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雪
摘要:隨著國際分工的不斷深化,汽車產業發展已不局限于一國之內,而是呈現出全球化的特征。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產品技術含量低,企業規?;讲桓撸瑒趧恿Τ杀九c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有明顯優勢,這意味著采用中國制造的零部件所節省的成本將會相當可觀。
在這種推動下,近年來各大跨國汽車公司紛紛加大了在中國的采購力度,我國生產的汽車零部件的外貿出口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2002年福特成為首家于中國上海設立全球汽配采購中心的跨國汽車公司;德國大眾在2006年首次宣布從中國采購10億美元汽車零部件;而通用汽車也在不斷加大在中國的采購數量。這些都預示著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正在逐步嵌入國際采購鏈。
關鍵詞:中國制造;汽車零部件;國際采購鏈
中圖分類號:F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5.017
1引言
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高度發展,汽車零部件在全球范圍進行采購已經成為汽車產業的必然發展趨勢。我國企業若能融入汽車零部件國際采購鏈,積極參與汽車產業分工,必將有利于提升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實現汽車零部件產業國際化。因此,中國制造的汽車零部件如何嵌入國際采購鏈就成為了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首先對國際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趨勢進行了研究,然后指出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接著提出中國企業嵌入國際采購鏈的具體對策,最后對本文創作的思路進行了總結。
2國際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趨勢
2.1企業兼并重組步伐加快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汽車工業興起一輪資產兼并重組風潮,使得原有的全球配套體系被打破,更加速了零部件企業的兼并重組。全球汽車工業的一二三級零部件供應商數量驟減,成本高生產效率低的企業被市場迅速淘汰,產業轉移加速,整體向著規模經濟和專業化生產方向發展。
2.2汽配產品的全球采購
世界各大汽車公司紛紛改革供應體制,在世界范圍內采購成本最低的汽車零部件產品,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其中,勞動力成本是總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中國家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吸引著他們進行產業轉移,中國和印度市場的前景則最被看好,這也是發展中國家汽車工業興起的一個契機。
2.3汽配產品的新技術發展
全球各大汽車零部件廠商正逐漸把航空領域和電子領域的新技術應用于企業的日常經營,新技術不僅在汽配產品的生產加工上得以廣泛采用,還延伸到研發、試制以及管理等各個方面。新型汽車零部件的技術含量在不斷提高,呈現出標準化、智能化、輕量化和節能環保的發展趨勢。
3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暴露的問題
3.1發展現狀
3.1.1行業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入世之后,伴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起步和快速發展,發達國家的國際知名汽車廠商及其供貨商紛紛進入我國建立合資獨資企業。因此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在汽車行業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仍能保持業績穩步上升。不過需要引起重視的是,近年來汽配零部件行業凈利率持續下滑,長此以往將不利于行業的整體發展。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關于促進我國汽車產品外銷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到2020年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外銷額就可達到世界汽車產品貿易總額的10%左右,可以看出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及外銷空間。但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外部市場的不利因素仍然是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升級和發展的障礙。
3.2進軍國際采購鏈的問題分析
3.2.1汽車零部件產業大,企業規模小
汽車零部件的生產最需要實現規模經濟效應,從而降低單個零部件的生產成本。但規模小、集中度低是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通病,造成的后果就是市場競爭不充分,產業集中度低,企業規模效益普遍不高,不能適應整車生產規?;?、低成本的發展要求。
3.2.2技術相對落后,自主研發能力弱
從整體來看我國汽車零部件產品的主要競爭力是廉價勞動力資源,出口多為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品。但恰好反映了我國在該行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弱,產品技術含量低,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產品數量很少。汽配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日新月異,勞動力在產品價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漸減小,如果不將發展的方向從資源優勢轉移到技術優勢上,我們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將會越來越弱,直至失去自己的產業鏈定位。
3.2.3報價過低,遭遇反傾銷投訴
國內一些廠家急于打開國際市場,往往將報價壓到遠低于國際平均價格的水平。一來自己的利潤率非常低,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二來報價并非越低越好,國外一些客戶會認為產品沒有合理的利潤率其產品質量就有可能大打折扣。更為嚴重的是,生產出口產品的國內企業相互壓價競爭有可能引起國外反傾銷投訴。這一問題必須引起中國企業的重視,否則會帶來極大的麻煩。
4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嵌入國際采購鏈對策分析
4.1加快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升級
一是提升技術水平。針對當前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現狀,國內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應當在企業內部加強分工協作,形成多領域全方位的技術研發格局,將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由資源和勞動密集型逐漸轉變為技術密集型。二是提高產品研發能力。加快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進程,在汽車關鍵零部件方面開發具有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產品,同時必須加強對產品的監控,杜絕假冒偽劣零部件產品流入市場,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4.2整合企業資源,促進產業集群形成
一是我國零部件企業應增強與整車企業的交流合作,開發出適應國內外市場的汽車零部件產品,將零部件產品從研發、生產、營銷和裝配等全過程與整車企業進行無縫對接,提高零部件產品與整車的相匹配程度。二是加快企業的兼并與重組步伐,整合零部件企業結構。建議國內企業形成“技術產業聯盟”,將相同類型的零部件產品整合起來,集中進行產品研發和技術研究,形成行業內的統一產品標準,并將零部件企業根據其產品在整車上的關鍵程度劃分為多級供應商,形成專業化的零部件供應和采購體系,將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拓展成產品供應相互交織的網狀銷售模式,從而以一體化的產品供應形象打開國際市場。
4.3建立完善的國際市場售后服務體系
建立和完善售后服務體系是促進產品向國際出口的重要環節。我國大型汽車零部件企業應積極主動地為國外客戶提供產品信息方面的支持,在售后服務方面做好對使用情況的反饋記錄并積極改善產品性能,同時創新服務理念,為我國未建立起出口產品售后服務網點和體系的行業內中小企業樹立起標桿,不斷提升“Made in China”汽車零部件的產品質量和中國企業信譽度。
5結論
國際采購發展趨勢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還處于業績逐年穩步上升而利潤率卻逐年下滑,外貿出口潛力還很大的發展階段。我國企業要想順應國際發展趨勢,嵌入國際汽車零部件采購鏈,現實中還存在著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技術落后且研發能力弱和報價過低失去競爭力等諸多問題,因此本文提出了加快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升級,整合企業資源、促進產業集群形成和建立完善的國際市場售后服務體系的解決對策。
參考文獻
[1]俞力黎.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的現狀、競爭力及問題分析[J].企業經濟,2007,(09):7880.
[2]王睿.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D].大連:吉林大學,2006.
[3]姚瑤.提高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出口國際競爭力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13.
[4]寇小玲,王溥.中國汽車產業嵌入全球產業鏈對策的思考[J].經濟縱橫,2008,(11):5356.
[5]郎咸平.中國制造的產業鏈危機[N].現代物流報,20080806.
[6]謝運朝.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競爭力分析[D].上海:復旦大學,2010.
[7]李華焰.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采購特點、現狀和發展[J].中國采購發展報告,2008,(00):404411.