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穎
供應鏈金融中會計信息系統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陳麗穎
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對企業的融資模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中小企業。而在供應鏈金融發展階段企業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出現了與之不匹配的情況,文章旨在分析兩者之間的矛盾,為進一步改善會計信息系統提出相應對策。
供應鏈金融 會計信息系統 信息流 資金流
供應鏈金融是供應鏈管理的一個分支,是以有效解決供應鏈上企業資金障礙為目的的金融服務模式。供應鏈金融整合了買方、賣方、第三方物流企業以及金融機構成為一個閉合整體,而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是供應鏈金融的功能執行者,需要為供應鏈金融提供準確、全面、及時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信息,構成了貫穿供應鏈金融服務過程的重要三“流”。隨著供應鏈金融的廣泛應用,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不能與之匹配,因此,如何構建滿足供應鏈金融需求的會計信息系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基于信息流的矛盾
1.缺乏統一的信息流通渠道。以生產運營領域流程化產業金融服務模式為例,其原理是金融服務運營商通過信息技術和金融資源實現從原材料的采購加工到最終產品分銷的高度整合化服務。服務運營商提供的融資行為協調了市場上具有技術潛能卻面臨資金障礙的企業,能在合適的時間內將大量分散的經濟主體聚合完成客戶訂單,不影響其現金流量周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資源的一體化,供應鏈上生產運營流程的整合一體化,必然會涉及大量的經濟活動,服務運營商需要和眾多供應商、銀行、海關、物流企業等進行信息溝通,客觀上要求會計信息系統在各組織之間提供及時一致的信息流。而傳統的企業會計信息系統是相互獨立的,缺乏相互銜接的高效的信息系統作為各方財務信息傳遞的渠道,彼此之間無法高效地共享、交換數據,降低了供應鏈生產運營的效率。
2.提供的信息與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決策不相關。供應鏈金融可以幫助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問題,但同時也有一定的風險。協同參與供應鏈金融運行的組織中包含了交易方、平臺提供商、交易風險管理者和風險承擔者。專門的交易風險管理者會整合數據,為風險承擔者如商業銀行等投資機構決策提供相關數據支持。而在供應鏈金融的戰略關系融資模式中,其焦點在于長期合作的戰略關系,資金供給者不是商業銀行或者保險機構,因此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成為了風險承擔者,即使是在另外三種融資模式中,上下游企業也需要對交易方進行有效篩選和風險管控。此時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就需要為風險管理提供一系列的相關的支持決策的數據。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更注重的是會計兩大職能中的反映職能,盡管如今的管理會計分支已經對控制職能有所側重,但是會計信息往往經過一系列的過濾、加工處理,與原始信息相比有所“失真”,給企業關于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決策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二)基于資金流的矛盾
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是資金在各組織成員之間的流動,如何最優調配資金、降低整體資金成本是關鍵問題。獲得資金使用信息計算較低的資金成本,實現更有效率的的資金分配,必要條件是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能實時追蹤到整個供應鏈資金的流動,準確識別資金的來源和使用情況。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相互獨立,注重于單個企業內部的資金管理,同時資金管理方式是比較狹隘的,局限于滾動預算、零基預算等現金預算管理,定期財務報表的編制也無法實時反映宏觀供應鏈的現金流動情況。
(一)跨組織對接財務信息平臺
目前國內供應鏈金融中的金融機構參與者大部分是商業銀行,為了提高供應鏈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鏈上企業也在逐漸與銀行建立跨組織的財務信息平臺。目前,銀企直聯的E-BANK系統就是網上銀行系統與企業的財務軟件的有機互聯,用戶通過登錄自身的會計系統就可以完成一系列業務操作如信息查詢、資金管理等。國外的第三方金融服務商也為財務信息平臺的無縫對接提供了入口,PrimeRevenue是美國的一家供應鏈金融公司,在其提供的應收賬款融資計劃中,PrimeRevenue擁有的云端系統OpenSCi連接了供應商和應付款客戶,供應商只需要登錄OpenSCi便能夠查看到應收賬款的批復情況,供應商可以選擇性地決定某幾筆應收賬款進行提前償付。OpenSCi為供應商提供了便捷的會計信息入口,提高了資源整合效率。
(二)提高信息相關性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信息的相關性,要求會計信息應當與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企業參與供應鏈金融的很多融資模式都是“M+1+N”,其中核心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需要為風險管理提供重要相關的信息。首先,高度信息技術化,提高會計信息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將信息流轉換成可統一處理的數據;其次,要實時控制,由于供應鏈的傳導性和供應鏈網絡的廣泛復雜性,任何不確定性都會增加企業經營的風險;第三職能重心轉移,會計信息系統重點不僅僅是如實記錄企業經濟交易活動的發生,更應該強化風險管理模塊,利用好財務數據如融資周期、融資總量等,建立完善的風控體系。
(三)協同投資資金管理
供應鏈的核心企業應在會計信息系統中嵌入系統的現金流管理模塊,取代之前的通過側面計算出現金流量的方式,及時追蹤資金在各協作成員之間的流動,尤其是在企業作為流動性提供者時。建立完備的現金流管理體系,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因此供應鏈成員可協同投資資金管理以取得規模經濟,同時也便于獲取統一的供應鏈現金流信息。此外,也可以依賴于第三方金融服務商提供的平臺進行資金管理,服務商往往會為其客戶管理供應鏈的一系列業務活動,現金流的管理自然包含在其中,更加系統、全面和具體。
綜上所述,供應鏈金融在“互聯網+”的浪潮下,正在逐漸覆蓋更多的產業領域。在供應鏈金融的生態圈中,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是供應鏈金融職能層面的參與者,需要與時俱進,與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高度匹配,通過不斷的改進以期發展成為多功能的綜合型信息系統,推動供應鏈企業的共贏。
[1]宋華著.供應鏈金融(第2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2]Pfohl H C,Gomm M.Supply chain finance:optimizing financialflows in supply chains〔J〕. Logistics research,2009(03).
◇作者信息: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本科在讀
◇責任編輯:何 眉
◇責任校對:何 眉
F814.4
:A
:1004-6070(2017)04-0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