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生 余利斌
黃岡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湖北黃岡438000
美麗鄉村視角下馬家潭龍船會的保護與傳承
李世生 余利斌
黃岡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湖北黃岡438000
馬家潭龍船會是湖北省團風縣上巴河鎮馬家潭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民俗文化活動,具有一定的藝術與文化價值,但是在最近幾年當中,馬家潭龍船會在發展與傳承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難度。為了探索現階段對馬家潭龍船會保護與傳承的具體策略,本文首先對馬家潭龍船會的起源與發展進行了分析,并從將馬家潭龍船發展納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加大馬家潭龍船會經濟價值的挖掘、將馬家潭龍船會納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范疇當中以及充分發揮政府優勢四個方面論述了具體的保護策略。
美麗鄉村;馬家潭;龍舟會;保護;傳承
美麗鄉村是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不僅需要加強物質基礎的建設,同時也需要加強文化領域建設。在提高村民經濟收入的同時,還需要促進村民的精神發展。馬家潭龍船會歷史悠久,是團風縣上巴河鎮一項經典的民俗文化活動。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加強對馬家潭龍船會的保護與傳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馬家潭龍船會最早起源于上巴河鎮馬家潭村,因此,被稱之為馬家潭龍船會。馬家潭龍船會的誕生是馬氏祖先在傳統龍船的基礎之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傳統龍船賽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之后龍船會的意義逐漸發生了演變,不僅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時也是也包含了祭祀、祭天等含義。在明朝開國之際,馬氏兄弟從江西遷徙至上巴河鎮,同時兩兄弟還帶來了兩幅龍頭與龍尾,同時也將龍船會的習俗帶到了馬家潭。在之后的6000多年當中,馬氏兄弟所帶來的龍船會逐漸發展起來,最終成為當地著名的民俗活動。
馬家潭龍船會與傳統龍船會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馬家潭龍船會不僅會舉行龍舟比賽,同時還有武術表演、戲劇表演等內容,不同活動共同構成了馬家潭龍船會。“馬家潭,真好玩。舉大刀,劃龍船”的民謠在當地依然具有較為廣泛的流傳。馬家潭龍船會的主要舉辦場地為上巴河,上巴河發源于大別山的天堂寨,河水深度較大,但是水流較為緩慢,正是舉辦龍船比賽的重要場地。因此,多年以來馬家潭龍船并沒有被淹沒在歷史長河當中。
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在除四舊運動當中,許多歷史文物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當年馬氏兄弟所流傳下來的龍頭與龍尾也差點毀于一旦。但是當地村民馬厚江將龍頭與龍尾藏匿起來,最終躲過一劫。在改革開放之后,馬家潭龍船會又逐漸發展起來,并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名氣。尤其在80年代末期,馬家潭龍船會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但是在進入新世紀之后,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不斷增加以及現代娛樂方式的繁榮發展,馬家潭龍船會作為傳統民俗逐漸失去了其發展的群眾基礎。年輕一代中已經很少又人還會參與到龍船會當中,馬家潭龍船會在傳承與發展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壓力。
從上文的論述中可以發現,當前階段馬家潭龍船會在傳承與發展方面還面臨著較大的壓力。作為優秀民俗文化的代表,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必須要加大對馬家潭龍船會的保護與傳承,促進馬家潭龍船會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發展。在下文當中筆者將論述美麗鄉村視角下的馬家潭龍船會的保護與傳承。
(一)將馬家潭龍船發展納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
美麗鄉村建設是基于新農村建設的國家級發展戰略,將馬家潭龍船會的傳承與發展納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可以充分利用美麗鄉村建設的優質資源,促進馬家潭龍船會的進一步發展。首先,將馬家潭龍船會發展作為美麗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大馬家潭龍船會所傳遞的愛國精神、奮斗精神以及競爭精神的進一步宣傳,從而讓更多的年輕人認識到馬家潭龍船會的真正內涵,并投入到其這項民俗活動當中,從而有效轉變馬家潭龍船會的參與者大部分是中老年人的基本現狀。其次,還需要充分挖掘馬家潭龍船會內在的藝術價值,讓人們在觀看馬家潭龍船會的過程當中喜愛上這項民俗活動,從而不斷提高馬家潭龍船會的知名度,促進其進一步發展。
(二)加大馬家潭龍船會經濟價值的挖掘
現代社會是以經濟發展為主要動力的社會,任何活動的開展如果離開了經濟效益的支撐必然不會長久,因此,加強馬家潭龍船會經濟價值的挖掘已經成為現階段馬家潭龍船會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所在。馬家潭龍船會不僅是一項民俗活動,同時也是一項體育運動,其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這對于其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發展無疑是一個重要優勢。現階段馬家潭龍船會需要充分利用“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模式,加大馬家潭龍船會的影響力,例如,可以通過舉辦龍船比賽的方式吸引消費者到馬家潭旅游觀看龍船比賽,從而提高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同時也實現了馬家潭龍船會的進一步發展。但是在進行馬家潭龍船會經濟效益開發時必須要充分的認識到經濟效益的開發必須要建立在不破壞其內在的文化屬性的基礎之上進行,不能為了經濟效益而使得其內在的文化價值被虛弱,這樣就失去了其傳承與發展的根本意義。
(三)將馬家潭龍船會納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范疇當中
目前階段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針對于民俗、藝術、手工等非物質形式文化遺產的保護行為。自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后,許多國家都先后加入其中。截止到2016年我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也將多種文化內容納入到非遺保護的范疇當中,實現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從馬家潭龍船會的具體內容來看,其完全符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內容,因此,將其納入到非遺保護的范疇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階段馬家潭龍船會已經被納入到湖北省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當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馬家潭龍船會必然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四)充分發揮政府優勢
馬家潭龍船會的現代傳承與發展,需要涉及到多方面的要素,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單純依賴于村民自發的激情根本無法實現,同時及時具備相關資源,缺乏統一的領導機構,也無法實現相關資源的有效調配,從而實現保護與傳承的進一步發展。由于政府部門可以通過行政規章等方式來約束相關行為并調整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因此,發揮政府部門的優勢是現階段馬家潭龍船會現代傳承與發展的重要契機。
在美麗鄉村背景下,實現馬家潭龍船會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是其發展的內在需求,同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本文當中筆者首先根據自己的調查研究,對馬家潭龍船會的發展進行了追蹤溯源,并指出了其所面臨的傳承與發展困局,最后從美麗鄉村視角對其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發展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1]莊晉財,王春燕.復合系統視角的美麗鄉村可持續發展研究——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紅巖村的案例[J].農業經濟問題,2016,37(06):9-17+110.
[2]羅伊玲,周玲強,劉亞彬.“全域化”生態新農村建設路徑研究——以武義生態養生旅游與美麗鄉村共建為例[J].生態經濟,2016,32(02):139-142+176.
[3]齊皓,樊柯.基于民俗傳承、文化遺產保護與美麗鄉村建設的村落文化生態學研究[J].藝術百家,2014,30(S1):86-87.
[4]吳理財,吳孔凡.美麗鄉村建設四種模式及比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寧四地的調查[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15-22.
[5]帥麗芳.做好“美麗”文章打造魅力鄉村——麗水市蓮都區仙渡鄉美麗鄉村建設的個案研究[J].麗水學院學報, 2013,35(01):12-17.
李世生,1965.7-,男,湖南新化人,黃岡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體育教學和民族傳統教育。余利斌,1967.8-,男,湖北黃岡人,黃岡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體育。
黃岡師范學院鄂東民間體育研究中心科研項目“鄂東賽龍舟的緣起、流變與發展研究”(編號:201612803-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