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展
2014年12月25日,中廣協交宣委2014年會長會在天津召開。在此次會議上,為了進一步整合全國交通廣播應急資源、開展應急廣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建立應急合作報道機制、策劃組織重大應急宣傳活動,交宣委組建了全國交通廣播應急聯盟,規定各成員單位對重大突發事件及重大應急主題宣傳活動實行“聯制聯播、共同發布”。
2015年初,全國各省市共有已授牌應急廣播19家,正在申報的15家。經過兩年的發展,截至目前,全國共有已授牌應急廣播41家,正在申報的9家。
兩年間,全國交通廣播應急聯盟持續推動全國各省市交通廣播之間的強強聯合,不斷向縱深發展。聯盟成員單位間初步實現了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各地應急廣播融合宣傳的傳播力、輻射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在更大范圍內擴大了社會影響,提升了宣傳實效。
目前,全國交通廣播應急聯盟共享資源的內容包括:1,節假日高速公路中重大通行和氣象預警信息;2,國省道連接段擁堵和施工信息;3,機場進出港航班動態和特殊天氣信息;4,節假日重大景區預警信息;5,災害性天氣和重大突發事件。
在近兩年的突發事件報道上,全國交通廣播應急聯盟成員都進行了積極響應,承擔起了應急廣播應有的責任。下面列舉一些報道中的典型案例
2016年5月23日零點十分左右,一輛裝載了30多根十多米長預制水泥管樁的卡車,在上海高架道路上發生嚴重車禍,導致高架主橋面翹起損毀,高架及地面交通均無法通行。上海交通廣播立刻開啟通宵直播模式,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起到了實實在在的作用。
2016年10月10日凌晨,溫州市鹿城區4間農房突然倒塌,多人被埋。溫州交通廣播啟動了突發事件應急直播模式,搶在互聯網之前,全面、客觀、詳實地發布了農房倒塌事故的權威信息,正確引導了輿論。
2016年9月27日上午,一名小女孩因車禍重傷昏迷,急需轉院,但高速封路。河北交通廣播第一時間聯系醫院、交警等多部門進行協調。最終由于救助及時,孩子脫離了危險。
在惡劣天氣中,應急廣播更是沖鋒在前。2016年11月22日早上8點半,一輛營口開往保定的客車上有乘客發來求助,因降雪封路,該客車已在唐津高速上堵了19個小時。天津交通廣播聯手河北交通廣播,啟動應急預案,協調交警開辟綠色通道。53名乘客最終平安回家。
同一天,河南遭遇暴雪襲擊,一名礦工工作時雙腿被壓斷,必須在12小時之內趕到醫院,但因為大雪被堵在快速路上。獲悉此情,河南交通廣播立刻啟動應急預案,開辟綠色通道。最終,傷者血管接續成功,轉危為安。
2016年6月到7月,全國多地發生了暴雨及洪澇災害,各地交通廣播及時響應。
2016年6月30日,湖北省發生當年第四輪強降水,楚天交通廣播推出連續110小時大型應急直播《迎戰大暴雨特別直播》,派出18個報道組、30多名記者主持人,奔赴一線報道最新災情和救援。
2017年1月18日,春運第一天,武漢市遭遇濃霧天氣,交通受到極大影響。武漢交通廣播調整播出內容,增加應急信息發布,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兩年來,全國交通廣播應急聯盟成員在應急突發報道工作中主動作為,發揮了應急廣播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目前,全國交通廣播應急聯盟的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應急突發報道上,各臺不再單獨作戰,聯盟的整體效應已經顯現,成效顯著。在全媒體時代,聯盟在內容生產上已經有了保障。盡管如此,應急報道的聯動還存在瓶頸。
今后,在繼續鞏固已有信息平臺的基礎之上,可以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應用:
突發事件發生之后,記者在現場的觀察至關重要。在平臺現有技術條件下,記者在現場使用@radio АPP錄下連線內容上傳至平臺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此外還可以減少記者為多個電臺重復連線的工作量。
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應急突發報道相結合,用迭代思維經營應急廣播,將推動應急廣播融入互聯網話語體系,進而實現從跨媒體到融媒體的發展,為應急廣播事業的騰飛插上翅膀。
交宣委現有八個區域協調網,在此基礎上,組建區域應急聯盟,打通省域界限地域瓶頸,共享信息資源,形成一張網,部分解決應急沒有統一頻率的問題,從而更好地服務出行人群。
應急廣播任重道遠,前景廣闊,未來將會助力交通廣播向縱深發展。讓我們攜起手來,開拓廣播市場新的需求和空間,引領廣播走向媒體的藍海,再創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