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倩潼
在媒體行業飛速發展和進步的今天,在新媒體領域,播音主持行業躍然成為眾多行業中的熱門之一并成為我國文化產業中的重要一環。根據統計顯示,我國在30多個省市的 200 多所高校均設有播音主持專業,每年走向工作崗位的應屆畢業生有上萬人之多。綜上所述,對于研究播音主持專業人才需求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目前蒸蒸日上的新媒體市場對于播音主持專業的需求與培養專業人才的質量形成矛盾。社會對于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需求日漸強烈,而新媒體產業的發展速度卻與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培養速度不成正比,即使大專院校不斷改善培養人才的模式和步驟,仍不能滿足日新月異的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而不斷變換的培養模式也導致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從而無法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社會工作中去。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目前我國播音主持專業與之配套的教育資源得不到有力保障,從而使教育和教學資源嚴重缺乏。盡管很多高校趕著時代的步伐爭相設立播音主持專業,卻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比如人才的大量涌現和教育資源匱乏之間形成的矛盾。所以,建議一些高校在開辦播音主持專業前應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教師,加強教師的專業素養考核,招聘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相關領域教師,才能對學生做出有真正指導意義的教育。第二,臨場應變能力是播音主持專業人才應具備的主要能力,也因之重要性恰恰在培養學生時容易被忽視。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校往往只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對學生主持人素質的培養,錯誤的認為對主持人素質的培養僅僅是普通話的鍛煉和練習,使學生接受了專業教育,卻始終不具備臨場應變能力、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采訪能力。
(二)目前一部分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教學設備和教學資源嚴重匱乏,大部分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在制定培養人才方面依舊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即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臺上“演”,學生在臺下“看”,無法調動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更沒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種教學模式無法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和鍛煉機會,更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專業的積極性和熱情。而且,目前大部分高校無法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教學設備和良好的教育環境,阻礙了學生的進步和對專業人才的培養。
(三)目前我國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師資源相對匱乏。很多高校在設置播音主持專業時忽視了該專業的特殊性,降低了對教師資源的考察,要想成為該專業的教師,不僅在該領域應具備相應的理論知識,還應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因為只有在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最專業的指導。然而如今大多數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師皆是由播音的相關專業老師擔當,比如新聞專業,更有甚者由中文甚至藝術類教師擔任。盡管在專業知識方面,這些教師能夠給予學生幫助,但當涉及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素養的培養方面就會存在欠缺。所以,高校在為培養播音主持專業人才教師時若忽視對工作經驗的要求,將對人才的培養產生不利的影響。
為了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對播音主持專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雖然對播音主持專業來說這一要求會帶來巨大的壓力,但也同時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所以,樹立好新媒體時代該專業的發展方向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需要。首先,扎實的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是播音主持人應具備的基礎。作為播音專業主持人,應做到能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氣定神閑、口齒清晰、氣息順暢、發音標準,判斷語句的停頓、語氣、情感的起伏以及重音的位置。其次,標準的口語是必備條件。多元的受眾、不同的興趣愛好、各種類型豐富的科學文化節目是播音主持人需要面對的情況,而他們必須使用風格形式各異的語言向觀眾傳遞情感、并與之溝通。顯而易見,風格迥異的節目需要配套的主持形式,還要求主持人用各具特色的語言和表達形式。與節目相得益彰的主持風格才能更好的提升節目水平。再次,迅速的反應能力是基石。對外界事物的發生做出迅速反應的能力是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發展的基石。當突發情況事件來臨,能夠對新遇到的問題和情況做出理性的分析并做出迅速正確的反應,組織好語言同步向觀眾傳遞信息,讓觀眾了解信息不存在延遲性,隨時了解情況的發展。如若播音主持人缺乏體會感受事物的能力,不能準確形象的向受眾表達信息,就會使節目如一潭死水,乏善可陳,失去對觀眾的吸引。所以,迅速的反應能力和理解能力,輕松駕馭語言,轉換不同的主持風格,提高與觀眾的溝通效率,傳遞正確的信息,提高節目的收視率是作為一名優秀的播音主持人應具備的條件。再次,扎實的文化基礎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是播音主持人應具備的條件。深厚的文化底蘊可以幫助播音主持人在主持時游刃有余。學習各行各業的知識,豐富自己的領域,充盈自己的節目,使節目不流于表面,皆具有一定的內涵,避免了因自身知識的匱乏導致的節目枯燥乏味。最后,強大心理素質是播音主持人應具備的條件。新媒體事業的發展使電視節目越來越多樣化,而對主持人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扎實的主持基本功,面對突發事件的發生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和沉著的反應。隨機應變,不自亂陣腳,任何情況下都能主導節目節奏,把握節目氛圍,冷靜處理、思維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