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加強會計監督守護財經秩序
●本刊評論員
在全國會計金融監管培訓會上,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強調,面對新的形勢和挑戰,會計監督工作必須明確自身的定位,以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出發點,緊緊圍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進一步提升會計監督工作層次和成效。
會計監督體系由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國家機關監督、社會監督三者構成。其中以財政、審計、稅務為主體的國家機關監督具有強制力、權威性、公正性,實質上是對內部會計監督的外部監督、再監督。這種“監督會計”的外部監督、再監督之所以尤為必要,是因為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易受部門利益驅動、受內部關系干擾,存在合謀的可能。只有強化國家監督,會計工作質量、會計信息真實可靠、會計監督的嚴肅性才有保障,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才能有效發揮作用。社會中介如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等實施的社會監督雖也有法律認可的權威性,但其經濟利益追求、“搶市場份額”的驅動也客觀存在,同樣需要國家監督防范其與監督對象合謀的風險。
這次會計金融監管培訓會上的信息,也能進一步說明財政部門會計監督職能的重要性。有證券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存在為IPO企業財務造假,致使問題公司上市圈錢的行為,也有幫助民營企業偷逃股權轉讓收益應納稅款的行為;會計師事務所以咨詢費等名義列支不實費用,背后也有各種不能示人的合謀黑幕;上司公司有通過財務造假,利用內幕財務信息,操縱股價,坑害股民的行為;企業內部會計工作存在造假以偷逃稅、騙取補貼、粉飾業績等違法行為;有的行政事業單位也在財政資金使用、非稅收入上繳、預算執行、會計核算、稅費繳納、職工薪酬發放、財務管理、內部管理、會計基礎工作等方面存在各種問題;謊報夸大業績、貪污挪用公款、私設“小金庫”等腐敗行為多發,同會計秩序混亂也有極大關系,有些單位的會計工作起到對經濟犯罪和腐敗行為打掩護、甚至推波助瀾的作用。各地財政部門通過會計監督揭示、整改了這些問題,都說明了內部會計監督、社會會計監督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要有國家會計監督形成硬約束,也要有國家會計監督為其他會計監督形式撐腰。可以說,財政部門的會計監督對規范財經秩序、保護公眾利益不可或缺。
新的經濟形勢下,財政部門的會計監督工作地位更加重要,作為空間更大,也仍然面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挑戰。財政部門認識到,其會計監督職能還需要進一步發揮。要處理好會計監督對象點多面廣與財政部門監管資源有限的矛盾,注重提高監管隊伍整體素質,強化財政部門在會計監督職能上“守土有責”的意識。
財政部門在安排今年的會計監督工作時強調,財政部門開展會計監督,要嚴格執法,創新機制,利用新技術新手段,整合監督力量,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監督檢查力度,進一步提高會計監督的成效和影響。會計監督一定能為良好的財經秩序、社會經濟發展大局、反腐倡廉、財政績效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