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凱
由于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攀升,使得社會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盡管當下電視新媒體是群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電視新聞媒體受網絡媒體所影響逐漸加大。所以,提升電視新聞采訪質量至關重要。合理利用采訪技巧能夠明顯提升采訪質量,新聞工作者需要加大對采訪技巧的應用力度,從而獲取高質量的新聞素材,吸引群眾通過電視來獲取信息。基于此,才能使電視新聞媒體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下去。
新聞主要傳輸方為電視、電臺、報紙這三大傳統(tǒng)媒體。電視媒體同電臺與報紙相比,更具感染力,因此深受社會公眾所喜愛。電視新聞后期制作質量與電視新聞所呈現(xiàn)的視覺效果息息相關,視覺效果越好,群眾的喜愛程度越大。從另一角度來講,如果能及時的發(fā)現(xiàn)并優(yōu)化新聞制作中的問題,能夠切實實現(xiàn)新聞媒體的可視性與交互性,這是當前電視新聞媒體需要重點注意的方面。
依據(jù)新聞專業(yè)視角,在進行初期采訪時應用采訪技巧更加有利于增強新聞質量,其對新聞效果的呈現(xiàn)具有積極作用。在制作電視新聞時,大都是利用同期聲,新聞作品內被采訪者占據(jù)主體地位。
新聞采訪的交互性能夠決定新聞采訪以哪種形式開展。合理利用采訪技巧的主要方法就是合理設置問題。記者所設置的問題對被采訪者的回答思路有直接影響,因此,需要巧設問題。在進行采訪之前,記者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對于采訪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做一個大致總結。記者需從被采訪者的實際狀況入手,對其學歷、工作背景等方面,做好有關準備工作。在提問時,需要巧妙應用反問、正問等方式,從而達到獲取有效信息的目的。在進行采訪中需要特別注意不要過度顧及被采訪者的感受,而忽略關鍵問題,進而無法獲取有效信息。記者存在的價值就是通過新聞來反映社會公眾的喜怒哀樂,幫助群眾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電視新聞主要由畫面與聲音這兩個元素所組成。被采訪人在采訪中的精神面貌只不過是新聞中的一部分,并非是有效整體。所謂細節(jié)決定成敗,只有抓住采訪中的細節(jié),利用電視新聞呈現(xiàn)出,才能使電視新聞質量有所提升。
搶抓細節(jié)需要從生活方面著手。如在《長治新聞》欄目開設的《好人長治》專欄中,一年下來報道了近三百篇,其中涉及脫貧攻堅、孝老愛親、項目建設等各行各業(yè)的典型人物,講述他們的好人好事。他們中有把公交車當成救護車直接把犯病乘客送往醫(yī)院的愛心司機,也有勇敢跳水救起姐弟倆的愛心市民,更有一心撲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基層干部,還有救死扶傷醫(yī)者仁心的外科醫(yī)生等。在長達一年的人物報道中,活動密度大、力度強,跨度長、效果好,收到良好社會反響。這些典型人物報道展示先進人物的人性美、人情美,鏡頭延伸到了報道對象的情感世界里,拍出他們的“人之常情”,反映他們多彩人生,使他們的形象更豐滿、親切、可信,高尚品格也得到展現(xiàn)。
電視新聞的制作與采訪但靠一人是無法實現(xiàn)的。成功的電視新聞是需要強大的合作團隊統(tǒng)一完成的。電視新聞的嚴謹性決定了新聞事件的展示一定要多角度、全方位的,保障以公平公正的視角去看待新聞時間,不要因為自身間接而妄下定論。電視新聞媒體隊伍需派多個記者分工合作,通過整理多方面信息,來還原事件的整體脈絡。多人協(xié)同合作要求在進行采訪時,各個記者要通力合作,杜絕單獨行動,要共享資源,從而保證電視新聞的實質性。
綜上所述,采訪技巧的應用,不但能夠體現(xiàn)新聞記者的專業(yè)性,還能保證長治新聞內容的實質性,從而提升電視新聞采訪質量。盡人皆知,諸多新聞事件為突發(fā)事件,是廣大新聞記者無法預計的。因此,這便需要新聞記者擁有敏銳意識,極強的行動力,做好準備工作,第一時間獲取新聞內容。合理應用采訪技巧,對獲取高質量的電視新聞內容十分有利,從而提升電視新聞質量。
[1]吉海濤.探析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采訪技巧的提高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2):208+238.
[2]郭寶峰.如何恰當運用采訪技巧 提高電視新聞采訪質量[J].新聞傳播,2017,(09):88-89.
[3]何靜.試析有效運用采訪技巧提高電視新聞采訪質量的方法[J].西部廣播電視,2017,(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