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信中娜
在對新聞進行采訪之前,進行相應的準備工作對于媒體工作來說是一種靜態的采訪工作,是采訪工作當中十分關鍵的一步,能夠使相應的媒體人對采訪工作的內容有所掌握。對采訪工作進行充分的準備是采訪的質量能否達標的關鍵因素,所以記者在對某一事件進行采訪之前應該對被采訪者以及被采訪的事件了解清楚,比如說掌握被采訪的環境如何;被采訪者的有多少歲、什么學歷、什么性格等等。只有將被采訪者個人以及被采訪的地點的環境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夠保障采訪過程中少出錯,正常有序的進行,對被采訪者的性格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能夠盡量減少去觸碰被采訪者心理薄弱的地方,盡量減少去問一些沒有意義的問題,這樣來進行采訪有利于保障整個采訪工作正常有序的進行。針對突發的新聞內容的采訪工作,在進行采訪之前記者同樣應該對上述問題進行充分的了解,盡量避開一些不專業的內容,保障整個采訪工作的質量。在采訪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掌握一些技巧,將理論內容與實際工作經驗相結合,擁有足夠強大的心理,這樣對于采訪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應對十分有利,在有突發事件出現時能夠及時解決。同樣記者在采訪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在平時對自己嚴格要求,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
在對采訪工作進行后期的編輯工作時,應該對采訪中的一些小的細節進行認真仔細的觀察,在觀察過程中去發現一些有意義的材料。所以,記者在進行采訪工作時一定要認真,關注細節部分,發現新的材料。除了這些以外,為了使新聞采訪的質量達標,采訪的記者還應該對自身形象問題引起重視,對采訪中所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再提出。采訪地點的選擇也很重要,選擇相對比較溫馨的環境,記者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引導被采訪回答所提出的問題,使被采訪者對采訪的內容產生興趣,愿意回答問題,與記者之間進行交流。與此同時,記者還應該和被采訪者之間進行換位思考,使被采訪者在整個采訪過程中體會到被尊重的感覺。還有就是,記者在對被采訪者進行采訪時,還應該對被采訪者的神情進行觀察,去探索被采訪者的內心世界。記者應該深入到基層群眾當中去,與被采訪者之間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保障新聞采訪的質量。
緊跟著時代發展的步伐,互聯網技術在社會上的應用越來越多,以微信和微博作為領導者的新媒體形式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之下,編輯工作人員應該不斷進行創新,積極地去學習引進新的技術,提高整個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能力,促進電視新聞行業有更好的發展。在新媒體占用巨大部分媒體市場的同時,傳統的電視新聞方式不能夠對新聞事件進行及時準確的報道,另外精確度也不是很高。電視新聞節目應該以此為出發點,不斷進行創新,豐富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使更多的觀眾去關注電視新聞節目。
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電視新聞的編輯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時應該綜合考慮問題,選擇一些比較有價值的新聞。在對新聞進行編輯時,應該盡量及時的了解新聞的中心思想,在對新聞進行編輯時體現新聞的價值,使觀眾能夠更加直接的了解進行新聞報道工作的意義,并為觀眾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還有就是,對新聞進行編輯工作的時候應該去了解這則新聞對其他新聞所起到的作用,將每一種問題進行充分的考慮,合理的對新聞內容進行報道。這就需要編輯工作人員在對新聞進行相應工作時還應該對新聞的合理、觀眾的需要進行充分的掌握。
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信息的取得和傳播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我們每天所接收到的信息也越來越多。在信息化時代,信息的多種多樣以及越來越復雜,人們不斷提高編輯工作的要求,現在新聞編輯工作的重點在于將準確有效而又有意義的新聞快速的傳遞到觀眾面前,編輯工作人員之間緊密合作、相互配合是編輯工作準確有效運行的根本。比如說,在有突發情況時,記者應該深入到現場去尋找新聞,之后再對比較專業的學者進行采訪,最后對新聞內容進行整理。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應該加強合作和交流,有序的去進行相關工作,提高收視率。
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進行創新,強化專業化培養工作也十分重要。新聞節目應該將更多的時間及精力放在民生方面。不斷對社會上比較關注的熱點及難點進行深度報道。與此同時,選用合適的編輯方式,不斷強化互動閱讀體驗,提高觀眾對電視新聞節目的關注力度,促進電視新聞節目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新媒體方式不斷發展過程中,新聞工作人員應該不斷創新,使新聞行業能夠更快的適應時代發展,進一步推進新聞行業創造出更好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1]王昱.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采訪及后期編輯技術創新[J].新媒體研究,2016,02:90-91.
[2]王瑜.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采訪的技巧與創新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6,05:108+115.
[3]曾悅.新媒體背景下新聞采訪與后期編輯技術的創新[J].西部廣播電視,2016,13:157.
[4]李倩.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采訪及后期編輯技術創新[J].新媒體研究,2015,0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