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雅環
在現在的背景下,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單純記錄真實生活的紀錄片往往顯得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所以,紀錄片在客觀記錄的前提下,慢慢向故事片接近,青睞于故事性。那么,紀錄片如何來講故事呢,接下來我們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分析。
對于紀錄片來說,由于它是以紀實為手法,以真實性為前提的,雖然有很大的自由度,創作者提供了較大的創作空間,但同時也給講故事提供了一定的難度。那么,在保證紀錄片結構嚴謹,邏輯分明的情況下,要想吸引觀眾,就需要在結構上下足功夫。一般來說,一個故事的敘述方法有順敘、倒敘、插敘、平敘等方法,為了讓紀錄片生動,這些講述方法往往穿插著使用。《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紀錄片,從城市到鄉村,從繁華到質樸,《舌尖上的中國》選取了幾十上百個拍攝點,拍下了一道道美食,同時記錄了一個個讓人心動的故事。在這部紀錄片中,有美食的制作技巧,有美食創造者艱辛的勞作,有人們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美食背后的文化內涵……為了把這些龐雜繁多的內容講好,《舌尖上的中國》在每集里故事里都運用了順序、插敘、平敘等方法,這樣不同地點,不同人物,不同事件,因為相同的理念讓相隔萬里的故事緊緊相連在一起。
在西方編劇理論中,最早設計“懸念”的是亞里士多德的《詩學》。李漁在《閑情偶寄》詞曲部格局一章中也提出了關于“收煞”的要求:......令人揣摩下文,不知此事如何結果。“令人揣摩下文”的“收煞”其內涵就是“懸念”。隨著紀錄片拍攝的推進,一個個懸念形成流動的鏈條推動著故事發生,同時,也吸引著觀眾緊隨故事節奏。
對于故事而言,跌宕起伏的情節是吸引觀眾的關鍵,而要想做到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就必須要有矛盾沖突的存在。因此,在紀錄片拍攝過程中,采用藝術加工的手段,在保證真實記錄的前提下,把生活中的典型矛盾轉化為戲劇性的沖突,是紀錄片中講故事的有效方法。紀錄片《張宏霞·大雁聽過我的歌》講述的是一個大學生村官張宏霞通過飼養大雁帶領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的故事。片子的開頭是一場激烈的張宏霞和購買雁蛋賴賬不給的商販的爭吵,隨著情節的展開,矛盾沖突一環扣這一環。首先是大學生村官和農村的不適應,然后是村民們對張宏霞的不信任,大雁飼養過程中的艱難以及張宏霞的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愛人因為張宏霞的選擇而分手……在片中,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觀念沖突和價值沖突,得到了凸顯,最后一個飽滿的有著抱負和理想的大學生村官展現了出來。
矛盾沖突有了,那么需要在這其中設置關鍵點,關鍵點也是故事的看點。在紀錄片中,我們要善于設置這樣的關鍵點,才能引發觀眾在觀看過程中的情緒共鳴。《百年張家口車站:我依戀著你》講述的是百年京張鐵路的終點站——張家口車站和張家口人的故事,其中有一對老夫婦因為鐵路結緣,由于時代的需要,2015年7月,張家口車站完成歷史使命退休了,夫妻倆來到了這座相識、相知、相戀的地方,回憶二人攜手走過的50年歲月。在這里,我設置了一個情緒點。選擇了歌曲《一百年的愛情》配上夫妻二人在站里站外流連忘返的鏡頭,使片子依戀的情感達到一個高潮。
細節是決定紀錄片成敗的關鍵,也是紀錄片故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紀錄片中,往往最吸引觀眾的就是一個個生動靈活的細節,我們常說細微之處見真情,只有這樣的真情才能最打動觀眾,同時豐滿故事。在我創作的《趙治海·向總理回報》中,當我們結束了山西的拍攝回來的路上,趙治海的車子突然停了下來,我們跟著他往山坡上跑,當時已經50歲的他,跑的很快,當到了坡頂的時候,他激動地告訴我們,這個地方左邊是退耕還林的山丘地,右邊有的農民種了雜交谷子,雜交谷子在這樣的山丘地上產量能達到畝產千斤,這里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最能說明雜交谷子在干旱地區的優勢,整個過程趙治海非常激動,他不斷重復這同樣的話,眼睛一直望著那片雜交谷子地,不停的指點給我們看,他顧不上擦臉上的汗,我們用長鏡頭記錄下了這些細節,而這些細節的恰恰把趙治海作為一個農業科學家的熱情和愿望表現的淋漓盡致。
紀錄片里的人物和事件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發生、發展和變化的,因此,背景是紀錄片故事性的又一個重要構件。背景一般分為人物行為的背景和情感印象的背景,這兩種背景經常結合在一起運用。同時,背景的選擇應當隨著故事的發展,在場景敘事目標確定之后,自然而然的呈現出來,并有利的推動故事向前發展。2012年,“皮鞋很忙”,蘇丹紅,毒鼠強,瘦肉精等事件,嚴重刺激著老百姓的神經,食品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舌尖上的中國》喚醒了很多人關于傳統食物的記憶,讓人有種踏實的感覺,同時,讓人感受到“吃”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陳曉卿作為《舌尖上的中國》總制片人曾經說過“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大家族也在發生變化。我們希望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
因為有了大的背景,才有了大的情懷,因為有了大的情懷才講出了人們喜歡的好故事。
紀錄片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把紀實性和藝術性完美的結合了起來,極大的提升了其感染力和生命力,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不管將來電視紀錄片的發展有多么的多元,我們相信,在創作過程中,有一個原則始終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怎樣講好一個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