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紅 汪欣
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到來的是全球知名資訊公司麥肯錫,麥肯錫稱:“大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只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挖掘和應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大數據時代具有四個典型特征。一、特征是數據量大;二、數據類型繁多;三、價值密度低;四、速度快,時效高。
個人信息是信息社會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產物,一切與個人有關的信息如個人社會背景,財產狀況等都屬于個人信息。我們在填寫各類考試的報考信息、注冊登記會員、買車票以及購物消費等時候都會登記如姓名、電話和住址等一些重要的個人信息,盡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但是個人信息安全問題仍漏洞頻出,在涉及個人信息的使用和處理過程中信息泄露以及信息濫用成為嚴重的社會危害,因此,個人信息保護問題亟待解決。
大數據背景下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四點:1.數據處理能力滯后,面對海量數據不能有效率的進行收集處理;2.信息保密技術層面不成熟,容易給黑客等不法分子破譯程序,伺機盜取客戶個人信息的機會;3.相關個人信息保密法律法規不完善,國家近些年加快了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和修法進程,出臺相應法律保護個人信息,但是相應的多項細則還有待完善;4.個人以及社會信息保護意識不強,由于個人信息的概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對個人信息的定義也相對模糊,很多重要的個人信息在沒有引起個人或者社會重視的情況下被泄露出去。
大數據背景下,我們的生活正在發生顯而易見的變化,大數據的分析利用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通過信息的分析,服務商能夠針對不同的個人,因人而異的提供更加準確貼心的服務。但是,由于服務過于貼心,也會給用戶帶來困擾,比如我們查詢過一類商品,在瀏覽其他網頁的時候也會有該類商品的廣告推送,這些信息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困擾而不是便利。大數據背景下個人信息可利用程度也需要一個度的掌握,受眾不希望自己變成一個“透明人”。數據的對外開放與個人信息的保護之間的度,有待衡量。隨著技術的更新發展,購物網站在頁面設計以及用戶體驗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近年來,購物網站利用大數據處理技術,根據客戶的瀏覽內容,因人而異,推送符合顧客需求的商品,優化了顧客的搜索步驟,美化了瀏覽頁面,讓客戶有了全新的購物體驗。
大數據背景下購物網站所表現出來的問題有兩點: 1.根據客戶瀏覽記錄推送相關商品不尊重客戶的個人隱私。有時候客戶購買的是一些私密性很強的物品,客戶在瀏覽相關物品后并不希望淘寶網在頁面上推送大量相似商品,這會讓客戶覺得很尷尬,影響對購物網站的客戶體驗。2.物流上個人信息保護措施不完善。有過網絡購物體驗的用戶都知道,我們在購買商品后要將三個重要的個人信息按要求填寫好發給賣家,然后由賣家發貨,這三個重要的個人信息分別是姓名、電話和地址。其實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客戶給予中肯的評價,因為不乏一些商家仗著自己掌握客戶的這三項重要的個人信息,騷擾那些給出差評的客戶,直到他們把差評改成好評或者取消評價為止,對于這類新聞我們屢見不鮮,所以購物網站在保護個人信息方面也有待完善。
針對大數據背景下購物網站所呈現出來的兩個問題,筆者給出了兩個相應的建議。針對第一個有關尊重客戶個人隱私的問題,購物網站可以在個人設置中加設一條是否推送相關商品,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自行選擇,或者在頁面上設置一個圖標,通過點擊圖標來控制推送。針對第二個有關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客戶可以不直接把個人信息透露給賣家,而是通過購物網站與物流公司建立聯系,客戶購買商品后,物流信息填入相應位置后由購物網站進行管理,賣家只需要知道買家購買的商品是什么即可,然后由購物網站直接與快遞公司取得聯系發貨,客戶的個人信息可以直接做成條形碼的形式貼在包裹上,這樣就避免了個人信息暴露于包裹上,也避免了個人信息的泄露。
解決大數據背景下個人信息安全所存在和暴露出來的問題,需要相關行業加大技術創新,完善保護程序,借鑒相關法律體系比較完善的國家的法律法規,結合中國特色完善我國相關法律,同時個人也要加強自我信息防護意識。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的安全保護需要多個主體共同合作、加強交流,為營造一個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安全的信息環境而努力。
[1]馮娜.信息隱私權的法律保妒[J].當代法學,2012,(6):103.
[2]白雪.大數據時代的個人隱私如何保護[N].中國青年報,2014-09-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