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和焱
西充縣檔案局四川南充637200
多措并舉狠抓落實推動鄉鎮檔案管理工作更上新臺階
白和焱
西充縣檔案局四川南充637200
鄉鎮檔案工作是鄉鎮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鄉鎮檔案真實地記錄著鄉鎮的發展歷程,是鄉鎮各方面工作、建設的歷史見證,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歷史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加強鄉鎮檔案工作勢在必行。
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及《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的宣傳教育重點放在基層鄉鎮,特別是加強領導對《檔案法》的普及與學習,不斷增強領導的檔案意識。一是縣上分管領導經常利用相關會議學習宣傳檔案法律法規,在“六五”普法工作中,增加《檔案法》學習與宣傳,把檔案工作任務同其他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督促檢查。二是檔案宣傳工作常態化,深入基層進行法制宣傳。每次,我們到鄉鎮進行業務指導與檢查,同時要向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宣傳檔案法律法規,建議該鄉鎮黨委把《檔案法》及30號令作為會前學法內容,做到我局業務人員走到那里,檔案法就宣傳到那里。三是要求鄉鎮分管領導,必須把檔案法制建設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進行目標管理,列入年終考核內容。
(一)制定培訓規劃,按片區分年度實施
我縣鄉鎮檔案管理工作中一直存在檔案員不穩定、變更頻繁,檔案整理保管利用不規范,鄉鎮與鄉鎮之間基礎差距大,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我局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培訓規劃,按三年一個輪回,按片區分年度對全縣6個片區44個鄉鎮全面進行一次培訓,計劃在10年內,對每個鄉鎮進行三個輪回的培訓,規范整理出近6年的檔案,并管好用好,擬經過培訓逐步將鄉鎮檔案管理工作進入規范軌道。
(二)訓前先指導資料收集,為實訓作好充分準備
實訓開展前,局領導帶領業務人員分鄉鎮了解參訓鄉鎮實際情況,確定鄉鎮參訓人員,并指導2-3年的檔案資料收集,為開展實訓做好前期準備。同時,就檔案管理工作流程印制培訓材料(如:鄉鎮檔案資料收集范圍與保管期限表)發放到各參訓鄉鎮。
(三)受訓人員獨立操作,提高基本整理技能
鄉鎮檔案資料收集完成后,將培訓鄉鎮集中到片區去,固定人員集中時間進行培訓。在實訓中,先由局業務人員進行歸檔流程講解,然后由鄉鎮檔案員結合幻燈片、圖解和講解進行現場整理操作,再次針對整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手把手”傳教,提高實訓效果,使每個學員基本掌握了檔案資料的收集、分類、整理、歸檔的系統技能以及檔案工作相關要求,有效的深化了培訓效果,為推進基層檔案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四)后期監督檢查,促進保管利用規范化
我局定期對受訓鄉鎮的檔案整理后期管理情況進行檢查,對整理不及時、不規范、后期管理差的人員再次進行指導,并督促其按照要求認真完成檔案資料的整理和保管利用,使檔案管理規范化。
我局在對鄉鎮全面培訓的基礎上,還精心選擇有條件的鄉鎮打造檔案管理工作示范鄉鎮,示范鄉鎮實行一名局分管領導、一名業務人員包點負責的模式,對示范鄉鎮的檔案業務全面進行監督、指導、規范,規范完成檔案整理并制定檔案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同時,我局還擠出辦公經費為打造的示范鄉鎮購買檔案柜架,使示范鄉鎮成為鄉鎮檔案工作的亮點,提供給其余鄉鎮參觀,學習,以點帶面,以此促進全縣的鄉鎮檔案工作。目前,鳳鳴、常林、古樓、蓮池等檔案示范鄉鎮已打造完成。下一步,還將產業發展好、基礎條件成熟的鄉鎮開展打造示范鄉鎮活動,有效地發揮“鄉鎮一級帶動村一級”、“示范點帶動各點”的兩個示范帶動作用,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檔案創建工作。
(一)積極主動作為,是提高鄉鎮檔案規范化管理水平的關鍵
面對新的時代挑戰,我們要解放思想、抓住機遇,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主動作為,積極參與到這些活動(如:鄉村旅游、有機農業、林權改革等)中去,加強對檔案工作的監督指導,確保檔案資料收集齊全完整,規范整理,及時移交。督促各鄉鎮結合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檔案管理細則,使鄉鎮檔案工作盡快走上制度化軌道,切實提高鄉鎮檔案規范化管理水平。
(二)建立長效機制,持之以恒,鞏固鄉鎮檔案規范化成果
為使檔案管理工作進一步服務于現實工作,服務于鄉鎮工作,我們要有發展的眼光,主動探索,結合實際情況,建立長效機制,按規劃持之以恒,鞏固現有成果,嚴格按照鄉鎮檔案管理制度,與鄉鎮共同努力,使我縣檔案管理工作走上規范化軌道,以發揮檔案工作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服務民生方面的基礎性作用。
(三)加大檢查力度,提高全縣規范化水平
強化檔案執法的力度,促進各建檔單位檔案工作有序開展,更好地為我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執法檢查中,對做得好的鄉鎮檔案管理工作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并希望要繼續高度重視檔案管理工作,嚴格執行檔案管理制度,更加突出檔案在生產生活中的運用效果,進一步探索檔案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促進檔案管理工作上檔升位,從鄉鎮檔案管理提高全縣檔案管理的水平。
總之,鄉鎮檔案工作必須加強,必須健全,必須形成有效的職能機制;與時俱進,突破習慣思維,實現理論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并把它融入建設新農村之中,為檔案事業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使其更好地為建設新農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