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柏彰
當前,科技的快速發展有效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進而也實現了社會經濟的高度發展。在這個背景下,現代經濟管理也呈現出了新的特點,經濟管理在注重經驗管理、科學管理的同時,開始向注重文化管理傾斜。文化管理是一種企業文化管理,目的是通過培養員工共同的企業價值觀、道德觀等文化品質,并以其來實現對企業的管理。文化管理側重于勞動者的文化素質,勞動者文化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筆者想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挖掘文化元素,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經濟管理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形態多樣,筆者想從中選擇儒家、佛家、道家三種傳統文化,談一下其對現代經濟管理的影響。
儒家文化在中國發展歷史悠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在社會歷史變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儒家文化對現代經濟管理的影響,是比較豐富的,筆者從中選擇“人”、“和”兩大突出儒家思想,談一談對現代經濟管理的影響。
在“人”的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強調對人的尊重、熱愛、友善等,同時又對人的“仁”提出了“孝、梯、忠、恕、禮、知、勇、恭、寬、信”等要求。這些思想的形成,反映儒家文化對人的重視,強調人的重要性的同時,又對人的全面發展以及社會行為提出了約束。對于現代經濟管理而言,其實質是管理人,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充分發揮尊重、熱愛、保護、公平等思想,才能使勞動者在經濟活動中得到信賴以及主動付出。
在“和”的方面,儒家文化將“和”的內涵應用于社會關系,突出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諧。對于經濟管理而言,實現經濟環境中人的和諧,對促進經濟和諧發展同樣至關重要。這種“和的體現,一方面是體現在企業內部人際關系的和諧,如果企業內部人際關系矛盾比較突出,那么就難以形成企業合力,在日益競爭的市場經濟中就容易被淘汰。另一方面是體現在企業外部,即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政府、企業與個體等等,企業在對外經濟交往的過程中,同樣會遇到關系交流,實現人際關系、工作關系、上下級關系等和諧,對企業從外部環境獲取有利資源,營造健康、積極的外部環境具有重要的幫助。實現企業內部關系以及企業外部關系的和諧,其意義在于降低關系消費成本,使關系長期處于一種良性運動狀態,這對企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佛家文化的內涵也十分豐富,筆者選擇對現代經濟管理影響比較直接的“入定”、“誠信”進行影響闡述。
“入定”佛家意思就是入于禪定,在禪定中,人的感覺由粗狂變得細膩、呼吸變得均勻、思想變得平靜、專注于禪,這其中突出的思想就是人的思想“專一”。“誠信”是中國許多傳統文化都強調的內容,其中佛家將“誠信”以教條的形式約束人的行為方式,勸導眾生在生活中要處處講誠信,以達到思想的升華。在現代經濟社會,誠信同樣是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人無信不立,企業同樣需要誠信來推廣自己的信譽。
道家文化顯著特點之一就是“無為而治”,這種無為而治強調順應事物的發展,不人為的進行干預,以保障事物能夠按照既定的規律發展。對于現代經濟管理而言,“無為而治”就是要突出管理要順應發展規律,不能人為的干預。一方面,現代經濟管理在完善各種規章制度、體制機制的同時,要確保運行的科學性,按照科學規律制定的現有體制不能人為的進行干預,要確保企業能夠有穩定的自我調節機制,能夠在現有的體制機制約束下自我良性發展,而不能人為的干預企業發展規律,從中進行干預。另一方面,經濟管理要把握規律,不能盲目的設定各種規章制度,應該從企業發展自身出發,系統總結規律,分析規律,從中系統掌握自身的發展特點,以進行有效的管理。
中國傳統文化發展至今,對于社會歷史變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現代經濟管理而言,同樣有許多能夠借鑒的文化要素,這些文化要素貼合了現代企業管理注重文化管理的主流,需要現代經濟管理者進行深入的發掘,以從中提煉有益于經濟管理的要素,并加以教育灌輸,以提高現代經濟管理的水平。
[1]廖菁華.文化與經濟管理[J].新經濟,2015.7.
[2]譚彬霞.淺談企業文化對企業經濟管理的影響[J].科學與財富,2012.9.
[3]王雅林,高鳳清.透視中國古代經濟管理思想的特質[J].學術交流,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