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璟雷
在目前平面動畫制作軟件中,最為流行的當屬Flash,該軟件廣泛應用于網頁設計、網絡廣告設計、游戲設計等領域。反轉課堂的加入,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平面動畫學習中,對基本理論和概念進行快速理解,將自身創意與平面動畫完全融合在一起。一般來說,反轉課堂與大數據和信息化關聯密切,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為平面動畫教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由于現代技術的使用,讓反轉課堂和常規課堂出現了很大差異。在傳統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主要表現在以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解答問題為主,這種互動的主動性較低,被動學習仍然無法排除。反轉課堂創立的初衷便是針對學生展開差異性教學,為學生提供個別化教育實踐探索。經過相關研究證明,反轉課堂可以增加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時間,教師也不再是“圣人”,學生也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任。反轉課堂可直接構建出教學和學習理論,另外,反轉課堂可以讓學生不錯過每一節感興趣的課。在反轉課堂中,每位學生均可以參與到自己的學習過程中,讓所有學生享受個別化授課[1]。
所謂反轉課堂,主要指利用大數據方式,將傳統課堂教學中的授課順序進行調整,學生可利用課下學習或課上自主學習方式,來實現主動學習、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在19世紀,美國西點軍校便開始嘗試使用這種教學方式,但由于數據和技術的限制,這種教學手段并未在當時引起師生的重視。到了20世紀初期,教育學家杜威提出了將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結合在一起,成立“鏈接科學”思想,從此,該思想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最終在20世紀后半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方式。到了2007年,著名教育學家薩爾曼首次對反轉理論進行實踐,通過一段教學視頻,得到了很多學生的支持和參與,最終,很多實踐者將反轉課堂從一個紙面理論變成了與大數據相結合的教學新方式。在隨后的發展中,反轉課堂軟件越來越多,這些硬件設備也增加了反轉課堂的應用空間。
在平面動畫課程目標設計過程中,既要遵循新課改中的三維目標設計,也要遵循反轉課堂上對學生創新和創造方面的要求,制造出以創新為導向的立體化課程目標。各院校應根據自身特點和區域經濟發展情況,培養出應用性較強的人才,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平面動畫課程”是計算機專業中的重點基礎課程,在課程定位上應以新課改為基礎,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式結合在一起,通過反轉課堂,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和創造力。首先,在知識目標的確立上,學生必須掌握各種動畫的制作流程和方法,對制作技巧進行深入了解,利用良好的創意思維,打造創作意識。例如,在反轉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每位學生的不同特點,來進行平面動畫課程的目標設計,有的學生熱愛圖形,有的學生熱愛顏色,教師可以將專業知識融入到各種領域中,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其次是技能目標的確定,幾乎每位平面動畫專業的學生都具備制作動畫的能力,反轉課堂的加入,可以促使動畫設計的主題更加突出,這樣,學生們便可以設計出更多賞心悅目的作品[2]。
反轉課堂注重信息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在平面動畫課程內容設計時,首先要有足夠的硬件基礎,相對于個人電腦來說,智能手機在高校學生群體中已經得到普及。教師可以在通訊軟件上建立一個公眾賬號,通過消息推送的方式,將平面動畫課堂中所講的內容進行推送。而在內容設計中,教師應事先對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點進行合理總結,對每位學生推送不同的課外學習內容,與此同時,對每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動態監測,一旦發現某位學生在平面動畫基礎知識上存在不理解的地方,可立即對其進行知識補充。總的來說,平面動畫課程的教學對象主要以計算機專業學生為主,這些學生在數據收集上也具有先天優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查閱和學習,在第二天的課堂上進行交流和分享,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也能對枯燥乏味的課堂進行充分改善。另外,在平面動畫課程內容設計中,需要突出實訓內容的重要性,學生可以通過數據收集,對實訓項目進行提前預習,如果有不懂得地方,學生還可以利用反轉課堂對其進行深入學習和理解[3]。
在課程實施中,主要以學生動手操作為主,但并不是“照葫蘆畫瓢”,將動畫作品完成即可,而是通過反轉課堂,進行綜合性項目的訓練和拓展。當前,反轉課堂的教學實施過程具有多種類型,在目前人們廣泛認可的策略便是“課前學習+課上探究”方式,在師生身份轉移的同時,增加了平面動畫的教學效果。平面動畫創意在整個科目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也并不是讓學生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將動畫設計主題明確,學生們可根據教師要求進行小組探究。例如,在某網站首頁設計中,教師可以通過視屏播放或廣播等形式,對其他網站首頁的設計進行展示,引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了解其中的設計思路,并與自身想法相結合,設計出獨特的平面動畫。在制作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利用好反轉課堂中的資源,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將作品完成。在項目計劃執行過程中,還要注意前期設計、素材收集等過程,保證每個作品都具有自己的風格。
當學生完成作品之后,教師可利用相關軟件將作品收集在一起,如果課堂上沒有時間做分享和評價工作,教師可以利用反轉課堂的角色反轉,組織學生在課下來完成這兩項工作,實現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進步的學習過程。反轉課堂下的平面動畫作品的評價,以過程評價為主,尤其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創新精神和學習方法。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每位學生的參與程度不同,通過分享和評價,可以將類似的問題表現出來。學生在得到教師的評價結果之后,往往會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反轉課堂評價可以讓學生形成“重過程、輕結果”的學習意識,通過信息數據的整理和分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面動畫設計風格,為將來工作打下堅實基礎[4]。
綜上所述,經過長時間發展,反轉課堂教學理論已經得到了充分證明,近年來,我國信息化發展速度較快,促使反轉課堂在教育領域中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應用。在平面動畫教學中,通過對教學邏輯和教學角色的反轉,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平面動畫專業知識,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該方法在教學應用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深入研究,為我國教育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1]徐紀偉,江麗,孫丹華,華新宇.基于形態學數字化平臺的“反轉課堂”《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01):23-25.
[2]馮憲超.以學生為本的“半反轉課堂”教學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03):122-123.
[3]范蘭芬,鄒記興,周愛國.反轉課堂教學法在《水產品質量安全與人類健康》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7,4(07):61-62+75.
[4]屠曉云.反轉課堂教學法在《Java Web應用開發》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15,31(09):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