,還原事情全過程。
不僅如此,新聞的傳播渠道也只是媒體,現在每一個讀者,在遇到感興趣的事情,都可以動動手指,將報道轉發,讀者既是新聞的受眾,又是新聞的傳播者,甚至是發布者。
在互聯網時代,消息傳播的最快方式就是通過網絡傳播,并且傳播效果比所有形式都要好。網絡連接起了世界各地,媒體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更快更廣泛的傳播新聞,受眾也可以通過網絡觀看到世界各地的新聞。也正因為此,網絡改變了新聞發布的形式,短小、精煉的消息更易受到矚目,而比誰快和比誰消息多,成為了在現在媒體競爭的一個重點。
正因為網絡改變了新聞的傳播方式,原本只通過線下獲取新聞資訊和新聞線索,現在可能動動手指就能找到一條新聞線索,而面對現在開發、共享的新聞資源平臺,每一個媒體從業者,或者說每一位受眾,都是新聞線索的源頭,信息的獲取壁壘被打破,更意味著,話語權的平分,掌握新聞報道的主體改變了,不再是由媒體單向輸出給予讀者。
可以說媒介的融合,除了改變了傳播方式,更多的還在于媒體自身。媒體其實只是一個新聞的傳播渠道,但是在現如今的信息社會,要怎樣才能把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客觀、全面的傳達給受眾,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點[2]。
特別是在信息爆炸的現在,受眾分化細,媒體在新聞宣傳的渠道中,會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將新聞報道做成不同的形式,例如24小時滾動文字直播、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等,通過一個專題性質將多媒體形式都展現出來,僅供受眾挑選,滿足大家不同的需要。
以前,傳統媒體壟斷了新聞報道的市場,新聞傳播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受眾選擇的能動性以及與媒體的交流比較少,基本都是單向的接受新聞,對于新聞的評論也多以私下議論為主。
但因為網絡技術的進步,在網絡時代,用戶的選擇權利變得更多,從被動變成了主動。媒體通過用戶的選擇反饋,來判斷新聞傳播的影響力,通過用戶的評價,改善服務態度和主題,由主動變成了被動。
隨著新媒體不斷發展,未來“一家獨大”的可能性不復存在。傳統媒體重內容、資源,而新媒體重形式和傳播反饋、渠道,二者的結合,是各大新聞媒體的轉型方向,特別在于形式的創新上,對于傳統媒體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在面對網絡信息量豐富以及時效性強的特點,誰能把內容做新、做精,也考驗著新媒體從業者的能力。
未來,在技術不斷發展過程中,新聞報道的呈現形式以及傳播形式將會有更多的變化,至于把握好技術發展的趨勢,媒體才能在全媒體的轉型中站穩腳跟。
在“互聯網+”的浪潮下,以前看新聞報道的讀者已經由單向的傳播,變成了雙向互動的“受眾”,這也是“互聯網+”形勢下的重要特征?!笆鼙姟币馕吨巳旱膹V泛、年齡層次的多樣性,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用戶在選擇新聞的時候會因為自己的口味而選擇看或不看一些新聞報道,這也意味著一個用戶的分化,每一個媒體在選擇報道某些新聞的時候,都要更注意用戶的口味,以及思考自己的受眾群體是哪些。分工更加明確,受眾更加細化,個性化的選擇,對于媒體來說也是未來需要更注意的。
不可否認的是,在信息量爆炸的現在,受眾在繁忙的工作中,更會選擇用碎片化的時間去閱讀,這也注定深度、嚴肅的專業性新聞報道比較少人會看。娛樂新聞趣味性、故事性更強,在生活節奏比較快的現在,更多的人會選擇在閑暇時間看娛樂或者是趣味性的生活性新聞。此外,在市場化的浪場下,媒體間的競爭更大,經營壓力也與日俱增,因此一些媒體商業化、市場化,這對于媒體的話題選擇、話語權有了更多的商業性變化。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加入了全媒體的陣營,傳統媒體專業的新聞報道和豐富的資源結合新媒體的多種傳播渠道以及傳播形式,力求達到新聞傳播效果的最大化。而在多種傳播渠道的影響下,對于受眾的個性化選擇以及受眾和媒體之間的交互性更強的現實應該有更深刻的認識,才能更好地把握未來新聞傳播的發展方向。
[1]李偵偵.媒介融合時代下新聞傳播的特征與趨勢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19(06):9-10.
[2]杜琳.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聞傳播效應與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