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賢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2-000-01
摘 要 通過2015年8月,內蒙古元寶山發電公司的700名工人因對工資待遇的水平、決定機制以及同工同酬等問題的不滿,聚集開始罷工,案例進行實際分析。得出,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轉變過程中,經濟關系發生了深刻變化,勞動關系也日益復雜多變,工會工作遇到了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工會工作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 經濟轉型 職工 維權
一、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經濟高速迅猛發展,在經濟利益和勞動關系協調的過程中,工會的存在又是市場經濟體制下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塊。一方面,社會階層分化日益明顯,工會的服務對象更加明確,有關工會的保護法規也日益完善。另一方面,中國工會的發展也面臨著特殊的問題,一些基層工會尤其是在國有企業改革改制過程中和非公企業勞資矛盾調處中,由于組織定位不準確,導致已經不能有效地代表工人的利益。
二、經濟轉型期工會為職工維權存在的困境
2015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元寶山發電公司發生700人聚集罷工事件,導致整體運行陷入癱瘓?!傲T工”起因源于工人們8月份的工資突然被減少了一半左右,多數工人本月到手工資在1100-1500元之間。而此前工人們沒有見到過任何相關文件,元電公司亦未做提前做出任何解釋說明。工人們表示,由于固定金額的削減與工資基數無關,對工資基數相對較大的企業高中層收入者影響不大。
受這一事件的影響,一段時間內在全國許多地方出現了因勞資糾紛和集體勞動爭議的激化而引發的職工停工和怠工事件,出現了所謂的“罷工潮”。尤其是這些系列事件經有關媒體報道后,引發了社會公眾及學術界對工會定位及其作為的廣泛討論,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工會的信任危機。
此次事件反射出在部分基層企事業單位,職工們對工會失去信任;在經濟轉型期工會為職工維權確實存在一些困境。而面對現實的環境變化,工會近些年也作出了相應的組織創新行為。在今后勞資關系協調以及社會治理中,工會發揮作用大的成效會越來越大。下面就困境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
三、困境產生的原因分析
在特殊背景環境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轉變過程中,經濟關系發生了深刻變化,勞動關系也日益復雜多變,工會工作遇到了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工會工作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社會矛盾日益突出,各種群體性事件迅速增加,一些社會利益代表組織尤其是職工維權組織得以出現,這也對我國原有一元化的工會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沖擊。為了回應這些現實環境的變化尤其是組織的信任危機,中國工會或主動或被動地進行自身功能定位的調整與組織體制和工作機制的創新,從而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組織轉型的社會跡象。
四、企業工會維權的改善對策與建議
1.開展同行業企業間工會聯合交流機制,將同行業用工特點和用工標準固定統一。有了統一的參考標準,企業工會就有了維權的依據。在企業工會和各地總工會、產業工會的協同關系上,還需要政府部門多給予扶植和幫助。讓企業工會有為職工維權的工作目標和相對獨立的工作環境,不能受制于企業主的權勢之下,建立企業工會組織各項活動的具體事情和考核標準,最好能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崗位。
2.在職工代表大會、廠務公開、民主評議等活動中,組織廣大職工參與企業制定勞資關系的決策、管理和監督,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意識。發揮企業職工的崗位監督作用,工會可以組織職工對職工代表大會的決議、提案落實、集體合同履行等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督查,及時對相關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3.可以嘗試企業工會獨立于企業的管理層之外,有相對的獨立性,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工會經費的使用和管理。工會經費管理并不是向企業要錢,而是科學、合理地管錢、用錢,把錢用在為企業職工謀福利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上。
4.不斷完善工會法和工會集體談判制度。一方面可以防止雇主因沒有相應的維權時間回應說明而故意拖延,另一反面也要防止因地位不平等或其他因素導致雇主對集體談判的操控。真正發揮工會和集體談判制度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中的地位和作用。
5.另外,工會還要不斷進行職工的維權知識培訓和勞動權利保護的宣傳工作,讓企業職工樹立正確的勞動權利觀念,促進職工的維權的團結意識和罷工權利的正確實施,敢于在正確的勞動權利面前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維權。在面對重大問題上,工會更應主動帶動職工群眾,利用自身的相對獨立性和采取相關的機制手段,建立平等的對話關系,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五、結語
在未來的企業工會發展中,工會的工作方式還應擴展到其他方面,比如:建立互助站,幫助困難職工,提高職工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工會作為職工的堅強后盾,可以根據不同的職工對象、不同的個人需求,分門別類建立員工幫扶救助檔案,豐富工會服務內容,創新工會幫扶形式,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真正發揮工會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中的地位與作用。
參考文獻:
[1] 崔敏偉.工會組織在職工維權中的作用探討[J].東方企業文化,2013(10).
[2] 李維揚.工會維權機制改進的思考[J].消費導刊,2012(6):168-169.
[3] 孫巍寧.當代中國工會維權職能缺失的原因及對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