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甘嘉慧
人們在日常生活以及日常工作中,面對各方面的沖突、矛盾以及利益關系時所體現出來的價值態度以及立場被稱為價值取向。人們的實踐品格是其價值取向的主要方向,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對社會主體的價值選擇有一定的支配以及決定作用。而在此基礎上,對社會主體產生較大影響的因素為其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主體本身。由于廣播電視編輯工作的性質決定其必須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如此一來,才能夠讓其在日常生活以及日常工作中最大限度發揮其自身價值,正確引導人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對一個國家、民族、群體以及個人均有極大的作用與意義,能夠決定一個人應該使用何種方法來面對出現的難題,并且也能夠決定一個人在面對問題時,是否能夠采用正確的態度來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具有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具有較大意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新興媒體不斷增加,而不論如何,廣播電視均是功能最大的信息傳播媒體,其功能不可忽視。廣播電視編輯在平常的工作中需要對社會的熱門事件以及焦點話題開展采訪、構思以及編輯,再通過廣播電視將相關信息進行傳播。由此可知,廣播電視編輯具有較強的引導作用,編輯自身的職業道德、思想文化以及專業素質等均會對廣播電視以及人民群眾產生較大的影響與引導作用,這也是廣播電視編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主要意義。
我國對國內的新聞輿論媒體制定了相應的法律,例如《安全生產新聞工作管理規定》以及《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通過長期的分析與總結才得以發布,與我國的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的基本利益并無沖突,要求廣播電視編輯在遵紀守法的基礎上,允許其言論自由,前提為編輯必須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與義務,以向人民群眾進行正確的價值取向引導。
廣播電視編輯在對某一事情進行批判時,應該堅持客觀、公平、公正原則,做到置身事外,擺正位置、學會控制自身的情緒,拋開世俗理念以及個人好惡。與此同時,編輯還需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從社會道德以及社會角度來對問題進行思考,客觀地對該事情進行描述與判斷,發表公平、客觀輿論,且內容必須合法、合情、合理。
廣播電視編輯在工作期間,需要尊重該事件本身,重視客觀事實,必須對自身的言論負責,保證在對事件進行描述時,保持事件的真實。除此之外,廣播電視編輯在對某一事件進行描述的過程中,不能夠摻雜個人情感,不可夸大其詞,避免出現擾亂社會秩序的情況,并且不能夠使用隱晦言辭,以真實還原事件。
廣播電視編輯在對文字進行編輯的過程中,用詞應準確、科學,盡可能使用中性詞語,不可夾帶個人情緒、目的,不可利用廣播電視來宣傳自己個人意識、個人價值觀,以故意挑撥讀者情緒,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人民群眾利益以及危害國家利益。
廣播電視編輯的工作主要特點為集體性,對于某一廣播電視節目,如果只是依靠個人力量,是不能將節目呈現給人民群眾的,而是需要通過采訪、構思、編輯以及后期等多次通力合力才能夠實現。在工作過程中,編輯應該充分發揮其自身作用,通過節目將自己的構思進行全方位地闡述,積極創新節目傳播內容,并通過客觀、公平、公正的原則對該事件進行描述,傳播正確的價值觀,以促使廣播電視編輯實現社會價值。如果廣播電視編輯想要在傳播社會價值的過程中體現自我價值,就需將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進行完美融合,讓自我價值能夠在日常工作中充分體現,以實現超越自我、提升自我,以實現為人民群眾服務,正確引導群眾價值取向的主要目的。
廣播電視節目在播放之前,應該考慮人民群眾的接受程度,在對具有深意的內涵事件進行表達時,應該盡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進行傳播,讓觀眾在觀看電視節目的過程中能夠獲得精神以及審美方面的滿足感。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傳播時,亦不可出現媚俗現象。因此,廣播電視一方面需要娛樂大眾,另一方面也需要正確引導大眾。在引導大眾的過程中,廣播電視編輯應該對自身的審美能力以及審美的正確性提出更高要求。所以,編輯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將二重性原則融入美感標準,結合事件的主觀與客觀反映,有效結合社會審美與個人審美,將我國的社會政治標準與審美藝術標準相結合。
除此之外,廣播電視編輯在工作過程中還應該對節目的內容進行一定篩選,為觀眾選擇正確的、優質的節目。編輯還需要對播出的節目進行相應的審查,主要是對節目的前沿性、知識性以及理論性進行審查,以充分發揮其自身的審美價值取向。
當前在市場經濟以及競爭機制的運行中,廣播電視想要提升自身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就需要樹立品牌。就廣播電視而言,其樹立品牌就需要通過欄目來實現。廣播電視欄目在播出期間,能夠通過該欄目含有的優勢來體現,并且能夠將其核心價值充分體現出來。就目前而言,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廣播電視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也需要將其作為一件商品來提升其相關功能與質量。然而廣播電視這一商品與普通商品有一定的區別,例如廣播電視在制作期間,如果其主要目的是為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并不重視節目本身的內涵,就不能夠為觀眾的權益進行全面的保護,不能夠引導觀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如此一來,廣播電視也會逐漸失去其自身價值,并且得不到觀眾的認可。因此,廣播電視編輯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為觀眾提供更加高品質的電視節目,并可將我國傳統文化適當加入節目中,以制作出含有自身特色的電視節目,獲取人民群眾的支持與認可。
廣播電視編輯想要提升自我修養就應該時刻關注時事新聞,注重新聞的事實,進行書本閱讀,豐富生活活動,尋找體驗生活的機會。與此同時,編輯還應該在實際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溝通交流能力,積極提升自己的編輯能力。還需要將國家利益、集體利益以及個人利益結合起來,以提升自身的責任感。
在如今經濟飛速發展以及新興媒體不斷壯大的社會環境中,多種類型思想在社會中被傳播,其中的負面思想會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價值取向產生較大影響。而廣播電視編輯的工作責任就是要正確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可見廣播電視編輯自身的價值取向是否正確,對是否能夠正確引導人民群眾具有較大的作用與意義。
[1]張玉杰,李健,武平.淺談新時期如何提高廣播電視編輯的業務水平[J].戲劇之家,2015(08):137.
[2]香棠.基于新時期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策劃的創新取向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6,2(14):146-147.
[3]蔣宏艷,左鵬環.探析新時期廣播電視編輯的價值取向[J].新聞研究導刊,2016,7(08):188.
[4]太陽.淺談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思維若干問題的幾點思考[J].教育,2016(03):120.
[5]楊志軍.淺析新時期地方電視新聞編輯技巧[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9):5.
[6]王麗萍,薩仁高娃.新時期廣播電臺新聞編輯策劃的創新與取向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