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彥萩
在當前背景下,我國電視臺發(fā)展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要想使播音主持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滿足大眾需求,不僅要建立統一的播音主持語言評價標準,更需要完善播音主持人員評價考評體系,促使廣播電視臺能夠擁有更多專業(yè)的播音主持人員,為電視臺發(fā)展提供動力。
雖然電視臺在錄用播音主持人員時會依照相應的標準進行聘用,但是由于不同地區(qū)對播音主持所制定的語言標準并不統一,因而在整體上缺少對播音主持人員統一的評價標準,而這一播音主持語言評價問題造成了以下幾方面不良影響:一是嚴重影響了電視臺播音主持行業(yè)內部秩序,由于在整體上缺少統一的評價標準,因此,現階段電視臺播音主持人員水平不一,專業(yè)素質能力參差不齊,影響了電視臺播音主持之間的有序溝通以及良好工作;二是部分播音主持人員只能符合自己當前所在電視臺的需求,阻礙了行業(yè)整體水平的提升,限制了電視臺的發(fā)展,當播音主持人員所主持的節(jié)目無法滿足其他地區(qū)需求時,該節(jié)目存在的穩(wěn)定性受到沖擊。
除上述問題外,現階段播音主持語言評價在工作考評中還存在著問題,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評價的專業(yè)性方面。該方面評價人員為從事播音主持時間相對較長的前輩、臺長,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上述人員工作經驗相對豐富,專業(yè)性能力相對較強,所采用的標準也更為專業(yè),能夠及時為電視臺播音主持人員找出他們在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為其做出適當的指導,但是由于他們更傾向于主觀評價,因此在評價過程中會帶有自己的觀點以及立場,所以客觀程度相對較差,無法真實評價出播音主持人員語言水平。二是收視評價方面。該方面主要以工作人員所主持節(jié)目的收視率作為參考,雖然該數據能夠反映出節(jié)目互動情況以及收看此節(jié)目的觀眾數量,但是評價內容相對片面,無法更權威地展示出播音主持人員的專業(yè)水平。三是觀眾評價方面。雖然這種評價方式能夠更全面地了解觀眾對主持人員語言能力的評價,能夠集合多種人的思維,平價面相對較廣,但是由于觀眾專業(yè)評價能力相對有限,無法站在電視臺發(fā)展角度上對播音主持人員進行語言評價,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要想更準確地評價出播音主持語言能力以及專業(yè)水平,各地區(qū)電視臺相關負責人員之間就應該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從而制定出更加統一的播音主持語言評價標準,選拔出更有助于電視臺發(fā)展的播音主持人員。
首先,需要制定出明確的語言表達能力標準,通過對應聘播音主持人員進行發(fā)聲技巧的考核,更深入檢測出播音主持人員的基本知識掌握情況,了解主持人員基本功能否達到電視臺發(fā)展標準,進而通過改變播音主持人員所處的環(huán)境,更有效地掌握該主持人員適合的風格,從而更專業(yè)地評判出播音主持人員整體能力是否能夠滿足該崗位需求。其次,需要制定出副語言的表達能力評價標準,從而使語言評價更加準確規(guī)范,使后期電視臺能夠依據不同人員所表現出來的能力,有依據地選擇出播音主持人員。
基于上文對當前播音主持人員語言評價考評體系的整體分析,筆者建議以及需要完善以下幾方面:
一是專業(yè)考評方面。在人員上依然選擇具有豐富播音主持經驗的臺長以及前輩作為評價主體,但是在具體評價數據上需要前輩以及臺長對自己所做出的不同評價指標給予相應的權重,同時評價負責人員還需要結合對該評價主體的詳細分析,避免其評價自己更感興趣或者自己十分不感興趣的內容,從而保證評價的專業(yè)性以及公平性。
二是觀眾收視率考評方面。通過上文的了解,我們也能夠發(fā)現該評價內容相對片面,因此,在考慮觀眾收視率的基礎上,相關人員還需要收集收聽觀看此節(jié)目觀眾人員的評價,同時也需要積極收集他人尚未觀看此節(jié)目的原因,對播音主持人員進行更加系統全面的評價。
三是觀眾直接評價方面。電視臺的發(fā)展需要觀眾的支持,在觀眾直接評價的基礎上,電視臺需要結合當前所做出的專業(yè)評價對播音主持人員進行整體分析,針對其確實存在的問題,電視臺需要為播音主持人員制定有針對性的改善策略,從而使其擁有更高的主持能力,能夠更好地符合電視臺發(fā)展需求。
綜上所述,語言評價作為判斷播音主持水平的重要參考,電視臺不僅需要結合社會發(fā)展背景建立更適合現階段所使用的統一語言評價標準,更需要立足大眾需求,使電視臺播音主持人員能夠得到更規(guī)范的管理,提高電視臺在整個傳播行業(yè)中的競爭能力。
[1]王韋皓,張宇楠.播音主持語言評價及體系建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4):107-108.
[2]陳偉.播音主持語言評價問題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6(15):144-145.
[3]張?zhí)焓?播音主持語言評價相關問題分析[J].青春歲月,2013(7):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