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曉陽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多方位多層面切入,體現相關特質的文化產品往往容易產生特殊的影響力。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視連續劇《瑯琊榜》于2015年9月播出以來創造了頗高的收視率,至今不少觀眾仍念念不忘其義薄云天的英雄情結、感人至深的人文情懷、懸念迭出的精彩故事、水墨韻味的視角設計、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以及蘊含其中的思想和文化含量。以往形成很大社會影響的《渴望》《霍元甲》《四世同堂》等優秀電視連續劇,都是從不同角度映射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的光芒。《瑯琊榜》的成功,同樣因其獨具的文化價值。
一、 史詩氣質
編劇海宴,制片人侯鴻亮,導演孔笙、李雪,主演胡歌、劉濤、王凱等,以及其他演員和相關藝術創作人員,共同傾情創作出一部讓人蕩氣回腸的54集電視連續劇《瑯琊榜》——
“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作為江湖上第一大幫“江左盟”的首領,梅長蘇有著江湖至尊的地位,卻背負著巨大的冤案與血海深仇。11年前,北魏興兵南下,大梁國的赤焰軍少帥林殊隨父帥林燮出征、率七萬將士抗擊敵軍,不料因奸佞陷害全軍含冤埋骨梅嶺。林殊意外拾回殘命,歷經至親盡失、削骨易容之痛,化身江左盟的宗主梅長蘇,等待時機復仇雪冤。11年后,年近30的“麒麟才子”梅長蘇重返帝都,整個人透著一股深邃的滄桑與悲涼。他周旋于權高位重身份不凡的各色人等,短短兩年左右,于看似不經意間,以病弱之軀撥開重重迷霧,掀起血影驚濤昭雪多年冤案,輔佐明君靖王登太子位,為七萬赤焰忠魂洗雪了污名。為解突然出現的敵軍壓境之困,為解國內無帥危機,他又毅然束甲出征,以最后的三個月生命極限變梅長蘇為林殊,平定國家邊患,一了英雄心愿。
以上電視劇故事概略,無從生動形象地反映這部劇的懸念迭出、引人入勝。《瑯琊榜》通篇充滿智慧謀略的張力,各方勢力的較量錯綜復雜,白熱化的對峙不時出現。梅長蘇運籌帷幄酣暢淋漓,各色人物的智謀應變也豐富異常,對話尤具吸引力,其間不乏情趣與詩意。配樂和主題歌或典雅或激越,動人心弦。考究的古裝禮儀,淡雅的整體畫面,都呈現出雅致雋永的中國風。全劇鋪陳大氣磅礴,藝術設計匠心獨具,其文化魅力藝術風格需直接觀劇品味方能真切體會。
家國情懷的思想情感蘊含在鮮活的劇情中。史書萬卷,字里行間都是“家國”二字。家國在中國人心中,是永不衰竭歷久彌新的精神資源和精神核心。影視藝術的感染力影響力,關鍵在于劇情是否有獨樹一幟的精彩內容、情節架構,有力透紙背的人文情懷人性風骨,有獨特的思想和文化價值。《瑯琊榜》作為虛構歷史故事,在藝術上的想象和表達空間十分廣闊,縱橫捭闔。有生死契闊的男兒情義,有血雨腥風的皇權霸業,更有滔天風云深處的悲憫情懷。雖為虛構,卻虛中有實。縱觀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文化,這部具有史詩氣質的作品,會給人帶來一種真實的認知感受。藝術創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虛與實、強與弱、濃與淡、重與輕、有情與無情、過去與未來、真善美與假丑惡……“一卷風云瑯琊榜,囊盡天下奇英才”。故事中種種價值取向高下沖突,形成了緩緩道來又跌宕起伏的一幕幕活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對推進中國的現代化,并破解人類在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許多問題,有著今天的時代價值。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追求真相、鞭撻丑惡,撥亂反正、公平正義,無私無畏、重情重義,是蘊含在《瑯琊榜》這部古劇中的當下思想文化價值,能夠激起人們內心深處的記憶與共鳴。即使面對年輕觀眾,也因其凸顯的史詩般的正面導向,以及唯美的藝術語言而富有潤物無聲“以文化人”的作用。也因此,這部劇便有了一種獨特魅力,能夠同時吸引幾代人的目光。
二、 情智交融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瑯琊榜》情智交融,多處細節峰回路轉動人心魄感人至深。林殊與蕭景琰、霓凰、蒙摯、蕭景睿、言豫津、沈追、蔡荃、夏冬、宮羽等人的關系和情感既錯綜復雜又深厚至純。誠如制片人侯鴻亮所言:海晏將浩氣給了蕭景琰,將仁恕給了蕭景睿,將曠達給了言豫津,將榮光給了霓凰,將疏狂給了藺晨,將純粹給了飛流……最后將一顆不滅的赤子之心給了林殊,在人性的漆黑夜色里,這一盞心燈明如皓月。
曾是林氏麾下一員的禁軍大統領蒙摯,得知梅長蘇實為因病易容的林殊后便忠心耿耿全力助其成事;霓凰以女性的敏感聰慧覺察梅長蘇即是自己青梅竹馬早有婚約的林殊,最終灑淚相認卻不能對他人言說;正直睿智久經沙場的蕭景琰,偶然間發現梅長蘇的一些動作與摯友林殊相似,感覺他就是與自己從小一起長大情感深厚始終不能忘懷的林殊,卻苦于得不到證實,還因一次深深的誤會怒讓梅長蘇另擇其主。梅長蘇為了匡扶正義忍受著不能相認、不能解釋、不能暢所欲言的內心諸多苦楚,義無反顧為景琰出謀劃策直至時機成熟明了真相共成大業。
以一介布衣身份從江湖之遠飄然而入廟堂之高,梅長蘇深謀遠慮、剛毅堅韌、睿智機敏,巧妙依托昔日人脈,殫精竭慮,探尋置敵于死地的路徑,以堅忍不拔的過人毅力支撐病弱之軀,步步為營,甚至深入虎穴命懸一線,最終昭雪歷史冤案,還受害者以公平。
劇中主角所闡釋的故事扣人心弦傳神有味,其他正、反角色的表演也精彩紛呈。故事邏輯嚴密層層遞進,不同人物的性格刻畫極其鮮明而又生動自然,深深吸引著觀眾持續觀劇欲罷不能。
這部劇無論是情理交融的人物故事,還是場面的大開大合或小橋流水,均體現著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底蘊,體現著創作團隊的深厚功力。一部優秀的電視劇,其價值正在于自身的美感強度、思想深度和情感濃度。
三、義薄云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愛國愛家、忠孝仁義、嫉惡如仇、伸張正義、士可殺不可辱等有著根深蒂固的傳承堅守。《瑯琊榜》能夠贏得普遍認同,正在于有著義薄云天這樣的靈魂。這也是這部作品充滿吸引力、能夠成為優秀作品的核心所在。概言之有如下三點:
其一,英雄氣。 從孟子的“浩然正氣”“舍我其誰”到王陽明的“此心光明,亦復何言”,讓人看到自古以來,家國的使命、內心的光明,總是一股“沛乎塞蒼旻”的浩然正氣,帶給人的是無限超越的現實可能。慎終追遠,《瑯琊榜》有一股浩然之氣貫穿始終。劇情達到高潮時,撼人心魄的英雄氣感天動地。無論是梅長蘇、蕭景琰,還是其他正直有良知的知情者,都不能忘懷當年的那段歷史,歷盡艱險也要還歷史真相于天下,還七萬忠魂一個公道。天道昭昭,人間真情,慷慨悲歌,義薄云天。文學藝術有娛樂消費功能,但立意高遠、入情入理、令人信服的作品,更具有時代、民族的精神品質、精神瑰寶、精神能量,體現著也充實著、提升著受眾的靈魂。
其二,兒女情。國家歷史的大情大愛往往會覆蓋個人的兒女情長,在特定環境中、在重大使命面前,古今皆然。《瑯琊榜》中翻云覆雨間,麒麟才子逢招拆招,似乎游刃有余,但面對摯友疑云、兄弟情義,他卻屢屢逃避。對于近在咫尺的霓凰郡主,林殊也是一瞞再瞞,三緘其口。除了身負雪恥重任,也自知病體難久于人世,自然把情感深藏于心。雖然后來被霓凰一再追問無法繼續隱瞞,仍義無反顧堅持自己的選擇,理性中是一往情深。林殊與蕭景琰的深厚情誼是這部作品的重頭戲。同名小說中有一個感人細節,那就是林殊在景琰房里閱讀文案時,頭也不抬伸手取自己吃了會嚴重過敏的點心榛子酥,在遞進嘴的瞬間,手上點心被景琰出其不意搶下扔掉。摯友從小就知道他的身體狀況要保護他,他經此一試后確切判斷景琰已知自己是誰,隱忍著心中的痛楚借口家中有事迅速起身回府。蕭景琰與林殊是表兄弟,年齡相仿志同道合手足砥礪從小一起長大。林殊深深了解景琰,清楚他一旦知道自己是誰勢必竭力保護,依自己的性格難以接受。更何況自己全力扶持的這位新君,會因知道真相增加太多心理負擔,于大局不利。林殊寧可把更多重壓艱險擔在自己肩上。同名小說寫到太子景琰無意中得知梅長蘇就是林殊時,內心的震驚如山呼海嘯,立即策馬狂奔蘇宅又中途強行勒住韁繩使馬身幾乎直立,自己被重重的摔落下來,而后強忍不能前去相認的痛苦掉頭徐徐返回這一節,尤其撼人心魄,動情深處催人淚下。電視劇限于篇幅未能展示這些細節,顯然留下遺憾。
其三,赤子心。從精神層面來感受,《瑯琊榜》主角林殊尤其打動人的是至死不渝的赤子心。始,是為數萬名含冤者正名還公道于天下;終,是為國家社稷心系蒼生赴湯蹈火。撥開沉沉眸色,拋去詭譎莫測的謀算,縱然容顏大改,不變的是光風霽月的胸懷,是家國天下的信仰,是多少黑暗和磨難也掩蓋不了的赤子之心。其赤子心可從“天、地、心”的視角來解讀。在德國思想家雅斯貝爾斯所提出的人類軸心時代,中國思想的精髓涵蓋多方面,其中又以“天”“地”“ 心”“ 道”為最,歷時數千年影響至今。宋儒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成為歷代有宏圖大略者的人生價值選擇。“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莊子)的境界少有人企及,卻也不乏仰慕追求者。“天人合一”的天既指自然規律,也指天道常理,代表著人類精神和道德的終極,是美德的源頭和衡量人類行動的標準。涵蓋天地,可積聚人生之精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至于王陽明的心學更是博大精深,心即理,強調立志,力行,致良知,知行合一。《瑯琊榜》“既見天地,又見眾生”。林殊集天地心于一體,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其精神力、意志力過人,不忘初心,克服萬難將抱負付諸行動,百折不撓終達目的,使理想人格具體化,可觸可感有血有肉,可歌可泣呼之欲出,赤子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這部劇也因此讓觀眾贊嘆不已久久回味。
成功的電視劇,演員的表演極為關鍵。英雄歸來,洗雪沉冤;心懷百姓,擁立賢明;扭轉朝政頹勢,開創政治清明;追求公平正義,智慧謀略服務于治國平天下之抱負。對這樣的訴求,主演表現出色,其他演員顯示出與主角很高的契合度又各得其所,同樣表現不俗。電視劇在細節上下了不少功夫。語言個性化、豐富生動而又簡潔干凈頗具功力。服飾、禮節、建筑、道具、內景、外景等均為精心構建,磅礴而不失詩意。整體畫面特色鮮明,極富視角和心靈的沖擊力,很好地服務于主題。《瑯琊榜》沒有懸念地成為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短時間內即獲好評無數,贏得國際國內諸多榮譽。
結語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有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中國當代價值觀念的精品力作不斷涌現,以其優秀的藝術水準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有助于實踐養成和文化培育,美美與共,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增強中華民族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和命運共同體意識。“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不同觀眾會從同一部思想文化內涵豐富的作品中感受不同的藝術氣韻,發現不同的文化價值,體驗不同的精神享受。從主流報刊上不難看到關于《瑯琊榜》見識深刻的劇評,各抒己見風生水起。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渠道便捷,好作品更容易得到推廣,吸引并滿足不同受眾的精神需求。“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摯一領”。堅持文化自信,不斷打造藝術高原上的高峰,需要創新和持續不斷的追求,《瑯琊榜》無疑是一個主題定位精準、形式內容協調、文化價值豐厚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