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麗萍 邾融融
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和社會發展進步,涌現很多如新浪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這無疑對傳統新聞編輯工作形成一種挑戰,但也是一種發展機遇。當代新聞媒體想要在日益積累的新聞市場競爭中占據重要地位,必須充分認識新媒體興起的優勢以及其具體特征,并做好相應的轉型工作,從多方面滿足新媒體要求,進而提高新聞編輯業務能力。
新媒體傳播內容十分多樣,信息傳播也相對便捷,無疑對傳統新聞便捷工作帶來挑戰。如果傳統媒體便捷想要拔得頭籌,就需要選擇切口較小的新聞選題,快速瀏覽海量化新聞信息,從而選擇出最具有傳播價值的新聞信息。同時在組織新聞稿件時需要在確定傳播內容和傳播價值后深層次編輯和采寫信息,進一步保證新聞傳播精練和準確。
一般受眾在得到新聞事件的發生原因以及產生結果的同時還希望獲得和該新聞有關的各種輔佐資料,這些資料并非近期實時資料,甚至可以是多年以前信息。因而則要求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具備尊重歷史和對歷史負責的工作態度,做好歷史記錄者角色,為新聞讀者提供更多有用資料信息。與此同時還需要新聞編輯工作人員不斷充實自身,盡可能理解和掌握不同領域知識,在提高新聞稿件或報道質量的同時發揮新聞傳播效應。
新媒體最顯著的特征即能快速和及時報道和評論新聞事件,當受眾遇到問題時就可借助新媒體判斷新聞正確與錯誤,所以新媒體除了能為受眾解決疑惑,還能引導受眾樹立正確思想意識。雖然傳統媒體也如新媒體一般可以評論和報道時事,然而傳統媒體遠遠沒有新媒體便捷和及時且與受眾沒有較強的互動性。
受眾在新媒體時代逐漸稱為信息發布者和傳播者,因而則要求新聞編輯工作人員不斷提高信息把關能力。對于新聞編輯而言,不僅要保證新聞事件真實性和時效性,還要從多方面判斷該條新聞的真實性以對社會產生的正面和負面影響。與此同時,在新媒體中會因多元化的互聯網而出現非新聞信息,新聞編輯人員不應放棄此類信息,則以包容的態度科學梳理此類信心并對其嚴格把關,既能保證新聞質量,一定程度還能保證媒體安全。可以說傳播假新聞或違背社會發展的觀點必然會損害品牌影響力。此外新聞媒體在新媒體大背景下應更好地適應閱讀模式,充分了解閱讀者情況和需求,進而在此基礎上有效調整編輯思路,緊抓大眾閱讀新聞信息特點的過程中有效整合媒體資源,進一步滿足受眾閱讀需求。
優秀的新聞編輯除了具備扎實的新聞寫作能力,還需不斷提高策劃新聞能力,由此保證新聞選題新穎。尤其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出現,網民數量相對于以往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無法保證網民整體素質。因而新聞編輯需要通過自身策劃能力最大程度還原新聞事件真相,運用當前新媒體技術和網民力量豐富新聞信息,以多樣化展示新聞,由此一來能解決新聞缺乏深度和過于碎片化等問題,最重要能提高網民滿意度。可以說新聞編輯工作者在新媒體大環境下要從單一轉向整體發展,巧妙運用論壇、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使新聞符合受眾需求。
新聞編輯在日益激烈的媒體環境中應注重塑造欄目品牌,可以說一個良好的新聞品牌能拓寬新聞傳播,以優質新聞內容增強品牌影響力,并通過此方式獲得讀者關注。毫無疑問,新聞的直接對象為群眾,我國新聞傳播者在新媒體大環境下應不斷改變新聞理念和新聞編輯方式,并調動群眾參與到新聞策劃當中,使其成為新聞的主體。必要時可定期在新聞微博或微信平臺設置新聞話題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并以此發動群眾討論新聞,最后編輯根據大眾討論內容深化報道,提高新聞編輯質量。
總之,新媒體是目前社會發展作為顯著的特征,也不得不改變傳統新聞編輯定位并對未來工作和發展方向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發展趨勢,新聞編輯應做好自身歷史新聞記錄者、新聞時事評論者以及新聞稿件組織者等角色定位,并全面把關新聞稿件,增強新聞策劃能力,適應全新閱讀模式的同時樹立欄目品牌意識,調動群眾參與,從而真正推動新聞媒體行業快速穩定發展。
[1]陳宏.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的發展與挑戰[J].當代電視,2016,17(6):93-94.
[2]盧峰.新媒體發展對新聞編輯媒介素養的要求[J].新聞研究導刊,2017,8(6):142-142.
[3]張曉蕓.新媒體競爭下對新聞編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