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進
在科技不斷進步并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新媒體對于傳統廣播電視的傳播逐漸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新媒體擁有巨大的覆蓋范圍,并且發布速度極快,受眾面廣泛,因此會對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產生顯著影響。對此,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在制作時,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積極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高效融合,促進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
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受限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自身的發展水平本就相對較低,服務范圍也相對較小,而在新媒體沖擊下,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服務功能還在受到進一步的沖擊。電視在傳統媒介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夠將聲音與畫面有效結合并傳遞給受眾,以滿足不同受眾的要求。即使是新媒體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年長一些受眾依然更傾向于通過電視獲取新聞資訊[1]。但不可否認的是,新媒體已經對電視媒體產生了嚴重影響,新媒體傳播新聞具有速度上的優勢,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新媒體的受眾范圍還會進一步擴大,這都是傳統電視媒體無法比擬的,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新媒體對于實現與受眾的互動而言,更加方便簡單,但電視媒體卻難以做到。新媒體時代,電視媒體遇到的挑戰是巨大的,但只要電視媒體準確把握機會,合理利用新媒體,就能夠將挑戰轉變為機遇。
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時期,每位觀眾都能夠通過新聞獲得自己想要了解的資訊,通過多種多樣的新媒體社交平臺,人們能夠隨時將所見所聞及時發布出去,從而增加了新聞的實效性,這也是新媒體環境下新聞主要的傳播形式之一。
根據中央電視臺每五年一次的全國觀眾普查,2012年提供的數據,受眾收視偏好的分布如下:了解新聞資訊為主要目的的電視觀眾占72.72%,66.55%休閑娛樂,增長見識54.81%,獲取生活服務信息49.80%。新聞資訊名列首位,占了受眾需求的七成以上。而縣級廣播電視媒體如何把重大的新聞資訊和本地相結合,是一個吸引受眾,拓闊媒體融合發展之路的重要課題??h級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可以借助這一形勢,快速推送新聞信息,但在發布之前,需要精心選取新聞資源。縣級新聞節目的受眾相對固定,并且范圍較小,因此在新聞傳播過程中,一定要注重以本地新聞事件和文化為核心,重視新聞的本土化,有效加強同觀眾的聯系,最大程度地發揮自身價值。
新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多樣而快速,因此傳統的直敘形式的新聞事件傳播方式已經很難再引起受眾的興趣,即使新聞本身具有較高價值或看點,還是會對新聞的傳播水平產生不利影響。縣級廣播電視臺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具有趣味性的故事闡述新聞內容,從而吸引觀眾收看。縣級廣播電視臺的新聞工作者應更多的借助互聯網進行思想水平提升,除了新媒體工具之外,新媒體思維也具有較高的借鑒參考價值。通過更多地應用網絡流行語,能夠使新聞形式更加親民、更接地氣;而節目主持人也可以在主持過程中,以聊天的方式帶動對新聞事件的報道和延伸,提高受眾對節目的認可程度[2]。新媒體的興起對于衛視新聞節目和縣級新聞節目來說,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但如果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注重故事性建設,充分融合新媒體的信息傳播理念優化自身的新聞傳播水平,就有助于其自身發展。
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時代中,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節目以及所屬廣播電視臺需要重視品牌效應在信息傳播中的重要價值,因此新聞工作者也需要思考并落實構建并完善自身品牌。新聞工作者可以通過有效利用品牌效應的方式,充分調動大量資源,有效拓展發布新聞的渠道,增加新聞節目的傳播廣度和深度[3]。另外,縣級廣播電視臺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網絡電視臺,借助網絡傳播其新聞節目,使更多的受眾,能夠更方便、隨時隨地收看新聞節目。而縣級廣播電視臺進行新聞傳播的最終目標,就是建設自己的客戶端,使自己能夠更加靈活、更加豐富地傳播自己的新聞內容,進一步擴大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力。并且在此過程中,縣級廣播電視臺還應借助微信和微博平臺進行客戶端推廣應用的鋪墊工作,借助社交平臺推廣自己的品牌價值及理念,吸引受眾觀看,這也是加強新聞傳播影響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科技水平不斷進步,信息技術水平不斷發展的形勢下,新媒體正快速成為當前主流的新聞傳播形勢,對傳統媒體的發展產生了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怎樣促進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實現優勢互補,加強二者的相互融合,是目前很多新聞工作者都非常重視的研究議題。在新媒體時代,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應充分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有效利用新媒體的特點及優勢,實現與時俱進,促進其自身的有效發展。
[1]謝金華.論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路徑[J].今傳媒(學術版),2014,(3):127-128.
[2]雷張豪.論新媒體環境下的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與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2015,(12):347-347.
[3]王燦.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節目發展趨勢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14.
[3]2012年全國電視觀眾抽樣調查分析報告[J].電視研究,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