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傳璽
(中國礦業大學 體育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
武傳璽
(中國礦業大學 體育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利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對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SWOT(優勢、劣勢、機遇、威脅)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具有資源豐富、融合性強的優勢,具有市場開發難度大、缺乏專業的復合型人才的劣勢,具有國家政策支持,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持續增長的機遇,以及市場競爭激烈與外部風險因素較多的威脅。針對以上研究結果,提出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優化網絡服務平臺、強化安全保障體系以及加大政府引導力度與建立復合型人才培養機制的相關對策,旨在為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互聯網+;體育旅游;SWOT分析法;對策
2016年5月5日,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1],該規劃明確強調大力發展“體育+”,積極拓展體育新業態,引導和支持“互聯網+體育”發展,與旅游部門共同研制《體育旅游發展綱要》,開展全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推介,打造一批體育旅游重大項目。由此可見,在“互聯網+”的宏觀背景下,體育產業進入了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其中體育旅游產業逐漸興起并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據芒果網發布的《2015年度旅游市場盤點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居民用于旅游消費的金額同比上漲28.6%,其中用于購物的消費高達57.3%,其余住宿、景點的比例則分別為20.8%、18.3%[2]。這些數據說明了我國旅游市場已經進入爆發期,形成了購物、酒店、餐飲等一體化的運營模式。然而在這種形勢下,我國體育旅游產業僅占據旅游業總規模的5%,遠遠低于發達國家25%的比例[3]。因此利用互聯網的傳播優勢,將體育旅游產業與互聯網進行結合,可以有效提高體育旅游產業的知名度,優化其營銷流程,實現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的現代化發展。
近年來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增長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體育旅游產業作為新型的特色旅游形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與支持。體育旅游產業,即為了滿足旅游者的體育與旅游的雙重需求,以各種體育資源為載體,為旅游者提供娛樂、健身等休閑旅游服務的經濟活動集合,是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性發展的新型服務產業[4]。同時伴隨著“互聯網+”戰略計劃的提出,實現體育旅游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打造網絡化的體育旅游營銷平臺,促進體育旅游產業現代化的發展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經過大量體育旅游文獻資料的整理與分析,本文對“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界定的概念如下:“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與互聯網平臺,將體育旅游資源與互聯網進行深度融合,為旅游者提供現代化的體育旅游商品與服務,形成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的經濟發展新形態。本文借助SWOT模型對“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內部的優勢與劣勢、外部機遇與威脅進行分析,能夠有效辨別其內外部發展環境,從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戰略計劃與對策,為“互聯網+”背景下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SWOT分析法又稱為態勢分析法,是管理學領域中的一種戰略分析方法。SWOT的四個字母分別代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遇(Opportunity)、威脅(Threat)。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將研究對象主要的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諸多因素,通過調查列舉出來,然后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5]。利用SWOT方法對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進行分析,可以有效找出其內外部影響因素,對于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1 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優勢
1.1.1 互聯網+體育旅游的資源豐富
我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具有優越的地理條件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為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衍生出的體育旅游項目包括各種體育賽事游、體育場館游等體育觀賞型的項目,除此之外,借助地理位置的自然條件,我國還擁有多種特色化的體育參與型旅游項目,諸如東北的冰雪運動、西部的山地運動、沿海城市的水上運動等[6]。按照體育觀賞游和體育參與游兩種體育旅游類型進行分類,整理后的體育旅游項目如表1所示。

表1 我國部分體育旅游項目類型
由表1可知,我國體育旅游項目豐富,種類多樣,而且極具娛樂性和健身性。目前體育觀賞游以體育賽事和體育場館為主,體育參與游則以冰雪運動、山地運動和水上運動為主,相比較而言,體育參與游的項目和類型要多于體育觀賞游,這是因為體育參與游更具娛樂性,在旅游的同時還可以參與健身,逐步發展為體育旅游產業的主流發展方式。除此之外,我國體育旅游資源還包括民間體育旅游運動、各種民俗節日等特色化體育旅游資源。豐富的體育旅游資源為互聯網模式的發展提供了保障,互聯網+體育旅游資源還可以擴展為體育旅游商品的制作、數字傳媒等服務,能夠充分調動起傳統體育旅游產業的積極性。總體而言,互聯網+體育旅游的資源豐富,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通過體育旅游市場的不斷發展與布局,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將會成為我國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1.1.2 互聯網+體育旅游的融合性強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的滲透率越來越強,互聯網+傳統行業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6.88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0.3%,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6.20億,有90.1%的網民通過手機上網[7]。由此可見,移動互聯網塑造了新型的社會生活形態,而互聯網對整個社會的影響也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在此宏觀背景下,體育旅游產業借助互聯網的傳播優勢,打造全新的體育旅游生態模式是至關重要的。我國體育旅游資源豐富,但是存在輻射范圍小、知名度不高以及營銷模式落后等問題,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體育旅游的融合營銷模式,能夠有效提高體育旅游資源的知名度,建立便捷的網絡營銷平臺,對于優化體育旅游產業服務模式,完善體育旅游布局具有重要的意義。如阿里旅行APP推出的體育旅游專屬頻道,該頻道利用O2O商業營銷模式,包含了海釣、足球、騎行等多種體育旅游項目,提供酒店、餐飲等一系列旅游要素,同時搭建了支付平臺和反饋專區,為旅游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這種服務模式即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代表,是其發展的重要方向,體現出互聯網與體育旅游產業的強融合性的特點。互聯網能夠為體育旅游產業起到線上宣傳和營銷的作用,而體育旅游產業則能為互聯網提供線下旅游資源和服務,兩者的結合不僅推動了體育旅游產業的融合創新機制發展,更是促進了體育旅游產業結構的變革,對引導體育旅游消費,完善體育旅游產業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1.2 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劣勢
1.2.1 市場開發難度較大
近年來,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在我國政策的支持下逐步興起,在局部地區取得了良好的運營效果,但是從長遠來看,其宏觀方面的總體規劃與戰略布局、微觀方面的服務質量與用戶體驗尚未形成標準,導致市場規模較小,難以拓展多元化的發展模式。究其原因,是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市場開發難度較大造成的。目前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提供的服務產品較多,但是尚未形成完善的規模,對價格定位、市場需求、地區差異等要素也沒有規范。就線上而言,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要遠遠高于常規的旅游產品,如運動地球體育旅游服務預定平臺提供的曼聯足球夏令營,該產品只包括餐飲、酒店、足球培訓、部分景點等費用,其售價就高達14 300元人民幣,可以看出該類體育旅游產品定位的消費群體較為高端,很難滿足普通人的體育旅游需求,若是降低產品價格則會影響其公司的盈利,因此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在盈利模式和用戶需求方面很難做到均衡化發展。對于該產業的線下布局,如貴州地區的山地戶外運動,這是一項集吃住行游娛購于一體的綜合性體育旅游服務,但是受當地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響,其水陸空的交通建設仍為閉塞,極大削弱了地區性特色化體育旅游的優勢與競爭力[8],因此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線下布局也存在難度。總體來說,目前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市場開發難度較大,在價格定位、資源整合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發展與完善。
1.2.2 缺乏互聯網+體育旅游專業的復合型人才
由于我國體育旅游產業起步較晚,在體育旅游開發與管理方面極度缺少人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影響了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雖然近年國內高校增設了體育旅游專業,但在人才培養機制上還是存在專業設置不靈活、專業性不夠突出,人才適用性差等問題[9],很難滿足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需求。在“互聯網+”的戰略驅動下,體育旅游產業與互聯網的結合更是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目前我國從事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主要人才大多是互聯網專業領域的管理者,部分體育類、旅游類或體育旅游類的人才,而懂“互聯網+體育+旅游”這樣的復合型人才幾乎沒有,這就導致了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在市場開發、旅游管理、體育營銷等方面發展緩慢,對體育旅游資源的利用與開發,以及與互聯網的融合存在欠缺,嚴重影響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另外,高校體育旅游專業的人才就業面相對較窄,就業機會較少而且與旅游企業聯系不夠,導致了體育旅游人才的需求難以與旅游企業實現完善對接。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是新時期的發展方向,對于我國體育旅游產業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互聯網+體育旅游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問題需要引起相關部門和高校的重視,加快“互聯網+體育+旅游”復合型專業的設置與人才的培養,為我國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3 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機遇
1.3.1 國家相關政策支持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以及承辦了多項國際體育賽事之后,體育產業在我國的地位越來越高,逐步發展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增強體育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力量。而作為體育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旅游產業,在“互聯網+”的戰略背景下,實現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對于引導體育消費,調整體育產業產業結構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也越來越受到國家的支持與重視,并得到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和保護。

表2 “互聯網+”與體育旅游產業的相關國家政策
由表2可以看出,自從2014年10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之后,體育旅游產業才真正開始興起。進入2015年后,隨著“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提出,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開始了融合性發展,國家政策也加大了扶持力度,直到2016年5月發布的《關于推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合作協議》,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才完全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為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契機,體育旅游產業所需要的資金支持、用地指標等相關要素都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因此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要抓住國家政策機遇,跟隨政府對體育旅游產業的引導,加強兩者的融合創新發展,打造現代化的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模式。
1.3.2 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持續增長
在線旅游市場是指在線旅游服務提供商借助互聯網平臺,采用線上或線下的多種支付方式,為旅游者提供交通、住宿、門票等旅游要素的綜合信息檢索、咨詢與預定服務從而形成的市場[10]。這種在線旅游市場以在線旅游社(OTA)為主要發展模式[11],采用“互聯網+”的核心理念,能夠借助互聯網平臺實現在線購買旅游服務,因此可以較為明顯地反映我國在線旅游市場的發展態勢,間接體現出“互聯網+旅游產業”的融合性發展狀況。

圖1 2011-2015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
如圖1所示,我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由2011年的1 297.1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4 737.7億元,而增長率則有所下降,由52.3%下降至49.6%,但是從總體來看,在線旅游市場的交易規模依然呈上升趨勢。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的持續增長說明“互聯網+旅游產業”的發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運營效果,為“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結合提供了發展契機,體育旅游產業通過在線旅游市場的服務平臺,能夠很快適應與互聯網的結合,實現“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應用與完善。同時,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的增長速度減慢,這是國內旅游市場趨于成熟,旅游模式單一化造成的現象。而體育旅游產業具有多種類型的戶外運動旅游項目,能夠為旅游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可以預期,“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模式具有極大的發展前景,能夠有效促進我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的增長。
1.4 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威脅
1.4.1 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市場競爭激烈
自從體育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以來,體育市場便迅速擴大,各類體育消費也加快增長。體育旅游產業作為體育消費的首要支撐點,受到了來自各方的關注與重視,而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這一新型的結合發展模式,更是引起了各大公司的重視與競爭,各自加快了體育旅游市場的布局,意在打造新生態的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

表3 各大公司布局“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現狀
如表3所示,各大公司在“互聯網+”的模式下,大部分以體育旅游票務為切入點,進行體育旅游服務預定平臺的開發與建設。同時這些公司在進行戰略布局時,經常會采取依托雙方的資源來進行戰略合作的方式,如萬達公司與同程旅游公司的合作,兩者共同制定了體育旅游O2O戰略,即采用“互聯網+”模式,借助線上平臺進行資源購買,同時為用戶提供線下體育旅游服務,讓用戶在線下進行消費的一種新型營銷手段。這些公司的戰略計劃雖然可以激活體育旅游市場,但是也會對目前的體育旅游產業造成沖擊,導致其布局混亂,加劇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模式的競爭。這是因為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模式較為新穎,市場需求還尚未形成規模,在價格、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方面也缺少行業標準。同時,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尚處于萌芽期,同質類的體育旅游產品大量供給,會導致供過于求的現象出現,在發展過程中公司為了占據體育旅游市場份額,必將采取降價、促銷等營銷手段來增加公司利潤,屆時將會進一步加劇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競爭。
1.4.2 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外部風險因素較多
作為現代化的體育旅游產業,與互聯網進行結合是一種必然趨勢,其發展模式也正逐步由傳統的OTA模式向O2O模式演變。O2O模式是OTA模式的升級,它由單純的在線旅游社轉變為以用戶體驗為核心進行線上線下同時提供體育旅游資源服務的一體化發展模式。然而這種優秀模式同時也為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帶來了較多的風險,一方面,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和營銷,部分商家為了擴大宣傳度和提高吸引力,經常會出現過度夸大體育旅游信息和服務項目的現象,而一旦用戶體驗與線上的信息不符,就會對線上旅游信息的真實性產生懷疑,從而選擇其他商家或者其他服務,不利于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體育旅游產業以參與型的項目居多,游客在參與的過程中有可能發生危險等情況,其人身安全未得到有效的保障,線上的旅游保險機制也未能健全,因此存在極大的弊端,需要引起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足夠重視。除此之外,游客量的增長會對體育旅游產業的環境、資源、設備產生巨大的壓力,線下整體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不高,游客受季節性影響較大等因素都是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外部風險。因此實現互聯網與體育旅游產業的良性結合,需要以游客需求為向導,采用多種防范措施來進行外部風險因素的規避。
2.1 充分挖掘線下資源,加大市場的開發力度
我國國土面積大,具有平原、山區、河流與海灘等多種地形,多種民族特色化體育表演資源以及各類體育賽事。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要加強線下特色資源與互聯網融合,充分挖掘和利用體育旅游線下資源的優勢,打造冰雪項目、戶外營地、體育旅游大會和體育旅游博覽會等精品體育旅游線路的網絡化發展格局。同時,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要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和地區差異等營銷要素,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用戶需求進行差異化的價格定位,加強市場開發力度,打造知名的特色體育旅游產業帶,如民族特色體育旅游文化的開發、國內外高端體育賽事的體育旅游服務等,將這些特色體育旅游資源與互聯網進行融合,借助網絡平臺對其進行宣傳和運作,能夠有效提升體育旅游資源的知名度,加大對線下游客的吸引力,進一步擴大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格局。
2.2 優化網絡服務平臺,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核心即網絡服務平臺的建設,將體育旅游資源通過網絡服務平臺進行宣傳和運營是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構建網絡服務平臺,最重要的即資源整合與服務內容的建設,目前我國互聯網+體育旅游網絡服務平臺已經初具雛形,在預訂票務和在線咨詢方面都做到較為完善,然而具體到體育旅游服務方面還存在不足,用戶體驗方面更存在欠缺,因此優化網絡服務平臺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大部分的網絡服務平臺都以體育旅游票務為切入點,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娛購這六大旅游要素,但在特色化內容、價格定位與用戶反饋等方面的設置還不完善。互聯網+體育旅游網絡平臺需要以用戶體驗為出發點,在普通的體育觀賞游、體育參與游的基礎上增加諸如體育賽事旅游、民族民間體育表演、高爾夫運動游等特色化體育旅游項目,優質的體育旅游資源是體育旅游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強化體育旅游資源建設有助于促進該產業的成熟化發展。同時網絡服務平臺需要優化服務流程,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預訂票務、吃住行游娛購等旅游要素,建立用戶反饋專區和在線咨詢板塊,為用戶提供各種咨詢服務,在加速線下布局的同時強化線上服務體系,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2.3 強化安全保障體系,減少外部風險要素
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為游客提供了新型的預訂方式與特色的體育旅游資源,但是目前對游客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還存在欠缺,尤其是參與類的體育旅游項目,如冰雪運動、水上運動等,這些體育旅游項目的外部風險要素也較多,對游客本身會產生潛在的威脅。基于此,網絡服務平臺一方面可以建立旅游信息提醒機制,在線上針對潛在的風險進行分析與警示,同時與游客簽訂旅游安全協議書,提供個人旅游意外保險服務。另一方面要加強服務信息監督機制與投訴平臺,對網絡服務平臺展示的信息真實性與線下服務的安全性進行監督與檢查,一旦發現商家存在虛假宣傳、信息不符等現象,立即責令其進行整改,把游客安全上升到絕對高度。另外還需要加強線下體育旅游項目和設備的完善與檢查,排出一切危險因素,把外部風險等級減至最低。通過線上線下聯合建立安全保障體系,為游客提供安全性極高的現代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體育旅游服務。
2.4 加大政府引導力度,建立復合型人才培養機制
政府的引導對于互聯網與體育旅游產業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將體育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建立體育旅游節、體育小鎮、體育旅游博覽會等特色的體育旅游項目,然后通過互聯網服務平臺進行信息宣傳和預訂票務等服務,這對體育旅游項目的招商引資,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具有極佳的效果。同時,政府可以與高校建立聯合培養機制,定向培養互聯網+體育+旅游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如高校可以采用體育學院和旅游學院以及信息學院相關專業融合性發展的方式,增設互聯網+體育旅游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和實踐,培養能夠勝任新時期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而政府部門可以為這些人才提供就業機會,建立企業與人才的直接對接的招聘方式或者提供體育旅游規劃職位,使兩者相互促進與發展,建立完善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機制,為互聯網+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具有極佳的發展前景,對于推動我國體育旅游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因此體育旅游資源要充分利用國家政策支持,實現與互聯網的融合,同時不斷加強市場的開發力度,強化體育旅游項目與網絡服務平臺的融合建設,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建立安全保障體系,把外部風險等級降至最低。最后政府應當加大引導力度,建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機制,全方位為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總而言之,互聯網+體育旅游產業面臨著良好的內外部發展環境,兩者的融合是實現我國體育旅游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式,將會成為推動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網絡化與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1]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EB/OL].http://www.sport.gov.cn/n316/n340/c723004/content.html,2016-05-05.
[2]芒果網.2015年度旅游市場盤點報告[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422764.html,2015-12-28.
[3]搜狐體育.布局體育旅游的巨頭們:在體育旅游萬億級藍海起航[EB/OL].http://mt.sohu.com/20160515/n449591610.shtml,2016-05-15.
[4]楊秀芝.我國體育旅游開發與發展對策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11):32-34.
[5]劉衛國,吳曉山,李志清.桂林戶外體育旅游營銷開發的SWOT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8(6):25-28.
[6]盧長寶,郭曉芳,王傳聲.價值共創視角下的體育旅游創新研究[J].體育科學,2015(6):25-33.
[7]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601/W020160122639198410766.pdf,2016-01-22.
[8]張油福,國偉,黃曉曉.貴州發展山地戶外體育旅游休閑產業的SWOT分析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66-70.
[9]單鳳霞.我國與英美等國體育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J].體育學刊,2015(4):66-70.
[10]易觀智庫.中國在線旅游市場年度綜合報告2016[EB/OL].http://www.imxdata.com/archives/6451,2016-05-08.
[11]張海鷗.我國旅游OTA發展態勢探析[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4(2):154-160.
SWO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Internet+sports tourism industry
WU Chuan-xi
(Inst.ofPE,ChinaUniversityofMiningandTechnology,Xuzhou221116,Jiangsu,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WOT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Internet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with the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et+sports tourism industry has the advantages of rich resources and strong integration. However, it has disadvantages of difficult market development and lack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It has the opportunities of national policy support and the increase of online travel market transactions. However, it has more threats of market competition and external risk factors. In view of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ncrease the market development, optimize the network service platform, strengthen the security system, increase the government guidance and establish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the compound talent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Internet+;sports tourism;SWOT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2016-11-29
武傳璽(1993- ),男,山東臨沂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管理學。
G80-052
A
1009-9840(2017)01-00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