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動態
2016年,山西省浮山縣堅持把強化支出審核作為國庫支付核算工作的工作重點,按照“源頭嚴控、支出嚴審、程序嚴管”的要求,財政部門以推行財政審核監管“六查六審”工作法為抓手,切實加強原始單據審核、資金用途審核和支付方式審核,嚴格會議費、接待費、培訓費和差旅費支出審核管理,實現了財政審核監管精細化目標。
一是加強審核監管,嚴把支出關口。2016年拒付預算單位不合規不合法經濟業務1050筆,拒付金額1582.75萬元,其中:拒付“三公”經費支出方面的不合規不合法經濟業務28.9萬元;拒付濫發津貼補貼獎金實物等方面的不合規不合法經濟業務4.5萬元;拒付違反政府采購法規的不合規不合法經濟業務387.32萬元;拒付違反現金管理規定的不合規不合法經濟業務15.2萬元;拒付違反財政法規制度規定等方面的不合規不合法經濟業務1146.83萬元。
二是強化“三公經費”預算管控,加強“三公”支出審核把關。建立“三公”經費支出兩級聯審、按季報告、通報制度,從源頭遏制“三公”經費支出增長。全縣“三公”經費支出執行663.66萬元,比上年同期1163.23萬元下降42.95%,節減資金499.57萬元,其中: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比上年同期下降57.22%、公務接待費比上年同期增長35.6%、因公出國(境)費比上年同期下降100%。
三是嚴格公務支出、項目支出審核監管,規范國庫支付程序管理。對各類公務支出、項目支出,嚴格按照“五不直接分管”工作程序審核把關,審批簽字不全、財務報銷手續不全的支出一律拒付;對預算單位向下屬部門實有資金賬戶撥付資金的業務事項,一律改為由主管單位提出資金分配計劃,財政按項目使用單位下達資金預算指標,實行國庫直接支付管理,杜絕了層層轉撥資金、以撥代支的現象,提升了國庫支付工作質量。
(陳 強 趙志英)
2016年春節期間,貴州省黎平縣財政局為嚴肅時間節點紀律,從實處著力,向細處延伸,從三方面著手防止元旦春節期間“四風”反彈。
一是強化紀律要求。制定下發《關于重申有關紀律的通知》,要求全局干部職工,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州縣相關規定精神,并嚴格遵守 “嚴禁借節日以走訪或匯報工作名義用公款相互送禮、宴請;嚴禁違規濫發津貼補貼、獎金、實物和購物卡、代金券”等“十條嚴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二是強化教育和預警宣傳。及時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傳達學習《通知》及有關文件精神,提前對干部職工打好招呼,提高黨員干部職工抵制“四風”的自覺性。同時,通過黎平縣財政工作交流QQ群平臺發出《通知》,強化預警宣傳。
三是強化責任追究。強調各股室、站辦和局屬事業單位負責人是部門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要對本股室、本部門存在的“四風”問題堅決治理并上報局黨組。對發現存在“四風”苗頭問題的干部職工要堅決予以制止。對宣傳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執行不嚴格,造成本股室、本部門干部職工違規違紀的,除對當事人從嚴從重從快處理外,還將嚴肅追究負責人的責任;干部職工要自覺抵制不良行為,嚴格遵守 “十條嚴禁”,如發現身邊有“四風”問題的要主動向局紀檢組反映。
(田景佩)
2016年,新疆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從五個方面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全年財政工作取得了實質性成果。
一是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相關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建立健全固定資產賬目、卡片登記制度,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制訂有關固定資產購入、入賬、報廢、清理等具體操作細則,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的入庫、驗收等規章制度,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
二是合理配置固定資產。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合理配置、有效使用的管理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必須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合理配置,禁止盲目購買。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加強監督管理,做好資產的調整、調撥,做到物盡其用,避免閑置浪費。
三是提升技術手段,對國有資產狀況實時監控。縣財政局對國有資產動態管理系統全面升級,充分利用國有資產動態管理系統網絡平臺,實行對資產增減變動進行實時監控。比如通過國有資產動態管理系統即可查詢到本縣各機關事業單位年度發生新增固定資產金額,以及依法按程序處置的固定資產等內容。對全縣153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全部進行了網絡化規范管理,實現了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全方位實時監控,做到家底清,賬目明,使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和便捷化。
四是強化管理,嚴防國有資產流失。明確國有資產處置及購買審批權限和工作程序,做好國有資產增減管理工作,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針對多年來停留在賬面上的報廢固定資產,如公務車輛、辦公家具、辦公設備及其他固定資產,則采取對單位進行跟蹤調查,具體了解和掌握實情,全面摸底掌握將要處置資產基本情況。對于新增資產,一方面加強監督單位是否實施政府采購制度,另一方面則監督其是否及時入賬,以防形成賬外資產。對于減少的資產,一方面督促單位完善各種處置手續,按規定對資產進行處置;另一方面則對處置收入進行及時上繳國庫,做到收支兩條線管理。
五是大力加強執法檢查和監督力度。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把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真實完整和保值增值作為監督的重點,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強化內部管理,完善內控制度,建立健全自我約束機制。
(張瑾)
2016年,吉林省永吉縣財政工作在上級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建設和諧永吉、打造民生財政為目標,積極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財政政策。
一是抓征管聚收入。深入落實依法治稅工作部署,強化稅收征管,保證了全縣收入的穩定增長;加強稅收整治,打擊偷、逃、漏、抗、騙稅等行為增加稅收收入;利用營改增稅收體制改革契機,全面清理陳欠稅款,防止發生新的欠稅;進一步強化票據、非稅收入代收代繳、行政事業性收費等非稅收入管理;利用國家長吉圖先導區的產業支持政策,爭取上級專項補助資金。
二是抓管理保支出。堅持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的“三保”支出原則,將資金撥付向重點民生方面傾斜,有利于支持教育、醫療衛生、計生服務、社會保障及就業、城建、交通、科技、環保等各項事業得到迅速有序發展。
三是抓項目促財源。支持農村安全飲水、千億斤糧食田間工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土地整理、農業技術推廣和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和扶貧開發等項目實施。支持農村基礎設施、一事一議村級公益事業健康發展。對相關企業的糧食收儲、加工、倉庫維修、節能環保和技術改造加大扶持力度,為培植后續財源奠定基礎。
四是抓改革精管理。健全政府預算體系,完善公共財政預算,全面編制政府綜合預算。繼續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推進國庫電子化支付和非稅收入票據電子化改革進度。全面推行預算績效管理,對政府性投資、專項資金和部門項目支出建立了全過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建立完善財政資金監管平臺和國庫集中支付動態監控系統。及時批復部門預決算,在政府和部門網站全面公開了預決算信息。開展會計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和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工作。積極做好債券置換和到期還本付息工作,建立債務風險防控預警機制。
五是抓廉潔重服務。組織開展“兩學一做”活動,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加強黨支部建設,提高全局干部政治思想覺悟,強化廉潔自律意識,完善各項工作紀律,規范工作流程,全面落實財政系統內部控制制度,提升履職能力和服務質量。
(李玉峰)
臨近2016年春節,貴州省丹寨縣安裝在各鄉鎮、行政村的民生資金“查詢機”點擊頻率日趨走高,既有農戶查詢自己受益情況,又有鄉鎮、機關干部點擊查詢資金流動情況。這是該縣將涉農強農惠民政策、資金置于前臺 “晾曬”,讓群眾點擊查詢監督采取的措施,以確保各項惠農政策、資金在“最后一公里”上暢通無阻。
為了方便群眾查詢,該縣在縣政府網站、6個鄉鎮和精品示范村開通 “惠民資金監管專欄”、“民生資金公開查詢平臺”,并開設了“丹寨紀檢監察”微信公眾號,將各項惠民政策、“惠民陽光三部曲”、惠民資金兌付清單等發布在平臺上,供群眾學習了解、隨時查詢、適時監督和舉報。該縣將金額5000余萬元的19項民生資金在平臺上 “晾曬”,讓群眾監督舉報,使資金走向“陽光”。據統計,“查詢機”開通以來,就有社會各界參與點擊查詢179946人(次)。
另外,為了不讓惠民政策卡在“最后一公里”,該縣采取有效措施認真落實。一是“兩個務必”。即鄉村兩級做到公開欄務必張貼公示和宣傳民生項目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廣播務必定期宣讀民生項目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確保群眾的知曉率。二是“三把鎖”。即鄉村兩級推行對民生資金實行民主監督議事,鎖住“優親厚友”;強化民生資金公開,鎖住“暗箱操作”;落實雙核雙查,鎖住“貪污挪用”,確保群眾的明白率。三是“七個必訪”。即民生監督組開展對責任鄉鎮村居內的小姓戶、貧困戶、產業戶、返鄉戶、民生資金項目受益戶和教師、離職老黨員老干部定期走訪,確保群眾的滿意度。
(陳貴旭 潘貴榮)■
(本欄目責任編輯:阮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