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華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2-000-02
摘 要 當前,全局上下都將焦點放在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不斷強化項目管控這三個方面,尤其是將落腳點放在了強化項目管控上。因此,項目管控能否到位,項目的生產經營目標能否實現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推動項目管控目標實現,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和水平;如何助力企業深化改革、轉型升級,這給工會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和要求。本文通過分析工會組織存在的問題及工作現狀,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
關鍵詞 工會組織 深化改革 項目管理 發揮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企業生存的條件就是要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項目作為我們施工企業最基本的生產單元,其經營結果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效益。同時,它又是我們企業形象的展示窗口,是業主、地方政府、社會大眾等了解企業的第一參照。
一、工會組織助力企業改革、轉型升級,推動項目管控目標實現存在的問題及工作現狀
由于受鐵路項目建設的實際要求,干部選拔,項目人員組合分散性、臨時性,工作環境艱苦等因素影響,項目工會組織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和需要克服的困難。
(一)項目工會工作內容不斷增多。目前項目工會主席由項目黨支部書記兼任,不但要主管黨支部和工會工作,還要分管項目的征地拆遷和對外協調等事務性工作,身兼數職,很難兼顧全面。
(二)項目工會干部業務不熟悉。從公司各項目工會主席的配備情況來看,有的來自于綜合辦公室崗位、有的來自于征地拆遷協調崗位、有的來自于工程技術崗位、有的來自于技術工人崗位。雖然工會主席的配備基本是從各個崗位抽調上來的優秀人才,但根本沒有接觸過工會工作,存在業務不精通、不熟悉等問題,缺乏依法組織開展工作的能力,影響工會作用的發揮。
(三)學習培訓不到位。工會主席履職后,一是由于工作繁忙,不能及時參加對口集中培訓學習;二是工會組織很少提供崗前培訓或外出培訓的機會,部分工會主席只是通過參加局每年舉辦的黨支部書記培訓班,順帶學習一些工會基本知識;三是,工會主席身兼數職,征地拆遷對外協調工作占據其絕大多數時間,學習時間少之又少。
(四)工會工作模式傳統、內容單一。目前,在建的項目雖然都成立了工會組織,但工會工作不能緊密貼合施工生產、管理經營和職工需求的實際,仍將重點放在開展業余文體活動上,民主管理流于形式,維護職工權益成為盲點,不能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與實效。在職工群眾的認識中,工會組織就是搞搞文體活動,夏季送個清涼、冬季送個溫暖,再開展個勞動競賽,沒有其他重要職能。更有甚者都不知道工會組織是干什么的。
二、工會組織助力企業改革、轉型升級,推動項目管控目標實現的對策
項目工會是我們企業工會工作的著力點,是開展工會工作的最前沿。因此,解決項目工會存在的問題是提升工會工作水平的有效抓手,是助力企業改革、轉型升級,推動項目管控目標實現的關鍵環節。需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探索建立職業項目工會主席制度。在局2015年年中生產工作會議上,局杜會民董事長、黨委書記提出了探索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通過引入“職業經理人”這個管理理念,以這種有效的方式來盤活資源,實現以強帶弱,以先進帶落后,共同提升的目標。簡單地理解,就是讓專業的人通過市場化的原則和規則做專業的事情。這種理念同樣可以應用于工會組織,這種制度可以在工會組織內探索實踐。職業項目工會主席制度是解決全面改革轉型升級新時期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的有效措施。只有選好工會主席,讓工會主席干好工會工作,才能確保制度有效貫徹落實。選好工會主席就是要選出綜合素質高,具備一定領導能力,熱愛、善于做群眾工作,有一定法律知識和工會知識,能有一定文字寫作水平的職工擔任;如何讓工會主席干好工會工作?這就要求上級工會組織加強對工會主席的幫助指導,先培訓后上崗,并實行培養后續跟蹤機制,注重過程考核。只有培養出一支管理素質過硬、綜合素質全面、理論知識豐富、協調溝通能力強、熟悉國家法律法規、維權有方、能寫會說、辦事一流的工會干部隊伍,才是工會組織創新發展、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基礎和保證。
(二)組織開展工會干部學習培訓。通過立足工會工作實踐及工會干部自身的發展,制定科學的工會干部培訓計劃。一是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以適應工會干部履行崗位職責的需要為導向,來提高工會干部的業務理論水平和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展工會干部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業務技能培訓;三是加強工會干部的有效學習,著眼于對工會工作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推動工會工作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不斷提高學習的實效性。
(三)創新工會工作觀念、內容方式、制度活動。企業發展形勢的變化,職工思想觀念的變化,這就要求工會組織必須要從企業實際出發,在工作的思想觀念、工作的內容方式以及工作的制度活動等方面不斷創新,才能在企業深化改革、轉型升級、推動項目管控方面發揮工會組織自身應有的作用。
1.創新工作思想觀念。當前,工會工作要實現觀念創新,必須要從企業改革發展的實際出發,站在發展的戰略高度,以新的思維、新的眼光去觀察、分析,培養和樹立現代意識、大局意識、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符合形勢要求的觀念和傳統模式、框框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形成具有戰略性、前瞻性、開放性的思想觀念,為工會工作的全面創新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2.創新工作內容方法。我們施工企業發展環境、發展戰略及發展定位的變化以及不同崗位、不同員工群體對工會工作的需求,使工會工作內容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這就要求工會組織必須要在工作內容和方法上實現創新,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只有通過深入現場,深入職工,了解情況,研究問題,提出對策,向黨政反映職工的呼聲和要求,轉變單純靠會議、文件和活動指導工作的方式方法,推進工會工作的民主化,把工作重點真正放在施工現場,放在項目基層,放在為職工提供幫助和服務上來。在工作內容、工作措施上把上級的要求同本單位的實際結合起來,集中力量推動重點工作的開展,以重點帶動一般,推進工會工作內容和方式的創新。
3.創新工作制度活動。一是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科技是先進的生產力,項目技術含量是占領市場率的關鍵因素。工會組織要把技術創新、工藝改造、合理化建議作為一項長期任務,組織和引導職工開展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造,提升施工科技含量。二是扎實開展立功競賽活動。通過圍繞項目生產經營中心,服務發展大局,積極組織開展、參加技術攻關、技術比武、技術創新、崗位建功立業競賽等,以競賽促生產、促管理、促效益,以競賽保安全、保質量、保進度,進一步提高職工隊伍的綜合素質,提高各協作隊伍的工作質量;三是樹立安全文化理念,把安全管理作為生產經營活動的重中之重,把安全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通過開展全員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教育培訓,抓好現場安全文明施工,堅持過程安全檢查,推進項目安全管理精細化、安全質量標準化,促進施工生產順利進行;四是打造“家文化”“親情文化”,持續提升職工幸福指數。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強化職工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通過超前考慮,用“員工無小事、細節顯成效”的標準來衡量工會組織的工作。
在目前深化改革、轉型升級,努力將企業做強做優的新形勢下,只有通過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認真思考解決對策,調整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創新工作方法等才能促使工會組織更好滲透到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中,滲透到職工群眾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職工在改革發展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改革發展及項目管控目標的最終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