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穎
武漢理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湖北武漢430070
美國紐約州校園欺凌現狀及其評析
——以紐約州反欺凌為研究對象
鐘穎
武漢理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湖北武漢430070
近年來,中小學生在校期間由于校園欺凌而導致的各類事故、意外事件屢見不鮮,收到社會的廣泛重視。而在美國的紐約州,20世紀90年代以來,校園欺凌就已經受到了廣泛關注,至今仍被視為十分嚴峻的社會問題。而紐約州對反校園欺凌的立法以及對策措施值得我們學習。
紐約州;校園欺凌;評析
校園欺凌是一個長期困擾各國的社會問題,一直無法得到有效解決。但是各國已經對此問題采取了很多措施。《今日美國》發表了題為“欺凌調查:多數青少年出于憤怒打過人”,認為對于那些研究欺凌問題的人來說,這些調查數據“絕對是令人吃驚的、駭人聽聞的”。
通常認為,欺凌(bully)是指行為人意圖控制(control)、恐嚇(intimidate)或孤立(isolate)受害人而持續、惡意地使用具有羞辱、威脅或騷擾性等內容的行為。校園欺凌(Schoolbullying)又稱“校園霸凌”,是將欺凌行為主體限定于與校園活動有關的人群之間,對校園欺凌行為如何界定有不同的意見。
挪威學者DanOlweus將校園欺凌定義為,一名學生長時間并且重復地暴露于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欺凌并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發性的事件。英國政府教育與技能部(DFES)對校園欺凌所作的官方界定是:反復的、有意的或持續的意在導致傷害的行為,但偶發的事件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被看作欺凌;個人或群體施加的有目的的有害行為;力量的失衡使得被欺凌的個體感覺失去抵抗。我國香港地區學者基本認為同時具備以下三種元素的行為被定義為欺凌一是重復發生,即欺凌行為在一段時間內重復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二是具有惡意,即欺凌者蓄意地欺壓及傷害他人。三是權力不平衡的狀態,即欺凌者明顯地比受害者強,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發生。
美國紐約州反欺凌網站把欺凌定義為:欺凌是指一種反復發生的、以大欺小或以多欺少的惡意侵害行為,通過孤立、侮辱、威脅、打罵、勒索等方式侵害他人身心。欺凌可分為直接欺凌和間接欺凌,直接欺凌是對被欺凌者采取拳打腳踢等肢體暴力或勒索錢財等行為;間接欺凌指對被欺者進行排擠孤立或語言謾罵攻擊等行為。校園欺凌概括來說是指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由一個或多個學生集中持續地故意傷害或破壞某個或某些學生的財物、身體和心理等,造成受欺凌學生肉體上和精神上痛苦的行為。
通過對紐約州反校園欺凌網站信息進行梳理得知:在紐約州,如果你或者其他人受到了欺凌,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1、已經有人犯罪或者是有些人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撥打911尋求幫助。
2、有些人感到很無助很絕望,甚至想過自殺,可以在網上聯系國際自殺預防協會或者是撥打1800273尋求幫助。
3、如果有些人與平時表現的不太一樣,更加急躁、抓狂甚至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可以向當地的心理醫生尋求服務。
4、如果有學生在學校受到了欺凌,可以聯系老師、學校顧問、學校管理者、學校監督人以及州立教育部門尋求幫助。
礦化帶呈40°方向展布,長約8 km,寬2.4 km,按疊復關系由下向上可分為7個礦化部位,13個礦化層,主礦體9個主要分布于中部及中下部,礦體似層狀體、大透鏡體為主,一般長數百~數千米,最長5.3 km,寬數百米至千余米,最寬2.1 km,單礦體一般厚2.0m~5 m,礦體平均厚度3.25 m,單工程累計最厚44.97 m,一般間距3~15 m。長軸多為北東向,總體產狀平緩,傾向SE,傾角3~10°,與巖層接近(見圖2)。
5、如果學校對種族、膚色、性別、宗教等方面的歧視沒有很高的重視,可以與州立教育部門、美國教育部門以及美國公正部門取得聯系以尋求幫助。
(一)預防
杜絕校園欺凌發生的最重要的一步是預防,而預防要從三個方面著手:學校、家長以及社會。他們可以幫助孩子遠離校園欺凌,可以通過與他們交談,建立一個安全的校園環境以及預防策略。并且他們可以幫助孩子理解什么是欺凌,鼓勵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以及教會孩子學會尊重和寬容他人。
1、學校層面
學校在校園欺凌中擔負著很大的責任,首先學校應該知道欺凌現象發生的頻率、發生的地點以及發生的手段。其次學校可以在校園內多放置一些警示語,警示語是預防校園欺凌的第一步,它可以讓學生知道欺凌會對自己以及他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響,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自殺或者承擔法律責任。除此之外,對學校的教師以及員工進行培訓也是重要的一方面,通過讓教師及員工學習規則以及政策了解在校園內怎樣預防欺凌現象的發生,以及發現欺凌現象后應怎樣處理。
2、家庭層面
家庭責任的缺失是一個重要原因,美國的家長缺少與兒童之間足夠的親密接觸,而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健康、道德感和更多的同情心非常重要的。同時,父母對于孩子在網絡上的行為也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還有家長認為校園欺凌雖然是個問題,但并不是自己孩子的問題。因此很多家庭很少參加到學校開展的針對校園欺凌問題的項目中。
3.社會層面
當社會的力量集合在一起的時候,欺凌現象是可以被預防的。可以幫助學生確認哪些是被欺凌以及被欺凌后的做法,以及可以改變學生對欺凌行為的態度。社會在進行媒體報道的時候要多進行正面宣傳,很多媒體在對欺凌現象進行報道時往往會夸大其詞,造成學生及家長以及社會的恐慌。所以媒體在報道時可采用公益廣告等方式進行正面宣傳。政府在整個反欺凌工作中應起到宏觀調控的作用,是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的紐帶。了解校園欺凌發生的頻率以及手段方式并對其進行分析,找到解決辦法并頒布一定的法律和政策。除此之外,對已發生的欺凌現象進行嚴懲,以此聲明該事情的重要性。
(二)相關法律及政策
美國許多專家認為,針對校園欺凌問題目前還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非常有效的治本措施,目前的主要手段仍然是以全員定期培訓為主,包括對指導顧問、教師以及食堂的工作人員的培訓。
紐約州以及當地的法律制定者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預防欺凌行為以及保護孩子。通過每個州制定的不同的政策和法律來實施。欺凌、網上欺凌以及相關的行為應該單獨立法或者存在于多個法律之中。紐約州已經通過了不同版本的反校園欺凌立法,這是最強有力的立法,雖然無法給校園欺凌行為定罪,但是可以授權學校開設反欺凌課程,培訓全體教職工,并向執法部門報告潛在的帶有犯罪性質的欺凌行為。紐約州教育部也開始明確了自己的責任,建立了反欺凌網站以及組織,并向各個學校發出警告,不要忽視校園欺凌行為,學校有責任保護學生不受殘疾、種族、性別引起的騷擾。一旦有騷擾行為,學校就應該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終結騷擾行為,消除任何敵對環境及其影響,防止騷擾行為再度發生,這是學校的職責所在。
美國青少年中存在的很多道德與價值觀方面的問題,都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這也是青少年中欺凌行為存在的問題所在。紐約州在這方面也做出了較大的努力。
(一)建立相關網站以及組織
現如今,大多數國家已經開始重視校園欺凌問題,建立起反欺凌組織預防校園欺凌現象的發生。美國紐約州通過建立反欺凌的官方網站,網站中包括校園欺凌的定義、分類、怎樣預防校園欺凌以及欺凌行為發生后的表現形式和不同的應對措施。此網站給家長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通過學習后及時發現自己亦或是身邊的孩子是否有欺凌他人或被欺凌現象的發生。如果有則可向官方求助最權威的方法解決,將危險降到最小。與此同時,學生在被欺凌后往往不敢與自己的父母及老師溝通。建立此網站后,被欺凌學生可以通過網站獲取幫助而不是采用報復手段將事情擴大。同時,網站可對其進行心理輔導,避免學生出現心理等方面的問題。
(二)突出學校、家庭以及社會三方作用
處于青春期的學生還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影視、圖書、網絡等大眾傳媒對暴力行為的大肆渲染,會增強他們的攻擊性。再加上他們本身可能沒有意識到這樣做的危害性,還會對欺凌行為進行炫耀,再次引起他人的效仿。
1.家庭
家庭責任的缺失是一個重要原因。美國圣母瑪利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Darcia Narvaez指出,美國的家長缺失與兒童之間足夠的親密接觸,而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健康、道德感和更多的同情心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因素同樣影響著兒童未來的自我調節能力。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和善友愛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敢于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教會他們學會尊重和寬容他人。同時,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他們知道無論他們遇到什么困難都可和父母溝通,父母是他們堅強的后盾。現在依然有很多家庭認為欺凌現象與孩子本身無關,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實際上不但需要政府、社會和學校的努力,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紐約州反欺凌網站通過對家庭責任的宣傳,讓越來越多的家庭認識到自身重要性。
2.學校
對于學生來說,學校應是他們獲取知識的場所,每所學校都應讓孩子感受到存在感和自我實現的喜悅。而學校作為欺凌行為的發生地,更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所承擔的責任。應該對學校有關的欺凌行為進行統計,包括發生的頻率、時間、地點。讓學生知道,學校非常重視欺凌現象,并會根據事情發展情況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除此之外,應該對學校的教師以及其他的員工進行培訓,以防止意外發生。同時學校在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更應注意其道德素質的發展,通過強化道德教育來培養學生對人性的尊重、正義感以及對他人關懷的心靈。除了道德發展以外,老師應及時發現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情況。
3.社會
信息化發展的社會中,各類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尤為重要。很多公眾頻道為提高收視率,選擇播放的節目給孩子們的心靈及行為帶來負面影響。有些甚至是通過欺凌他人而取悅觀眾,家長在觀看此類節目時應注重對孩子心理及行為上的影響,并在觀看節目時給孩子正確的引導。而社會媒體可以通過一些警示標語、公益廣告來為學生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來遏制欺凌現象的發生。同時在電視、電影等公眾媒體傳播中,應注重節目以及題材的篩選。
總之,校園欺凌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徹底根除是極其困難的,紐約州已在為此努力,不僅建立反欺凌網站給予家長及青少年學習的平臺,同時通過了不同版本的反欺凌法來規范其行為。但是欺凌現象的根除不僅需要政府、學校、社會三方面共同努力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社會環境。同時還需要家長和學生協調行動,形成合力,一起關注欺凌現象,共同探討避免和解決的方法,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減少校園欺凌的發生。
[1]張健.國外“校園暴力”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中國成人教育,2012(2):46-47.
[2]李茂.遏制“校園欺凌”外國如何出招[J].黑龍江教育,中學,2014(5):69-71.
[3]劉琳.淺談校園欺凌[J].教育導刊,2013(5):52-55.
[4]安鈺峰.“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青少年的倫理品格狀況與特點評析”[J].外國教育研究,2009(4):68-73.
[5]李靖.校園暴力的法律思考[J].東北師范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2008(2):153-157.
[6]http://www.stopbullying.gov/laws/new-york.html
鐘穎,1992-,女,湖北棗陽人,武漢理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2015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學與教育經濟與管理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