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圓媛
在全媒體的時代發展下,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關系,只有做到融合才能達到共贏。雖然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于傳統媒體來將是挑戰,但對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兩者的關系并不是絕對的。
新媒體在其內容、傳播渠道以及交流等方面還是離不開傳統媒體的,目前的互聯網電視、手機電視等都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著傳統電視內容,新媒體之所以領先于傳統媒體,是因為新媒體在依靠著存放于網絡平臺上的新的技術,即便是可以與微博、微信等新的形勢完全溝通,但是這都寄存在傳統媒體的平臺之上進行整合以及再造。與此同時,新媒體對于受眾的發言權非常重視,但是網絡上虛假性的新聞和信息使網絡傳播的可信度下降。但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專業的知識層面、優秀的工作團隊、持證上崗的專業人員是新媒體在社會責任感這方面不可比擬的。傳統媒體雖然在傳播渠道方面以及互動性等方面也不能與新媒體比較,但是,傳統媒體在傳播內容的真實性、權威性等方面是值得新媒體學習的地方。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均需要將內容放在首位。對于傳統媒體,結合自己的實際,需要不斷地在采編播的環節中做到內容優先。利用自身團隊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媒體素養來制定嚴格的管理機制,對于一篇報道來說,內容一定要做到真實,消息來源一定要可靠,對消息的理解和把控一定要標準,對大眾的引導和影響一定要正確。為了體現對受眾的吸引力,必須要創造高品質的內容。在新媒體的影響下,一些傳統媒體的受眾和消費者將被轉移,原因是新媒體提供的內容更符合觀眾的需求。新媒體要確定觀眾的需求,提供他們所需的信息,讓媒體和觀眾保持高度的關注。借鑒這一優勢,傳統媒體必須保持現有的對內容真實度為前提,隨著新媒體信息的全面融合,發揮新的媒體信息寬度,實現資源整合。在對該主題感興趣的觀眾的挖掘中,可以在微博、微信,社交網站等工具中應用新媒體,以滿足觀眾的心理需求為目的進性編輯和制作信息,從而形成互動。從新媒體的發展來看,考慮到其信譽和權威的局限性,可以利用傳統媒體在這一領域的優勢,通過二次處理發布信息,引導觀眾積極參與討論。
在全媒體的時代背景下,新媒體使讀者的閱讀愛好和慣性產生著重要的影響。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的優勢體現在信息覆蓋范圍廣泛,信息及時訪問方便,信息交換方便,交流成本低,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限制。為了利用這些好處促進傳統媒體的發展,我們需要積極配合,來建立起一個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整合的數字技術平臺,將傳統媒體產生的所有媒體資源都匯入新媒體的平臺之中,為觀眾提供方便的各類新聞內容。同時,還積極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推廣傳統媒體,降低通信成本,同時推動觀眾覆蓋擴張。
在整個媒體之中,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挑戰和影響都非常大,這使得傳統媒體的生活空間變的更小,變得難以生存。針對這類情況,傳統媒體必須要積極的調整態度,以創新的方式迎接新形勢下的各種各樣的挑戰。目前,一些傳統媒體經過分析認為媒體錯誤的認為媒介融合就是以網絡等作為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整合的唯一手段。這個錯誤的觀點有必要解決,有必要把新媒體和傳統媒體融合在一起,要求傳統媒體將時代的潮流融合的觀念更新為一種新的積極的態度,新媒體的融合要做到不僅發揮好自身的優勢,還要提高戰略品牌,在整個過程中,新媒體也當然需要積極的轉變,從而建立起更多的網絡真實度的媒體形象和品牌的理念。
例如在今年的“兩會”報道中,各個媒體在微博上的實時報道使受眾身臨其境到兩會的現場,音頻、視頻等多媒體的內容成為了普遍的報道現象。在兩會期間,《人民日報》的首次啟用H5產品,通過利用個人的微信來創造出兩會的場景,通過微信的朋友圈、發紅包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的人們參與到與兩會的互動當中。這款H5產品的點擊量在不超過一天的時間里就達到了600萬。數百家媒體都相應的在微博上報道了兩會的情況,在所有的媒體當中,紙媒占據了多數,所發布的數量也創造了歷史。這些數據說明了紙媒等傳統媒體正在積極的轉型,在以微博為首的新媒體技術的載體里,只有創新和變化才會有新的機遇。
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中,經營和管理要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傳統媒體的經營和管理缺乏著創新意識的突破,這一點在媒體融合上是要以新媒體為標準,作為兩者融合的經營管理的策略。對于媒體的從業人員,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要做到以就業機制和賞罰機制為主體,留住能為其發展的人才。其次,傳統媒體也應發展其專業的媒體團隊去挖掘具有故事性的新聞事故,采用新媒體運用圖片、視頻等方式來博取受眾的眼球,如果由受眾需要查閱的信息內容,可以設置成為繳費閱讀的項目來提高自己的質量。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最終關系就是要做到,媒體的融合,共同發展才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全媒體在發展的同時還需要兼顧著各個媒體的個性的發展,要做到有機的結合和成長。
[1]謝慧.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有效結合——以四川衛視“5.12汶川地震2周年大型公益活動”為例[J].中國廣告,2010(07).
[2]韓敏.商議民主視野下的新媒體事件[J].南京社會科學,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