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
山東省棗莊監獄山東棗莊277527
山東中小民營企業管理中存在和必須改善的幾個問題
陳鋒
山東省棗莊監獄山東棗莊277527
我省民營企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快速發展,不僅體現在財富創造方面,也體現在勞動就業方面,為國民經濟繁榮發展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中小民營企業高速發展的背后,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或研究解決。
(一)缺乏正確的人力資源管理觀念
近年來,民營企業發展較為迅速,人力資源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尤其是中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的缺乏使得民營企業發展的后勁不足。作為一個企業不能等到用人時才去找人,而應事先有人力資源規劃。許多民營企業老板對人才只用不養,缺乏充分開發培養、合理使用、有效管理人才的觀念。這種觀念無疑將企業人才的能力局限在現有水平上,不能有效地挖掘員工潛能,更是對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極大挫傷,其后果必然極大的阻礙了企業自身的發展。擺脫以往干到哪兒算哪兒的做法,至少拿出3-5年制定出企業中期發展規劃,并盡可能量化發展目標;在此基礎上,認真制定年度計劃、季度計劃以及各項費用預算,用計劃進行控制。以目標的制定、目標的分解、目標體系的形成及目標執行過程的控制和目標結果的考核,來規范、引導企業行為。
(二)過去的財務收支業務和會計核算存在著“不合法”
據了解,相當數量的中小民營企業在創業階段,其財務收支活動都存在著一些不合法的成分?!靶〗饚臁?、“兩本賬”成了這些企業參與不公平市場競爭和獲得“第一桶金”的法寶。有的企業只有會計記賬,沒有會計核算,更有部分企業還請人代作賬。由于企業對財務管理沒有硬性規章制度,導致了財務收支業務上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在化解這些矛盾問題時,我們的民企要補充很多的成本,甚至部分的企業在財務管理與核算上,選擇老板說了算,不按財務制度和規則辦事。由于財務制度的不健全,或者根本就沒有財務制度可執行,甚至有也不執行,有問題時都按“老板”或者“領導”的意見辦理,財務人員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沒有“發言權”。這樣的企業很快因為內部缺乏財務監督與控制,留下難以彌補的財務隱患。
(三)員工流失快,人才穩定難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流動速度越來越快,機制越來越靈活。很多民營企業老板認為只要有錢,不愁在市場上找不到人。可是他偏偏忘了,骨干人員的離去,帶走的不僅是技術、市場及其它資源,更可怕的是遺留下來的不安全感和不穩定感,使得員工心態不穩,進而不斷引發“跳槽”現象出現,整個員工隊伍流失加大,導致高層管理人員的流失過快,甚至嚴重影響整個企業的工作氛圍。
(四)管理人員素質偏低
在知識人才時代,企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隨著民營企業的發展與壯大,接踵而來的問題是高素質管理的人才短缺。目前民營企業管理人員的現狀有:首先學歷不高,除個別企業或一些從事高科技行業的人才素質較高之外,由于民營企業大多數是家族式管理,其管理人員多是家族成員或企業的創業元老,而他們當中大部分的學歷偏低。其次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由于民營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薄弱,導致企業經營風險增大,難以向國內外市場拓展。只有健全和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才能降低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和市場活力,使中小民營企業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確保企業健康、良性、可持續的發展。
(一)提高企業內部管理制度行為主體素質
有些企業雖然存在內部管理制度,但不全面,沒有覆蓋所有的部門和人員,沒有滲透到企業各個部門和各個操作環節。部門間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工作中往往造成管理脫節。因此,企業在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同時,應對管理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及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民企管理者自我約束能力。
(二)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確保內部管理制度有效實施
要確保內部管理制度如實地執行,且執行效果良好,必須加強內外部監督。企業應設置內部管理監督機構或建立內部管理自我評估系統,加強對本企業內部管理的監督和評估,及時發現存在的漏洞和隱患,并針對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及內部管理執行中的薄弱環節及時修正或改進。同時加強外部監督,通過外部監督對企業施加壓力,并將這種壓力轉化為動力,督促企業實施內外部管理制度,以杜絕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形同虛設的情況發生。
(三)完善企業的公司治理機制,明晰管理權責
進一步完善企業公司治理機制,即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按職務相互分離,授權批準控制的要求加以控制。各部門按要求合理設置相關工作崗位,明確職責權限,形成相互制約的機制。任何個人不能同時兼任幾個職務,洽談業務工作時至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人或部門參加,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違紀行為發生。我國現在相當一部分民營中小企業中,企業的投資者同時也是經營者,企業領導集權現象嚴重。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的管理模式,使民營中小企業管理缺乏內部約束性。有些企業形式上雖然建立了董事會、監事會,但真正的法人治理機構并未到位,缺乏授權與監管。
[1]蔡而迅.論民營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之核心[J],經濟師,2001,(02):61-63
[2]李盛竹.中小企業人才流失危機成因與對策研究[J],經濟師,2005,(0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