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顓森 董青青 常莎莎 呂少娜
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云南昆明235000
論會計核算中的穩健型原則
李顓森 董青青 常莎莎 呂少娜
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云南昆明235000
本文著重探討在企業的會計核算中穩健性原則的含義,特點與必要性。
穩健性原則;會計準則;會計實務
穩健性原則,也稱作謹慎性原則,是從企業財務會計的視角出發,針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存在的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對可能發生的費用和損失要計提,不考慮可能取得的收益或收入,這樣就會使會計信息比較穩健,財務信息比較保守,最大可能地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但實際結果都會比預期的好,這也符合人們的正常邏輯習慣。
穩健性原則的運用常常與會計中的不確定因素聯系,決策有用學派認為,會計信息系統的根本目的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對其決策有用的信息,以提高使用者的“差別能力”。顯然決策有用性是對會計信息的基本質量要求。葛家澍教授認為決策有用性是由相關性和可靠性兩個主要質量和重要性與可比性兩個次要質量構成的,決策有用性是最高層次,它建立在相關性和可靠性、重要性和可比性的基礎之上。理想而有用的會計信息應當同時具備相關性與可靠性,重要性與可比性。不確定性經濟業務的大量存在直接影響了會計信息質量。我們應當對會計不確定性的客觀存在有科學的認識,不能放任自流,而是采取適當措施加以控制。因此會計的不確定性是穩健性原則產生和存在的內在需求。
(一)穩健性原則是對會計不確定性的自然反應
對于這一的證實,我們需要從心理學的角度來進行分析,人們對于風險和損失有一種自然的本能逃避反應。人的社會性和會計作為一門社會科學,規避風險是人面對以外的必然反應,所以趨向穩健也就顯得很自然了,這種心態深深植根于人類的下意識。但是人們經過長期發展總結出這種自然反應既有理性方面也有感性方面。在會計領域,對于這種不確定性的自然反應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當時有一種職業叫財產托管人,他們為了規避這種因市場活動而產生的風險,減輕自身所承擔的責任,對于會計信息披露采取穩健性原則。
(二)不確定性是穩健原則存在的前提
從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可以窺見一斑,當經濟法陣的程度越高,競爭越激烈,那么不確定性出現的概率就會越頻繁。我們的直觀感受中,不確定性是對某種結果所做的多種準備。這種理解也是因為我們長期受到西方經濟學的影響,而且西方經濟學對于不確定性定義的含義還是相當廣泛的,我們站在決策者的立場,即會因為未來信息的不可知,也會因為信息對稱性,而缺乏了解歷史信息。但是,我們在此文的討論中,更多的是處于決策者的角度,表達對披露信息不確定性的關切
接著我們來討論一下會計領域的不確定性。美國會計學者Henderikson認為,其一:如固定資產折舊的跨期攤配就因為將來企業的存續狀況而帶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再者,會計作為一門管理科學,需要對企業將來的經營狀況進行延伸,其中就存在對未來形勢的預估,這種對經濟形勢的估計(Estimation)也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換個角度,我們也可以將這些不確定性分為兩類:外生不確定性和內生不確定性。前者主要描述的會計環境的不確定性;后者主要指人為加工過程中對會計信息確認、記錄、計量和報告中存在的不確定性。這兩種不確定性的存在或多或少帶有必然性。
(三)不確定性是考察穩健原則的根據
從查閱的資料來看,會計學者很少對不確定性原則做全面的分析探討如前文所述,穩健原則同會計中的不確定性有著內在的邏輯關系,因此,我們認為對穩健原則的討論必須結合會計中的不確定性來進行。
穩健性原則的實質是對資本的保全,在經營中運用穩健性的基本核心是只有在資本和成本得到彌補后才確定收益折損。如前文所述,穩健性原則存在的原因就是企業經營過程中充斥著大量的不確定性。
(一)運用穩健性原則在保護債權人和投資者的利益方面有很大的幫助
穩健性原則可以使企業回避和轉移各種風險,這就使得企業在選擇會計處理方法時越穩妥和可靠越好。對于資產的估計和收益應該盡可能的少計也不能夠多計,而對于費用與損失則應該多計不可以不計。這就有效避免了企業的短期化行為,使得會計主體資產更加安全與完整,從而有效維護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二)使用穩健性原則有利于會計信息質量的保障
近年來,虛假會計信息嚴重干擾了市場經濟秩序,所以對于會計環境的治理,會計行為的規范,從而獲取高質量的會計信息,顯得勢在必行。因此會計領域中的穩健性原則該如何運用就成了一個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穩健性原則要求盡量少計或者不計可能的資本和收益,必然使得企業操縱會計利潤的行為得以減少,而促使企業會計信息變得更加客觀和可靠。
(三)使用穩健性原則能使不確定因素和風險得以規避
穩健性原則要求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損失以及費用予以充分考慮,這就使得在考慮風險因素方面更全面和客觀,然后對這些風險因素進行逐個分析,能夠避免的就盡量避免,不能避免的進行轉移,管理者對于企業的經營運作有著清楚的認識,使得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李顓森,1992-,男,安徽淮北人,云南民族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營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